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227节 来势汹汹

第227节 来势汹汹


  一个国家的企业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民间私人经营的企业即民企、私企(民企和私企存在一定差别),一是官方政府经营的企业即官企,二者缺一不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官企由于是官府创办的企业,自然拥有很多天然性的优势,也承担了民企、私企难以承担的重要作用,比如,大型官企一般都是本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是各经济领域内的“领头羊”,是各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是对抗跨国公司、保护本国经济的主力军,等等,同时,官企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官企因为有着官府的长期大力的扶持,所以往往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甚至“占着茅坑不拉屎”,对民企、私企造成市场空间压缩,影响本国民族品牌的发展。无疑,一个国家是离不开官企的,但是,又不能只有官企,也不能太过于扶持、依赖官企,最好的局面是官企与民企、私企共存并且互相竞争,形成经济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于这个道理,夏华自然是非常清楚的,眼下的中国正在他的全力推动下一点一点地从农业时代迈向工业时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也从传统的由农业、手工业、农产品商业、手工业产品商业组成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式小农经济”一点一点地向着现代化工商业进行转型,虽然进展缓慢、现有规模不大,但确实已经拥有了一些初步的雏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夏华的官企是不会跟传统私企、民企“抢饭吃”的,因为新兴经济领域已经被打开了,夏华的官企可以、必须捷足先登地开拓新兴经济领域,没必要在传统经济领域内挤压传统私企、民企的市场空间。最典型的证明就是:茶叶、瓷器、丝绸,是中国传统经济对外出口贸易的三大拳头产品,此三大行业无疑油水丰厚,但夏华没有创办官方经营的茶叶公司、官方经营的瓷器公司,甚至,他原先创办了“苏杭纺织公司”也已经转为了民企(把公司资产、公司股份卖给了江浙地区的民间商人),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江宁织造”也被他转为了民企,变成了“江宁纺织公司”,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有二,第一,他通过官企方式垄断这些行业肯定可以大发横财,但是,同一领域的民企、私企肯定就难以赚钱甚至难以存活,如此一来,官企一家独大,既不利于民企、私企的发展,也不利于该行业的长久发展,说白了,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夏华一个人独吞了,别人怎么办?别人也想赚钱呀!一个行业,如果一直一家独大、形成垄断,那么,垄断企业必然随着时间推移而安逸怠惰、不思进取,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创新精神,反之,如果很多企业在这个行业里,必然百花齐放、互相竞争、优胜劣汰、共同进步;第二个原因是,中国正在从传统经济迈入现代经济,太多的新兴经济领域已经被打开了,夏华的官企完全可以进军新兴经济领域,没必要在传统经济领域内跟传统民企、传统私企“抢饭吃”。夏华当初一口气创办了六家属于他的“官企”公司,分别是:江南钢铁公司、上海外贸公司、上海烟草公司、扬州盐业公司、苏杭纺织公司、太平矿业公司,如今,他舍弃了苏杭纺织公司,保留了另外五家,就是因为另外五家公司经营的钢铁、外贸、烟草、矿业都是新兴经济行业(盐业不算,但是,盐业最好还是由官方经营),这些新兴经济行业里基本上不存在着传统的民企、私企,同时,它们又是让中国经济从传统模式转型为现代模式的关键,自然而然,夏华不跟民企、私企“争夺原来的蛋糕”,而是自己做出新的蛋糕自己吃。于是,在夏华治下,经济领域的版块结构是这样的:茶叶、瓷器、丝绸、米、面、油、谷、棉、布、纸、墨、漆、酱、醋、肉、中药、珠宝首饰等传统商品仍然是民企、私企把持,钢铁、铁路、外贸、烟草、采矿、火柴、罐头、牙膏、牙刷、马桶、食盐、军火、西药(现代医学药品)等现代商品以及必须由官方经营的商品是夏华的官企负责。如此,夏华和民间私人企业家都能赚钱,互相“和平相处”,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正是因为夏华“让出了”很多利润丰厚、油水十足的行业,所以,在他治下,民间私人企业纷纷蓬勃发展。在原先是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地盘的地域内,先前被打压的民间私人企业得到了雨后春笋般的复苏,在原先是夏华的地盘的地域内,民间私人企业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受到夏华的打压甚至还得到夏华的保护,所以发展得更加兴旺繁荣,此时在夏华治下,民营私企最发达的是山东、江苏二地,浙江、江西、安徽、湖北等地因为先前遭到打压乃至破坏、摧残,所以还处于复苏期,不如山东、江苏二地。江苏境内的民营私企以后起新秀“江浙商团”为骨干,山东境内的民营私企以传统强者“晋商集团”为核心。江浙商团心向夏华,晋商集团心向满清并且得到清政府的扶持,两者自然“关系微妙”。

  从七月份开始,一场风暴在属于夏华治下的鲁南、鲁西、鲁东、鲁中和苏北、苏中等地猛然爆发了。

  这场风暴以“商人罢市”和“儒生哭庙”两项为主。犹如约定好一般,济南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沂州府、兖州府、曹州府、徐州府、海州府、扬州府、泰州府等各府城的中大型茶叶店、瓷器店、丝绸店、粮油店、酱醋店、布店、药店、钱庄等纷纷关门停止营业,紧接着,这场“罢市浪潮”把数量更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也裹挟了进去,继而又迅速蔓延向各府下辖的各县,关门停止营业的商铺数量从成百上千急剧地增至成千上万,堪称来势汹汹。一时间,受这场风暴波及的多地在经济秩序上陷入了瘫痪,社会秩序也随之遭到了严重影响,普通民众在天亮出门后发现,满大街都是店门紧闭的商铺,各种生活必需品一下子无处可买,手里有钱却买不到米面油酱醋肉菜下锅,手里有钱却买不到布匹绸缎衣服,手里有钱、家中有人生病却买不到药材,手里有票号却无法到钱庄兑换现钱…老百姓纷纷在惶恐困惑中茫然不知所措,如此局势又造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各方面的广泛影响——

  由于生活必需品陷入奇缺,只有为数很少的商铺还在正常营业,蜂拥而上的人群把这些商铺围堵得水泄不通,争购生活必需品,人群大乱,甚至互相大打出手,哄抢风波此起彼伏,一些奸商又趁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工人受影响而难以上班开工,学生受影响而难以上学,城内到处都是乱哄哄的人群,又有无赖混混、地痞流氓、居心不轨者趁机混在其中闹事生事,犯罪率急剧升高,甚至发生了杀人、强奸、纵火等恶行犯罪;

  住在城外郊区乡村的农民在天亮时想要进城卖菜卖肉,结果频繁地发生了有农民在入城路上遭到暴徒殴打恐吓的事情,甚至有农民伤重而惨死,吓得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敢入城出售农产品,城市急需的大量新鲜蔬菜等农产品烂在了农村,农民损失严重;

  大批商人聚集在各府城内的华夏银行分行大门前,人人手持大量银两铜板,都是清政府发行的低劣钱币或者私人伪造的假钱,甚至还有当大钱、大清宝钞、户部官票,商人们呼天抢地、捶胸顿足,声称自己辛辛苦苦多年积攒下来的血汗钱随着新货币发行而价值大打折扣,一夜之间血本无归、倾家荡产,他们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请求大明王能够“大发慈悲”,允许银行用新银圆、新铜圆“等数兑换”他们手中的这些数量堪称不计其数的“由于受到清政府蒙骗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下的银钱铜钱”。商人们嚎啕大哭,嚎哭“多年积蓄一下子没了,大明王如果不同意等数兑换,自己一家老小都要饿死,还不如现在就死了算了”, 有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拿着绳子在银行门口嚷嚷着要上吊,有的一哭二闹三喝药,拿着砒霜或者别的毒药在银行门口嚷嚷着要服毒自尽,搞得现场乌烟瘴气,银行受到影响,从而无法正常营业。虽然这些商人的行为属于“聚众闹事”,但毕竟人多,正所谓“法不责众”,警察们难以处理,更何况,城内一片混乱,警察们已经忙得分身乏术、疲于奔命了。

  急需资金周转的商人前去钱庄兑换现钱,却被告之暂时不予受理,使得更多的行业由于资金链濒临断裂而岌岌可危;

  准备收购茶叶、瓷器、丝绸等货物前去别地甚至海外出售的商人被告之暂时无货;带着产自外地的货物前去事发地区出售的商人被告之中止交易;

  停泊在上海、宁波、青岛等外贸港口等待装货的外商货船始终等不到应该被送达的华商货物,装满外国商品准备卸货的外商货船始终等不到应该前来运货交钱的华商,外商们怒气冲冲,纷纷向本国驻上海领事馆寻求帮助,要求向东京政府进行抗议,并且索要违约赔偿;...

  事发地区的各府知府官员急得上蹿下跳、抓耳挠腮,纷纷亲自寻找本地商会,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得到了统一的回复:苛捐杂税太过于沉重,以至于各行各业无利可图,只得关门大吉或暂时打烊,除非大明王取消“商业税”。

  官员们手足无措:“农民要依法纳税,工人要依法纳税,商人自然也要依法纳税,怎么就要取消‘商业税’呢?”

  商会回复道:“古往今来,官府从未向商人征收过所谓的‘商业税’,大明王定是受奸佞小人的蛊惑,才会出此‘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之下策,‘与民争利’,以至于我等商人实在难以维持生计,无奈关门停业,孔圣有云‘苛政猛于虎’,还望大明王体恤我等小民之艰辛,摒斥奸佞、拨乱反正。”——中国历代朝廷征收的赋税主要是农业税、盐铁税、酒税、关税、市税等,没有真正的商业税,这是因为中国的商业虽然几千年来一直在发展着,但一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体系,朝廷自然没有产生征收商业税的意识,直到明朝中后期时,中国的商业正式地发展到一个非常繁荣的新高度,具有了收税的价值,但同时又形成了庞大的官商势力,长期阻扰明政府征收商业税,使得明政府不得不继续征收农业税。明朝末年时,农民穷困潦倒,商人富可敌国,但明政府却无法跟商人收税,财政吃紧的明政府只得一次次加大跟农民征收的农业税,最终导致李自成、张献忠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到清朝,清政府传承明政府的政策,不跟商人收税,直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钱江设立了“厘金制度”,才使得中国出现了真正的“商业税”。

  官员们辩解道:“满清朝廷那边也在征收商业税,比起满清的商业税,大明王的商业税并不沉重并且公平公正。”

  商会回复道:“满清残暴不仁,肆无忌惮地鱼肉民众,大明王则是宅心仁厚、爱民如子,岂能做出跟满清一样的‘与民争利’之举?”

  任凭官员们说破天甚至求爷爷告奶奶,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转,各地商会都是心如铁石、不为所动,口口声声“大明王定是受奸佞小人的蛊惑,才会‘与民争利’”“除非大明王废除‘商业税’,否则我等实在难以继续开门营业”。

  众所周知,一个行业如果直接养活了几千人,那么,它间接养活的人就是上万甚至几万。随着成千上万商铺的罢市,十几万伙计直接“下岗待业”,又牵动了数量高达几十万的伙计家属、各关联行业的上百万人甚至数量更多的人没了工作。于是,济南、青州、莱州、登州、沂州、兖州、曹州、徐州、海州、扬州、泰州等地的府城内纷纷爆发“群众游行请命”活动,主干路街道上人声鼎沸、人流如织,尽是乱哄哄的、群情激奋的人群,尘土飞扬、脚步如雷,大批妇孺老弱混在其中,都在义愤填膺地高喊:

  “我们要吃饭!我们要活路!”

  “大明王身边出奸臣了!打死奸臣!”

  “奸臣给大明王出坏主意!让我们老百姓活不下去了!”

  “取消商业税!苛政猛于虎!”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主因是南北双方的经济路线不同,北方走的是现代化、工业化路线,南方走的是农奴制、农业化路线,战争爆发时,美国南方有400多万黑奴,这些黑奴在得知战争爆发的消息时,他们是什么反应呢?欣喜?激动?期待?不,他们是愤慨。他们为什么感到愤慨呢?因为他们基本上是文盲,所以思想愚昧,长期为奴的生活已经让他们在思想上被奴隶主驯化了,他们不憎恨奴隶主,恰恰相反,他们畏惧、恭敬、顺服奴隶主,认为自己离开奴隶主就活不下去了,自己现在有饭吃是奴隶主的恩赐,他们完全地习惯了他们的奴隶生活,他们不认为美国北方军队是解放他们的,他们认为美国北方军队打到南方会破坏他们现在当奴隶的“幸福生活”。眼下,正在济州府等地闹事的那些店铺伙计们、伙计的家属们、各关联行业的人员们便是一样的道理,他们不认为自己的雇主是压迫剥削了自己,他们认为自己能有饭吃是雇主的恩赐,雇主“被逼得”活不下去,他们与雇主产生了同仇敌忾的情绪,并且,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先前,雇主给他们支付不高的工资,如今,雇主克扣他们的工资,告诉他们“因为大明王受到奸臣蛊惑,新设了沉重的赋税,所以我赚不到钱了,发给你们的工资也就少了”,他们对此自然深信不疑,稍一煽动,立刻产生三人成虎、群起响应、应者如云的号召效果,况且,还有大批揣着明白装糊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有心人”混在其中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使得事态愈发地发酵甚至变质,一个个流言传闻迅速传播开:

  “大明王干了很多好事,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你们不奇怪吗?大明王哪来那么多银子?告诉你们,大明王就是受到奸臣蛊惑,不停地压榨我们这些商人,才会弄到了那么多的银子。”

  “是啊!我一直觉得不对劲呢,怪不得!你们想想,大明王又是跟洋人买洋枪洋炮又是开工厂建铁路,又是免费分给农民那么多耕牛又是办那么多的学校、医院、孤儿院、敬老院、福利院,又是搞这个又是搞那个,甚至连我们洗澡拉屎都要管,到处修公共浴室和公共厕所,还给当兵的发那么高的军饷,给干活的工人发那么高的工资,他哪来这么多钱?原来如此!”

  “天京变乱后,天王神志不清,东王重伤静养,西王、北王、汉王、唐王都遇难升天了,南王出国巡游了,秦王归顺大明王了,大明王现在大权独揽、总领国事,但是,天王、东王、西王、北王、汉王、唐王、南王、秦王的很多部下都心里不服大明王,大明王为了拉拢他们、稳定人心,只好给他们大批美女、大笔银子,这些银子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压榨我们来的。”

  “大明王毕竟是两广人,他身边那些臣子大多也是两广人,胳膊肘不会往外拐的,他们准备发动战事,先打下福建,再打下老家两广,接下来就要好好地建设两广,把两广建设成全国最富的地方,为此,大明王听了那些奸臣的鬼话,敲骨吸髓地搜刮别省老百姓的血汗钱,积攒了几千万两甚至上亿两银子,就囤积在国库里,等以后打下两广后,发给两广老百姓花。”

  人群中的男人们愤慨不已,女人们悲愤不已,不少妇女甚至痛哭不已,她们越想越觉得自己一家真是可怜,家里男人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却因为雇主承受不起沉重的苛捐杂税,店铺马上就倒闭了,工资也发不出来了,自己一家怎么办?难道饿死吗?大明王怎么能这么糊涂?怎么能听信身边那些奸臣的鬼话?怎么能干出残害老百姓、让老百姓活不下去的事?

  男人愤慨地怒吼,女人放声大哭,维持秩序的警察们手足无措。人群对警察们喊道:“你们也是我们本地人,怎么能对家乡父老动手?”搞得不少警察深感共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事态愈演愈烈。

  最“热闹”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孔圣故里曲阜。成千上万并且越来越多的来自各地的儒生文人以百川汇海之势涌向曲阜,使得孔庙周围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现场哭声犹如山呼海啸。这些儒生文人有的年轻气盛、风华正茂,有的满头华发、两鬓斑白,他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埋头苦读孔孟儒学、钻研八股文,一心希望通过科举考试从而鱼跃龙门,没想到,持续一千两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一下子被夏华废除了,使得他们陷入了茫然不知所措中,并且夏华又大力推崇“西学”,俨然就是宣布这些儒生苦读钻研了一辈子、大半辈子的东西根本就是没用的。这些儒生深感震惊、迷茫、困惑,此时受到“有心人”的组织、煽动,一下子爆发了心里的愤怒和不甘,他们从各地赶到曲阜,扑到孔庙门口,在孔子的“大贤至圣先师”画像前放声大哭,尽情地宣泄着心头的痛苦,情绪互相传染和感染,使得现场所有儒生无不泪如雨下、悲痛欲绝,甚至有人哭昏过去,人群一边痛哭流涕一边仰天呼喊:

  “夫子啊,您睁开眼睛看看吧!”

  “孔圣啊,看看您的弟子们吧!”

  人群里,有儒生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地道:“…大明王名为尊奉孔儒,实则效行法家之苛法也!荀子周游秦国,称赞秦国‘入乡观其风俗,百姓纯朴、声乐雅正、服饰素净,人人敬畏官府而严谨顺从,周时古风俨然再现,城邑之内,役吏肃然刚正,恭俭敦敬、尽忠职守,国都之内,官臣克己奉公,出私门入公门,出公门归私门,不因私事而行旁门左道,不拉帮结派,不朋党互比,办事为人无不明通而为公,观其朝廷,朝议有序,听决百事而无所滞留,运转井然宛若无为而治也’,然而,秦朝二世而覆亡,何也?严刑苛法之果也!失之过严苛,终致纲常崩坏之故!汉朝吸取教训,缓民济民,方有延续四百年之天下也!观大明王之治下,与暴秦何其相似也!不以孔孟圣贤之说教化万民,却以皮鞭木棍之苛法威压万民,先设警察,后设纠察队,皆为如此之苛法!又引入西洋之奇技淫巧惑乱民智,如此,后果不堪设想也!…”

  这番话引起了众人的赞同、附和、共鸣,都觉得夏华表面上尊奉孔儒,实际上干的却是商鞅的那套法家“驭民五术”,说白了,他不用孔孟圣贤之说教化老百姓,却用严厉野蛮的皮鞭木棒强迫老百姓遵守规矩,虽然会有一时的效果,但早晚酿成“天下苦秦久矣”的后果;另一方面,夏华还积极地把西洋人的东西引进中国,让中国的读书人不读孔孟圣贤书,甚至废除了科举制度,鼓动中国的读书人学习西洋人的什么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歪门邪道”,如此,彻底地暴露了夏华“根本不尊奉孔儒”的真实嘴脸。

  曲阜县城里,数以万计的儒生捶胸顿足、放声大哭;济南等府城里,几十万店铺伙计等游行请命,又混着大批别有用心者趁机闹事生事,一时间,这场风暴堪称铺天盖地。

  长沙,曾府,两个人正在一边饮茶一边谈笑风生:

  “妙啊!夏华现在肯定是一筹莫展吧?他的洋枪洋炮可以在战场上把朝廷官军打得落花流水,但怎么对他治下老百姓开火?”

  “一旦他下令军队开火,那么,这位所谓的‘爱民如子、宅心仁厚’的大明王的假面具可就不攻自破了!他不是自诩‘得民心者得天下’吗?好啊,我们就让他知道,这才是民心,这才是民意!呵呵,我看他这次怎么办!”

  “晋商这次出力很大呀!看来,朝廷想要剿灭长毛,还是要多多依靠晋商的。”

  “那是当然!贼军一旦北渡黄河,晋商老家首当其冲,他们不出钱,谁出钱?他们饱受朝廷国恩已有两百多年,安逸了两百多年,赚了两百多年的银子,也该拿出一点报效朝廷了。”

  “说得好,说得好,哈哈哈…”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1167.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