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226节 商界暗流

第226节 商界暗流


  鲁西,曹州府(菏泽市),府城闹市。

  当华夏银行在上海府成立总行时,在各府的分行也纷纷遍地开花。夏华目前的治下领地合计约80个府,下辖约500个县,根据胡雪岩、钱江、陶桄等人的规划,第一阶段为一府一个分行,在金融秩序初步建立成型并且得到稳定巩固以及民间资金陆续回流后,再在各府开设更多支行,同时辐射向各府下辖的各县。华夏银行曹州府分行正是属于第一阶段的分行,只见分行大门前人山人海,但秩序井然,在众多文明纠察队员杀气腾腾的虎视眈眈下,人群自觉地排成了一条条长龙队伍,各队伍的前方是一个个兑换处。每个兑换处都有手持火枪的军人和警察在如临大敌地警戒保护着,保护着一箱箱闪烁着令人迷醉的白花花光泽的银圆和紫红色光泽的铜圆,这些价值实打实并且做工精美的银钱和铜钱犹如磁铁吸引铁屑般牢牢地吸引着现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成千上万人用欣喜、热烈、期待甚至贪婪的眼神死死地看着这些铜圆和银圆。兑换处的银行工作人员无不忙得挥汗如雨,他们身边摆满各种工具和仪器,既有传统的银剪、银秤、戥子等,也有从西方进口的托盘天平、镊子、硝酸等。硝酸是用来检测银铜真伪的,如果是高纯度的银,滴上一点硝酸后会产生土黄色的硝酸银,用布擦拭掉化学反应沉淀物后露出的是银白色内质;如果是铜胎镀银,滴上一点硝酸后会产生浅绿色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沉淀物,用布擦拭掉化学反应沉淀物后,露出的是浅黄色的铜基材质;如果是掺加了锡、铅等材料的银,滴上一点硝酸后会产生混浊的灰白色沉淀物质。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假冒伪劣的银子在外观上再怎么以假乱真,就算可以骗过人的眼睛和经验,但骗不过化学反应,一滴硝酸银下去,立刻真假分晓,这是最有效的鉴定真伪和纯度的办法。

  “诸位!大明王有令,即日开始,大明王治下将全面改用新货币!旧货币可以来到银行进行等值兑换!但是,银行是不兑换假冒伪劣的私钱假钱的,只会回收并且给予相关的补偿,特别是满清朝廷发行的当大钱、钞、票,大明王治下一律不承认!不对其进行任何兑换。…”

  “大家认真听好了!一人最多只能兑换十枚银圆!凭本人身份证登记再进行兑换!铜圆兑换数量不受限制!如果确实需要兑换很多银圆,可到我行柜台前办理相关的申请手续。…”

  “诸位注意!大明王发行的新货币用料上等、分量十足、做工精美,真假优劣一看便知,有几个简单的分辨办法请记住!第一,尺寸和重量,所有银圆铜圆的尺寸和重量都是一致的,若有明显误差,定是假钱无疑;第二,用火烧,真银圆是不怕火烧的,用火烧后再进行清洗,仍然是雪白明亮有光泽,假银圆则会泛黄、泛青、泛灰、泛黑;第三,听声音,用手指指尖捏住银圆边缘,先猛吹一口气,再放到耳边,声音清脆、悠扬、柔和的是真银圆,声音沉闷、短促、沙哑的是假银圆;第四,看边缘,所有真银圆真铜圆的边缘都有边齿,大小深浅一致并且平平整整的便是真的,如果歪歪扭扭、深浅不一,便是假的;…”

  “所有真银圆都是含银九成五的,未达到九成五的,哪怕是九成四、九成三,也是假的!发现假银圆后可以前去警察局报警,不但会得到补偿,还会得到举报奖励。伪造假银圆和假铜圆的,一律严惩不贷!…”

  “记住!一元银圆等于一两银钱!一元铜圆等于一文铜钱!”

  几个银行工作人员戴着手套、举着银圆铜圆向现场民众高声地讲解着相关知识。

  “另外,由于过多的银圆铜圆必定会携带不便,大明王发行了等值的纸币。请诸位放心,大明王的纸币跟满清那边的钞票是绝对不同的!我们鼓励大家使用纸币,但不强制大家使用!大家想兑换银圆铜圆还是想兑换纸币,都行!都没问题!”分行行长也在现场忙得挥汗如雨。

  兑换正式开始后,绝大部分人都选择银圆铜圆,那些银圆铜圆“畅销”得堪称供不应求,那些纸币则几乎无人问津。比起纸币,显然,绝大部分人觉得银圆铜圆才是“真正值钱的钱”,让大众真正地接受纸币,把用纸做的钱和用银铜做的钱一样视为“钱”是需要时间慢慢来的。

  不远处的一栋茶楼的顶层某间包厢的窗口,几个人正在窗口前居高临下地看着银行门口发生的这一幕,在他们身后,还有几个人坐在茶桌边不紧不慢地饮着茶。

  “果不其然啊!”窗前一人用意味深长的语气说道,“通过那场变乱篡取了大权后,这个大明王从此肆无忌惮,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了,你们看,他又进行了一场大手笔。”他是这么说的,但语气里毫无称赞、感叹、敬佩之意,反而有一种发自肺腑的嫉恨、厌恶、恼怒。

  “啧啧,好银圆,好铜圆。”窗前另一人拿起一枚银圆,吹了一口气后,放在耳边倾听,果然听到了一种悦耳且独特的声音,情不自禁地称赞道,“真是好钱啊!别说在这里,就是拿到朝廷治下,拿到海外,也肯定是畅通无阻的。这个大明王还真是下足了血本啊!只不过,此钱虽好,他就不怕会有不法之徒铤而走险地制造私钱假钱,再到他的银行兑换此等好钱?”

  房间里有一人嗤笑一声:“夏华的精明,你们还不清楚么?他什么时候吃过亏?他不是已经发表声明了吗?他的银行在给老百姓兑换新旧钱币时是‘等值兑换’,不是‘等数兑换’,手里的私钱假钱哪怕数量再多,也没用,他又不是根据数量给你兑换的,并且,你如果拿着数量较多的私钱假钱去银行,肯定引起银行的注意,接下来,他的那些狗腿子就要上门把你列为重点目标进行调查了,你要是说不清楚你手里的那些私钱假钱是从何而来,那你就等着脑袋搬家吧!”

  “夏华如此一搞,很多大商大户可就要倒大霉喽!”房间里,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不咸不淡地响起。

  其他人先是一愣,随后纷纷醒悟。众所周知,富人的钱肯定要比穷人的钱多,两者手上同时拥有私钱假钱,在进行兑换新货币时,穷人肯定损失很轻微,毕竟穷人的钱本来就不多,至于富人,因为钱多,所以私钱假钱也多,甚至,很多私钱假钱就是富人自己伪造出来的(用模具私自伪造金属货币并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只要有胆子并且有一定的财力势力,就可以做得出来),那么,他们的损失就是可想而知了(他们费了很大成本私自伪造的假钱一下子变得不值钱了)。不仅如此,夏华发行这种用料十足、做工精美、堪称“硬通货”的新货币,可以让广大民众从此免受私钱假钱带来的损失和苦恼,自然而然,广大民众就算在此时进行兑换新货币时蒙受一点损失,也会发自肺腑地支持夏华的新货币,反观富人特别是不法奸商,情况正好相反。

  第一个开口说话的那人语气冷然并且充满怨毒地道:“这个夏贼,每每只顾小民之小利,我们这些德隆望尊的富商大户、士绅贤达却完全不被他放在眼里!简直是岂有此理!”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夏华诸多举措之用意,难道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第二个开口说话的那人微微地笑道,“天下万民,小民占了九成九以上,他只要拿出一点点小恩小惠哄得小民对他死心塌地、感恩戴德继而给他卖力卖命,他不就可以得到天下了吗?江宁那边不是已经有消息传来了吗?这个夏华,过不了多久就要取代洪秀全,黄袍加身了。”

  “自古以来,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第三个开口说话的那人恨恨地道,“这个夏华正是如此一个奸诈虚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他看似普救众生、惠泽万民,其实还不是为了自己可以早点坐上龙椅?王莽篡汉前也是名满天下、人人称颂,结果呢?最终还是露出了真面目。夏华就是王莽第二!就是当世王莽!”

  “呵呵,诸位饱受夏贼迫害,愤愤不平是自然的,但诸位不要忘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另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开口道,“诸位既然身在夏贼治下,说话和做事就要小心点。”

  “世伯!按照你说的,那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夏贼左一刀右一刀地割我们身上的肉,却不做反抗、坐以待毙?”一个年轻气盛的声音响起。

  “反抗肯定是要反抗,但是,要讲究分寸,讲究办法。”那个苍老的声音呵呵一笑,“夏华有枪有炮,跟他硬碰硬,等于找死。”

  “那我们怎么办?”年轻人急切地道。

  “唯一的办法就是煽动那些小民跟他作对。”老者仍然呵呵地笑着,但语气间充满老谋深算以及森然恶毒的意味。

  夏华自从拥有自己的第一块地盘到现在统治整个太平天国,他一直是都尽心尽力地为国为民的,为此,他不惜血本,投入了不计其数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巨资,如果他像貔貅那样只吃不吐、只进不出,他眼下拥有的私人财产怕是已经不下两亿两白银了,不但是中国首富,更是世界首富,然而,他却毫不含糊地、毫不犹豫地把这些完全可以收入私囊的财富投入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上,因为在他看来,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像葛朗台或和珅那样拼命地捞钱,就算捞得再多,百年之后又如何?能带去阴间吗?还不如用在国家和民众的身上,更何况,还有什么比国家的富裕强大、民众的幸福美满更重要的呢?正因如此,夏华才会在他治下获得极高的威望,无数人发自肺腑地拥护他、支持他甚至崇拜他,只不过,正所谓“众口难调”,夏华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爱戴他,在他治下,对他深恶痛绝乃至恨之入骨的大有人在,这些人是什么人呢?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通过不法手段牟取暴利的奸商富户、通过不法手段获得大片土地的土豪地主、思想僵化迂腐或者暗中怀有私心的儒生文人。

  太平天国此时的领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天京变乱前的夏华的地盘,另一种则是天京变乱前的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等人的地盘,在后者地域里,富户、地主、儒生几乎被扫荡一空,要么被杀,要么逃去清政府统治区,要么被夏华暗中救走,在前者地域里,富户、地主、儒生都是大量存在的,对于这些人,夏华肯定不会像洪秀全等人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地统统杀掉,他进行了区别性的对待,不法富户和不法地主遭到惩治,查抄家产、没收土地,合法富户和合法地主则秋毫无犯(如果某个合法地主拥有的土地实在太多,夏华就会派人用合理价格进行收购,一来能让更多农民被分到土地,二来避免土地兼并),毫无疑问,那些被查收掉家产、没收掉土地但还活着的不法富户、不法地主算是对夏华仇恨到了骨头里。天京变乱前的夏华的地盘以江苏、山东二省为主,因此,这两种人绝大多数集中在苏鲁地区。

  中国哪个地方的人最会赚钱呢?在后世,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江苏人、浙江人、广东人最会赚钱,在此时,最会赚钱的是山西人、安徽人、广东潮州人,晋商、徽商、潮商合称“三大商帮”,三者里,晋商的财力和实力最为雄厚,势力也最为广泛。晋商之所以能成为此时清朝中国的全国第一大商帮,除了山西商人们具有吃苦耐劳、精打细算、足智多谋等优点外,还有一个“不大光彩”的原因,就是清政府对晋商的“特别关照”,使得晋商拥有很多特权。那么,清政府为何“特别关照”晋商呢?这要从明末清初说起。当时,明国和清国征战不休,明国虽然在军事上抵挡不了清国,但在经济上却对清国拥有压倒性优势,清国毕竟人口太少,使其经济总量很小并且经济结构单薄,经济支柱脆弱,因此,通过军事手段掠夺明国的财富、人口便成为清国最大的经济来源。明政府知道清国的这个弱点,于是对清国采取了经济封锁,严禁明国境内的粮食、铁器等战略物资流入清国,山西省正处于明清战争前线,一大批晋商因此而看到了“商机”,于是,他们纷纷干起走私盗卖勾当,把明国境内的粮食、铁器等物源源不断地暗中输入清国境内,为清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无法替代的贡献”,清国夺取天下后,满清朝廷感谢晋商当年的“帮忙”,从而“特别关照”晋商,还封了很多晋商为“皇商”,清国对内对外的大宗贸易大多数交给晋商代理,使得晋商愈发地如鱼得水,最终富甲天下。举个例子,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特产:茶叶、丝绸、瓷器,其中的茶叶外贸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基本上就是被晋商独家垄断的。历史上,后来的晋商在清朝末年因为清政府对外割地赔款、对内镇压起义需要消耗巨额资金,所以不再得到清政府的“特别关照”,反而成为清政府进行盘剥压榨的重点目标,加上晋商未能看到现代银行正在取代传统钱庄的金融发展大趋势(晋商的一大招牌便是“山西票号”),又没有重视新兴的现代工业和采矿业,从而错失转型良机,使得晋商在清朝灭亡后愈发地走向衰弱,最终被崛起的江浙财团所取代。

  晋商的大本营是老家山西省,其势力遍布全国,由于山西属于北方,因此,晋商的地盘以中国北方为主,北方各地的各行各业几乎都与晋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南方主要是徽商、江浙商人、广东商人的地盘),比如,清政府与俄罗斯国的外贸就是由晋商代理的(清政府与英法美等国的外贸因为主要是走南方海路,所以主要由江浙商人、广东商人代理),山东自然属于晋商的地盘,在山东,晋商堪称一家独霸,山东过半大富户、大地主其实是山西人,或者虽是山东本地人但却是晋商的附庸。夏华在山东让大批不法富商、不法地主在一夜之间变得倾家荡产、血本无归,自然触动了晋商集团这棵生长了两百多年的大树的很多根支藤蔓,并且,夏华创办银行、发行新货币也“动”了晋商的钱庄票号蛋糕,须知,中国此时的两大票号钱庄一是“日升昌”一是“蔚泰厚”,两家的创始人一是雷履泰一是毛鸿翙,两人都是山西人(两人是竞争对手关系,因为晋商的票号在中国境内已经“无敌”,徽商、江浙商人、广东商人根本无法与之竞争,使得山西人没有需要齐心协力对付的“外敌”,只好“窝里斗”,山西人自家人跟自家人竞争)。如此,夏华严重地“动”了晋商的奶酪,并且夏华的华夏军就在黄河南岸,一旦渡河,山西省将首当其冲,更何况,晋商本来就是心向清政府的,不想失去清政府对他们的“特别关照”和诸多的特权,自然而然,晋商集团对夏华是没有好感的。

  此时在这间茶楼包厢里的七八人的身份,已经无需多言。

  “这个夏贼,很是懂得收买人心啊!”第一个老者嗟叹道,“洪杨等贼他们杀了富户地主,抢了富户地主的银子和土地,然后用于自己享乐,夏贼不同,他不杀富户地主,从而骗得了一个‘仁厚’美名,抢了富户地主的银子和土地后又分为那些升斗小民,从而骗得了众升斗小民的支持,可谓一举多得。此贼虽然年纪轻轻,但却老辣干练、极有心计。”——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在通过暴力手段夺取银子和土地后,银子纳入“圣库”,基本上是用于自己享乐,土地虽然分给了穷人农民,但土地却不属于穷人农民,而是属于“天父”和“天国”,穷人农民虽然有地可种,但却没有报酬收入,所有庄稼收成都要上交“圣库”,完全就是打白工,夏华的政策跟洪杨自然是有着本质性区别的。

  “哼!”一个中年人咬牙切齿地道,“他用来收买小民人心的银子和土地难不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不是从我们手里强抢的!不仅如此,此贼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见了银子就像苍蝇见了血一般,设立沉重的苛捐杂税,向我们征收所谓的‘商业税’,分明是要吸干我们最后一滴血,此举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咸丰和夏华都设立了“商业税”(厘金制度),只不过,在夏华治下,无论中外商人、有无权势,一律一视同仁地收税,在咸丰治下,外国商人是免税的,本土商人如果有权有势,就可以或明或暗地逃税漏税,晋商是御赐的“皇商”,自然是不向清政府交纳商业税或者只需要交纳很少的商业税。在夏华治下,外国商人很不满,因为他们要交税,没有免税的特权,晋商也很不满,因为他们也要交税,也没有免税的特权。

  另一个老者对空拱手道:“皇上虽然也设立了厘金制,但皇上是被迫无奈才设立此税的,我们对此是很理解的。皇上为何无奈啊?皇上勤俭节约、爱民如子,实乃圣明之君,我大清能有如此之圣上,实乃我大清万民之福,但夏贼这种刁民却不尊皇纲、目无法纪、枉顾忠义,为一己之私利而蛊惑人心、背反朝廷,祸乱天下、荼毒苍生,以致朝廷国库空虚,皇上为了筹募军费、挽救社稷,不得不设立厘金制,说到底,此税的根源还是在夏贼这种逆贼的身上!如果没有夏贼这种逆贼,大清必定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皇上又何苦增设厘金制?至于夏贼设立的商业税,完全就是为了敲骨吸髓地搜刮民脂民膏,其心可诛啊!没有夏贼,自然没有夏贼的商业税,皇上也不需要设立厘金制,天下又怎会如此水深火热?”

  “夏贼真应该千刀万剐啊!”一个操着扬州口音的商人情绪失控地哭诉道,“我们扬州的盐商可算是被他害惨了!杀的杀、抓的抓、赶的赶、逃的逃,几代人苦心经营地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被他搜刮一空!田地、宅子、庭院、家里稍微值钱点的东西…都被他搜刮得干干净净!不知道多少人被他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们不就卖点盐、赚点钱吗?何错之有?况且,我们的买卖可是经过朝廷批准的、符合律法的呀!他难道不知道断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吗?”

  “说得好!断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夏贼如此暴戾,实在是天理不容!”那个中年人把牙齿咬得咯咯响。

  “不仅如此,夏贼还悍然地践踏孔孟圣贤之道!”现场一个衣着打扮和气质都明显不是商人而是儒生的中年男子显得义愤填膺地道,“此贼极为虚伪,表面上假模假样地前去曲阜祭拜孔圣,实际上呢?转身就废除了科举!我等读书人饱读圣贤书,就是为了通过科举考试,实现孔孟圣贤的教导,一来光宗耀祖,二来报效朝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贼废除科举,使得我等读书人十年寒窗却落得一场空!甚至,此贼居然还教唆我们去学习西洋的奇技淫巧,如此荒谬绝伦之举,岂不是数典忘祖?孔孟圣贤之道早晚会被此贼毁于一旦!孔孟圣贤倘若泉下有知,必定痛哭流涕!”

  “不错!”现场另一名儒生愤慨无比地道,“夏贼跟洪贼其实是一丘之貉!只不过,洪贼不懂伪装,明火执仗地摧残孔孟之道,夏贼则阴险狡诈得多,他知道像洪贼那样公然地践踏孔孟之道必遭举国共讨之,于是,他把自己伪装成尊奉孔孟的样子,以此欺瞒世人,实际上却更加穷凶极恶地摧残着孔孟之道的根基!洪贼信仰西洋歪道邪教,夏贼推崇西洋奇技淫巧,由此可见,洪夏二贼根本就是一路货色!如此下去,我泱泱华夏早晚被夏贼搞得‘以夷变华’!”

  现场的商人和儒生虽然属于不同的行当,但却同仇敌忾。

  “是的,不能再忍了,是时候给夏贼一个教训了!”最早说话的老者语气淡淡地道。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1166.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