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225节 漪澜荡漾

第225节 漪澜荡漾


  书房里,夏华正在一丝不苟地批阅着文件。

  毫无疑问,天京变乱是一件在诸多方面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和影响的事件,它标志着太平天国的性质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原本被发动该变乱的多个幕后主使列为第一诛杀目标的夏华在该变乱中阴差阳错地反而成为了该变乱的最大赢家,一举夺得太平天国的最高权力。因为大权在握,所以夏华可以彻底地放开手脚,摒弃洪秀全的那套不切实际并且弊端百出的“政教合一”理念以及杨秀清等人的落后陈旧的封建式治国政策,全面革新太平天国,将其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文明之国”。从去年秋至今年夏,夏华成为太平天国的真正主人已有大半年了,总体而言,他十分平稳地完成了最高权力的过渡,并且将其牢牢地掌控在手。夏华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夏华在天京变乱前拥有他私人的地盘、军队、财源,实力强大、势力稳固,从而让他可以在天京变乱后“力压群雄”,说到底,他不但是最高权力拥有者,也是最大实力派;

  第二,夏华在天京变乱前的太平天国亿万军民的心中本就“威望极高”,仅次于洪秀全,超过石达开,能与杨秀清平起平坐甚至略胜杨秀清,从而让他可以在天京变乱后“众望所归”;

  第三,夏华在天京事变中战胜了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秦日纲等人,但他没有把这些“敌人”打翻在地后踏上一万只脚,既没有公布洪秀全等人的“罪行”,也没有破坏洪秀全等人的名声,而是把天京变乱完全地说成“清政府的阴谋”,从而没有引发太平天国的内部动乱和太平天国亿万军民的信念混乱,既拉拢了洪杨等人旧部的人心,又维持了内部稳定,同时,由于夏华的宅心仁厚,在善后时没有对“敌人”赶尽杀绝,他只惩治首恶,不殃及其部下和家人,从而赢得了无数人的感恩、拥护、投顺。

  不仅如此,国内外局势也十分有利于夏华,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清军的战斗力低下,使得就算太平天国发生了陷入内讧,清方也无力把握机会“趁其病,要其命”,西方列强们此时“普遍很忙”,英、法、俄三国身陷克里米亚战争泥潭,美国秉承“门罗主义”,无兴趣插手亚洲、干涉中国,使得夏华可以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收拾天京变乱后的太平天国局势。

  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华面临的挑战还是接二连三地来了,一份一份地摆放在夏华面前的办公桌上。

  国内方面:华夏军和清军(八旗兵、绿营兵、湘勇)仍然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态势,双方都无心向对方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清军不展开反攻是因为清军有心无力,同时,曾国藩、僧格林沁等清军内部有头脑有眼光的高层在抓紧时间地整军练兵、壮大自身,华夏军不展开进击则是因为华夏军有心无钱。夏华把太多太多的资金投入农业、工业、教育、医疗、交通、慈善等民生建设领域,导致华夏军此时军费严重吃紧,没钱打大仗,偏偏国内形势却又一片大好,广东、福建、湖南、台湾等地境内都有起义军响应华夏军,希望可以归顺夏华、加入华夏军,配合华夏军拿下以上地区。面对这些已经熟透的、堪称手到擒来的桃子,夏华只能强忍诱惑、按兵不动。

  国外方面既微妙又复杂:

  首先,英法美三国因为在华的非法利益受到夏华的“侵害”,所以对夏华采取了一定的抵制打压手段,此三国在眼下是无力干涉中国内战的,但此三国却可以通过间接方式“敲打”夏华,比如,不断地减少出售给夏华的军火、工业机器等,同时半公开地提升对清军的军火出售数量,把越来越多本来要卖给夏华的洋枪洋炮转卖给清军(清军因为跟华夏军/太平军交战时屡吃对方洋枪洋炮的苦头,越来越意识到了洋枪洋炮的重要性,所以积极地向英法美购买洋枪洋炮),如此,便使得清军的战斗力在这段“双方休战时期”内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其次,琉球王国已经决定脱离和满清以及日本的宗藩关系,改为尊奉夏华为宗主,夏华必须派遣军队驻扎琉球,保护琉球,确保琉球继续属于中国的独家势力范围,如此,夏华与对琉球一直怀有狼子野心的日本以及试图染指琉球的美国、法国、荷兰的关系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影响了;

  第三,日本国内的维新改革派试图得到夏华的援助,助其推翻德川幕府,推动日本走上现代化道路,夏华给予了拒绝,如此,夏华与日本国内的维新改革派的关系就一下子恶化了;

  第四,俄罗斯帝国开始加大了对东方的侵略和扩张,外东北地区首当其冲,库页岛已经遭到俄罗斯帝国的染指,夏华不能无动于衷,他必须坚定地捍卫国土完整和国家主权,遏制俄罗斯帝国对东方的侵略和扩张,同时间接地震慑英法美三国,以及锻炼华夏军的外战能力。

  除了这些,夏华还要准备着手一件事,那就是“改朝换代”。

  从洪秀全手里强行地把“太平天国”这面旗号接过来后的夏华是不可能把这面旗号继续举下去的,太平天国在本质上是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这一套不但是行不通的、历史倒退的,并且完全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必须将其彻底地废弃掉。实际上,夏华已经开始逐步地废弃了,他淡化拜上帝会、恢复儒学、编纂《华夏法典》、废止《天条书》、恢复商品经济以及向外界透露他对道教的推崇…都是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这场转变,最终一步便是更换“太平天国”的国号。那么,一个重大的问题来了,更换“太平天国”后,新的国名、新的政体又是什么?在经过反复思量后,夏华拟定了两个新国名:华夏共和国、华夏王国(华夏帝国)。

  两个国名折射出的两种政体是不言自明的,一个是民主制,一个是君主制。

  夏华接下来要么当总统,要么当国王(皇帝)。

  夏华本人是倾向于前者的,他在心理上有点抵触自己当国王或皇帝——毫无疑问,夏华统一中国后,他如果选择后者,君号肯定是“皇帝”而不是“国王”。中国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国,中国的君主自然是“大气”的皇帝而不是“小气”的国王。拿捏不住这件大事的夏华请来左宗棠与之进行商议。

  “这还用说?你当然是要当皇帝了!”左宗棠态度干脆利索至极,“当什么总统!”

  “啊?”夏华有些惶恐不安,“我当皇帝?这…”他犹豫再三,推心置腹地道,“左公啊,我在您面前就不说什么虚话了,我希望我能成为中国的华盛顿而不是中国的拿破仑,更不想重走秦始皇等历朝历代众多皇帝的老套路,让我们的新国家还是陷入历史循环怪圈里。我们中国在这个历史循环怪圈里已经原地踏步足足两千多年,应该进行本质性的改变了。更何况,历朝历代的那些皇帝有几个落得一个好下场了?就算他们自己寿终正寝了,他们的子孙后代呢?那句感慨是怎么说的?宁生在老百姓家,也不要生在帝王家,不仅如此,皇帝的子女们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为了争夺龙椅而手足相残、同室操戈。左公,我打死也不希望我的子女们会有那样的结果。”

  左宗棠摇了摇头:“我反复地研究过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也反复地研究过美利坚开国总统华盛顿,是,华盛顿确实伟大,千古难寻第二人,开国后竟然主动地把手中大权交出来,了不起!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美国跟我们中国是同一种情况吗?美国自有美国的国情,中国自有中国的国情,不可同日而语,你把美国的东西生搬硬套到中国的头上,岂不是张冠李戴、邯郸学步?别的不说,中国的老百姓有几个人知道‘总统’是什么东西?但问他们‘皇帝’是什么,就连山野村夫都知道。不妨把话说回来,英国强不强?强!英国的最高统治者不是皇帝么?维多利亚正是女皇。法国以前是共和国,如今复辟成皇帝了,俄罗斯也是皇帝,普鲁士、奥地利等欧洲强国都是皇帝或国王制度。搞皇帝制就一定不利于国家?我看未必吧!你想学习华盛顿,把权力交给民众,这是非常伟大的、了不起的决心,但是,我认为在眼下这是万万不妥的!”

  “哦?左公何出此言?”夏华肃然聆听。

  “很简单,我且问你,咱们中国现在教育发达吗?民智开化了吗?没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民众思想普遍处于蒙昧状态,你把权力交给他们,真的妥当吗?真的有利于国家吗?从咱们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来讲,中国实行皇帝制已经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真的是太长久太长久了,不管它是好或坏,它已经跟儒学、道教一样,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承。一旦将其废弃,必然带来巨大的思想震动,同时,对于中国民众而言,‘皇帝’具有着非常大的号召力,能够给广大民众一个心理支柱,成为一个国家象征、一个精神信仰。说白了,咱们中国的老百姓现在还不懂什么国家、民族之类的东西,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但是,他们都知道皇帝,他们对政治的需求很简单,仅仅是希望中国能出一个仁德的好皇帝,你完全做得到成为一个‘好皇帝’,继而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领导全国、团结全民,大步流星地带着我们的国家走上富裕强大的现代化道理。”左宗棠目光深邃地看着夏华。

  夏华点起一根香烟,默默地抽着,思想陷入天人交战。

  “我知道你怕什么。”左宗棠微笑道,“怕自己成为皇帝会不利于国家,还怕殃及自己的子孙后代。”

  “不仅如此…”夏华低声地道,“我还怕我自己会被权力异化。权力,就好像毒品一样,不但沾染上后就难以戒除,还会被改变人的心智。”他看向左宗棠,目光迷茫,“我怕我以后变得不再是我自己了。”

  “那你可以设计一种制度,从一开始就限制和弱化你的权力。”左宗棠深以为然,“就像英国人那样。其实,表面上的东西并不重要,实质性的东西才是根本。你完全可以在表面上披着龙袍,在实质上效仿华盛顿。”

  “有道理,有道理…”夏华反复地咀嚼着左宗棠的话,隐隐地感到醍醐灌顶,但他仍然在心理上感到一种微妙的排斥,“真当皇帝,我都觉得我干的是历史上已经上演无数次的‘打倒皇帝做皇帝’的烂俗老套路。”

  左宗棠若有所思:“我明白你的本心,你想当一个与历史上众多皇帝有着本质性区别的皇帝,那么…”他灵机一动,“秦始皇创造‘皇帝’一词时是把‘三皇’的‘皇’和‘五帝’的‘帝’合在一起的,如此,你不妨把这两个字调一下顺序。”

  “帝皇?”夏华不得不为左宗棠的“脑洞大开”而折服了。

  尽管夏华从来没有大张旗鼓地声称他打算“改朝换代”以及“登基即位”,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核心高层内部,多多少少地开始产生了相关的传闻,特别是那些知道“天京变乱”真相的高层,更是对此心知肚明以及早有心理准备,在他们看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在天京变乱中合起伙来妄图谋害夏华,夏华如今大权在握,他怎么可能继续拥戴洪秀全当天王哪怕只是一个傀儡?他在心里肯定恨透了洪秀全,洪秀全到现在都没死就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如果洪秀全死了,夏华会拥戴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继任天王大位,自己继续当摄政王?这几乎是没可能的,夏华自己又不是没有儿子。如此,既有实力又有威望的夏华把洪秀全取而代之,“谋朝篡位,自己当天王(皇帝)”根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时间上的早晚而已,另外,夏华淡化拜上帝会、尊奉儒学、更改“天京”“天军”“圣兵”等洪秀全发明的那套名称等一系列举措已经折射出夏华想要取代洪秀全的“野心”抱负。于是,政治嗅觉灵敏的不少高层在私下里已经开始认真研究这件大事,思考如何让自己在夏华“谋朝篡位”的这场风暴中牟取到最大化的利益。

  隐隐间,东京的政治空气一日比一日更微妙,风平浪静的表面下再度涌起了暗流。

  最先为这事来直接找夏华本人的不是别人,正是洪宣娇。

  这天中午,夏华正在书房里汗流浃背地办公——这年头自然是没有电扇和空调的,并且夏华不喜欢让仆佣在自己身边给自己“人工扇风”——洪宣娇一脸温柔得犹如猫儿的表情地端着一盘冰镇西瓜走了进来。

  “你干嘛?”夏华十分警惕地看着洪宣娇,夫妻好几年了,他十分了解洪宣娇,洪宣娇一旦露出这种表情,十有八九没好事。

  “我夫君日理万机、办公辛苦,作为正妻的我,心疼自己的夫君,关心夫君,前来看望夫君,给夫君送上一点解暑的西瓜,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么?”洪宣娇眉目含春地笑意盈盈,她在说“正妻”二字的时候特地加重了语气。

  夏华脸上似笑非笑地看着洪宣娇:“少来了!我还不了解你?说吧,找我什么事。还有,你刚生完孩子,身体还没有完全地恢复,好好地休息,不要整天到处乱跑。”

  “我真的没事,我就是来看你的。”洪宣娇心虚嘴硬。

  夏华眯起眼睛凝视着洪宣娇,看得洪宣娇愈发地心虚。

  洪宣娇撑不住了,老老实实地、支支吾吾地、稍微有些忐忑不安地说出了她的来意:“我…我想问你…问你一件事。”

  “嗯,问吧。”

  洪宣娇小声地道:“以后…我会是皇后吗?”

  正在啃西瓜的夏华差点儿咬到自己的舌头,他看向洪宣娇:“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洪宣娇的神色里产生了一种紧张和乞求:“我知道我以前做错了很多事,经常胡闹给你添麻烦,但是…我真的真的已经知道错了…我已经改正了…”

  “不是这个,我想问的是,你为什么觉得以后会出现一个‘皇后’?”夏华神色凝重地看着洪宣娇。

  洪宣娇诧异地看向夏华:“你不是过不了多久就要当皇帝了么?”她随即意识到了什么,神色急切地连声道,“我是支持你取代洪秀全的!虽然我姓洪,但我早就跟洪秀全他们划清界限了,他们当初居然打算谋害你,我怎么可能还跟他们做亲戚?我恨死他们了!我现在的亲人只有你,还有明乾、明震。”

  夏华深深地吸口气,语气温和而平淡地道:“你好好地养身体,不要胡思乱想,也不要多说话、乱问问题,该是你的东西就是你的。”

  洪宣娇看到夏华脸色有点不悦,连忙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说完急忙离开。

  看着洪宣娇离去的背影,夏华点起一根香烟,苦笑一声:“不会吧,传说中的宫斗已经开始了?”

  对于部下们在暗中的那些小动作,夏华自然很清楚。夏华即将“取代洪秀全,建立新国,开辟新朝,登基即位”已经是越来越多高层互相心照不宣的“公开的秘密”,为了攀龙附凤、获得从龙之功以及奠定自身以后的根基,夏华的几位夫人已经成为高层们的“目标”。夏华当了皇帝(帝皇),他肯定要立一位皇后,如此一来,现在就提前地跟未来的皇后打好关系甚至在未来的皇后还未当上皇后时就支持某位夫人竞争皇后宝座,注定会是受益无穷的“长远投资”。那么,哪位夫人会是以后的皇后呢?夏华虽然拥有不止一位夫人,但他对众夫人都是公平的,众夫人在名分上都是“平妻”,没有妻妾之分,众夫人里,大夫人正是洪宣娇,二夫人是赵萍,三夫人是傅善祥,四夫人是周秀英,另外,李素贞也已经在不久前正式成为五夫人了,除此之外,左宗棠二女儿、夏华秘书左孝琪虽然眼下还未正式成为夏华的六夫人,但所有人都认为那是早晚的事。六位夫人和准夫人里,“最热门”的“投资目标”是洪宣娇、赵萍、左孝琪,这是因为:洪宣娇是夏华的长妻、正妻、结发夫妻,两人的感情和关系此时也已经恢复如初了,并且,夏华此时的三个儿子(夏明乾、夏明坤、夏明震)和两个女儿(夏明妧、夏明姮)里,足有两个是洪宣娇生的,并且两个都是儿子,特别是长子夏明乾,正是洪宣娇所生,光是凭着这一点,就给洪宣娇提供了超越另外几位夫人的“重大优势”,这样,就算洪宣娇当不上皇后,只要夏明乾以后继承夏华的大位,洪宣娇仍是“后宫正主”,不是皇后胜似皇后,还有,洪宣娇毕竟姓洪,又是广西人,虽然她已经跟洪秀全等洪家人断绝了关系(由于夏华没有公开宣布洪秀全的“罪行”,洪宣娇自然也没有公开宣布跟洪家人断绝关系),但是,她不可避免地受到众多广西籍高层在精神上、感情上的认可和支持,说白了,对于众广西籍高层而言,自然希望皇后是广西人、太子也是广西人,石达开、冯云山等都是广西人,因此,虽然洪宣娇没有搞什么“拉帮结派”,但认可她、支持她的人随着时间推移,早晚形成一个松散的“势力集团”,使得她在她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是拥有“后台靠山”的;至于赵萍,所有人都知道,夏华最喜爱的夫人就是她,这是她最大的也基本上是唯一的优势,另外,她的弟弟赵空军是为了保护夏华而死的,可以给她“额外加分”,如果勉强再算一个优势的话,那就是赵萍也是广西人,但在家族势力这方面,赵家是十分弱小的,赵萍的弟弟赵空军已经死了,长兄赵陆军和次兄赵海军都是刚从讲武堂毕业的学员、华夏军的中层军官,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深厚根基;再说左孝琪,她的“潜力”是不容小觑的,左孝琪最大的优势是她有个深受夏华信任和重用的爹即左宗棠,在夏华麾下,左宗棠是毫无疑问的“第一重臣”,地位超过石达开和冯云山,夏华对左宗棠也是毕恭毕敬,张口闭口都是“左公”。左宗棠和左家此时虽然还未形成强大的势力,但毫无疑问,有夏华对左宗棠的高度信任和重用,左家早晚成为手握重权的第一世家大族;至于傅善祥、周秀英、李素贞,明显不如洪宣娇、赵萍、左孝琪。傅周李三人都不具有深厚的背景和庞大的家族势力,夺得“皇后”桂冠的概率确实都不高。

  围绕着洪、赵、左三位夫人,越来越多的高层开始了一系列的“小动作”。

  “烦!那种狗血的宫斗剧难道还要发生在老子的身上?”夏华心烦意乱。

  就在夏华为以上这些事情深感烦恼时,又有一件让他烦恼的重大事情发生了。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1165.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