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013节 洪宣娇

第013节 洪宣娇


  众女子吃了一惊,纷纷顺声望向夏华,然后齐齐捂嘴笑起来,一边回避夏华一边又偷看夏华,至于那个拿着衣服的女子,更是大大方方、眉目含笑盯着夏华看,顿时倒把夏华看得脸皮发红,他心里暗想:“老子有这么帅吗?怎么这些女的都盯着我看?老子难道就像后世俗套影视剧里的无敌男主角一样,长得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女人缘极佳,然后再大开后宫?”


  夏华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长得虽然不丑,但也谈不上多帅,只能算“还行”,他绝对不认为自己穿越后立刻变成了龙傲天——所谓的“龙傲天”,是后世网络用语,用于讽刺一些小说、漫画、动画、影视剧里的烂俗男主角,此类男主角天生头顶主角光环,光是从其烂俗到家的名字就可知其是多么“狂拽酷炫”了,此类男主角做事毫无常理、不用头脑,就是靠着作者强加给他的主角光环一路轻松干掉一个又一个强大的BOSS,一路奇遇不断(都是烂俗透顶的狗血套路),不停地以跟白捡没区别的方式得到顶级的神物法器、强大的神功秘籍、强悍无比并且忠心耿耿的小弟跟班,以及一个又一个绝世美女。龙傲天们都不是泡妞高手,但在作者的强行安排下,美女们一个接一个地倒贴给龙傲天们,根本就不用龙傲天们主动追美女,美女们自己就争先恐后地主动投怀送抱,死缠烂打地倒追龙傲天们,级别再高、别人(配角或反面角色)再怎么追都没结果、都被拒之千里的美女也会被龙傲天们轻松拿下,哪怕龙傲天们根本就配不上这些美女,这些美女也都会莫名其妙地欣赏龙傲天、暗恋龙傲天,因为主动送上门的美女实在太多,所以龙傲天必然开后宫,而后宫中的女人从来不争风吃醋,总喜欢对龙傲天说“不管你有多少个女人,只要你爱我就行了”,因此,龙傲天们对于美女基本上见一个收一个并且以花瓶美女和冰山美女居多…林林总总都是严重地侮辱观众智商。


  夏华知道,自己绝对不是头顶主角光环、处处开挂的龙傲天(光是赵萍的事就已经沉重打击他用来自我安慰的心理了),比如,眼下那些女教徒一起看着自己,他绝不认为是因为自己长得帅所以桃花运从天而降了。


  “我们还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头发的男子呢!”那个拿夏华衣裤的女子笑盈盈地走上前,直接伸手摸了摸夏华的头发。


  夏华顿时明白了,原来他引人注目的不是他的“颜值”,而是他的现代发型。众所周知,清朝中国人的发型是很难看的,清初期是“金钱鼠尾”,清中期是辫子稍微粗一点、留发处面积稍微大一点的“猪尾辫”,此时的清末期则是后世人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最多的“阴阳头”。要是留着“阴阳头辫子”,别说夏华了,就是吴彦祖、彭于晏、胡歌等大帅哥都会因此而“颜值大减”,反过来,虽然夏华长相只是“还行”,但毕竟留着一头清爽的现代发型,使得他“颜值大增”,立刻盖过了同时期的清朝男子,更何况,夏华个子又比同时期清朝男子要高不少,再次“颜值加分”,最终让他此时能够惹得众女子一起回眸瞩目。


  被一个女子当众摸头发,夏华有些脸色发烧,他保持着礼貌和客气:“诸位姐妹说笑了,不知这位阿姊怎么称呼?”


  女子有些惊讶:“你连我都不认识?”她显得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笑道,“你这个圣灵使徒不是我大哥耶稣的属下吗?居然连我都不认识?”


  夏华心头一动,他立刻明白这个女子的身份了:大名鼎鼎的“天妹”洪宣娇。


  怀着好奇的心态,夏华偷偷地看了看洪宣娇,发现她约二十岁出头,虽然不算倾国倾城,但确实也长得明眸皓齿、英姿飒爽,身材高挑、蛮腰紧绷,放在后世就是典型的“野蛮女友”类型女子,美中不足的是皮肤不甚白皙,而是略显黝黑的燕麦色,手上有茧,裙下一双天足。夏华又看看那些女子,个个都是“大脚蛮婆”。清朝跟诸多封建朝代一样,女子都是缠足的,但这个陋习在广大农村地区倒不十分流行,因为农耕艰苦,农家年轻女子也是宝贵的劳动力,缠足后自然就无法下田干活了,特别是广西这个位置偏远、经济落后的地方,农家女子很少缠足,都要跟男人一起下田干活。也正因为如此,洪宣娇等女子才会如此性格直爽,无论是种地干活还是上阵打仗,都不逊于男子,这就是太平军会有女兵部队的缘由。如果夏华此时是在江南地区,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是裹着三寸金莲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受三纲五常、女德伦理的严格约束,跟男人见面都是伤风败俗、丢人现眼的丑事了,更别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摸陌生男人的头发。


  夏华偷看洪宣娇时发现洪宣娇就在看着自己,四目相对,顿时让他面红耳赤,连忙低头,耳中听得洪宣娇“噗嗤”笑道:“一个大男人,怎么比大姑娘还会害羞?不就看我么,脸却红得跟猴腚一样。你的衣服和裤子,我都帮你洗好了,还给你。”说着把夏华的衣裤递给他,又把夏华的帆布鞋丢给他,“还有你的天国鞋子。”


  “啊…谢谢…”夏华接了衣裤鞋,猛然意识到一件事,洪宣娇帮自己洗的裤子不止外面那条牛仔裤,还有内裤,顿时他愈发脸红,连忙调头就走,这时却听到不远处传来一个人的声音:“宣娇妹子,你在干什么?嗯?华胞?”


  夏华一听就知道是洪秀全的声音,他顺声望去:“洪先生!”同时心里纳闷道:华胞是谁?


  看到夏华已经起床走动,洪秀全喜不自禁,立刻快步地走到夏华身边:“华胞,你身体康复了?太好了!多谢天父天兄洪福!”一边说一边一脸虔诚感激地对天空拱手致谢。


  洪秀山身后跟着几个人,都是夏华的熟人: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秦日纲、胡以晃,另有一人十分引人注意,此人年纪轻轻,只有约二十岁,长得剑眉星目、霞姿月韵,仪表堂堂、俊朗不俗。夏华虽然从未见过此人,但立刻就认出了对方:“这位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石达开石兄弟吧?”


  石达开有些吃惊,不知道夏华为什么立刻认出自己,但立刻微笑拱手回礼:“在下便是石达开,‘大名鼎鼎’四字愧不敢当。早就听闻夏先生乃天父天兄所派圣灵下凡,今日一见,果然天人神韵、仪表非凡。”


  “哪里!哪里!”夏华笑道,“石兄弟过奖了!”他心里则在暗暗盘算:太平天国的众多高层里,石达开可是一等一的人才,被后世学者认为“中国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军里最完美的形象人物”,此人不但文武双全、军政皆通,还是一个著名的帅哥,时人称赞其“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今日一见,确实名不虚传,可惜,如此一等一的人才,在洪秀全麾下完全就是明珠暗投,就好像诸葛亮去给袁术当军师,白瞎了一身本事,假以时日一定要将其招揽过来。


  “华胞你身体康复真是太好了!”洪秀全喜形于色,“正好,今天我们要商谈非常重要的军机事务,有你参加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哦?”夏华有些惊奇,他对此当然不会推却,说到底,他在这里白吃白喝了一个多月,也该出点力了。


  胡以晃大宅子的正堂里,洪秀全、夏华等人逐一入座。洪秀全显得兴致高昂地开口:“诸位兄弟,局势已经如箭在弦,清妖咄咄进逼,天军不得不发。当务之急,正如清胞(杨秀清)先前所言,将已聚拢的众多圣兵进行团营整练,从而进退有度、指挥有力。…”他滔滔不绝。


  夏华听明白了,洪秀全等拜上帝会头目准备造反,必须要做的措施就是把能打仗的会员信徒进行军事编制。这件事是杨秀清提出来的,由此可见,杨秀清确实有很强的军事头脑和才干。这时,洪秀全取出一叠纸张,说道:“这是云山依照《周礼》古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而制定的军制,即,一伍长管四名兵丁,一司马管五个伍长,一卒长管四个司马,至卒始有属吏,一旅帅管五个卒长,一师帅管五个旅帅,一军帅管五个师帅,如此,一伍五人,一两二十五人,一卒一百零四人,一旅五百二十五人,一师二千六百三十人,一军一万五千一百五十六人。军帅之上依次设立‘监军’‘总制’‘将军’三职加以节制,‘将军’之上设‘检点’,分为‘左检点’和‘右检点’,‘检点’之上设‘丞相’,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种,‘丞相’之上设‘中、前、后、左、右’五军‘主将’,最高官职定名‘军师’。”洪秀全兴致勃勃地说完,望向众人,“如此建制,诸位兄弟意下如何?”


  夏华不动声色地看了一下现场众人,他从杨秀清和萧朝贵脸上看到了明显的一丝不屑表情,杨萧两人都是泥腿子出身,轻视读书人,萧朝贵是真轻视冯云山,杨秀清是觉得冯云山只是“纸上谈兵的酸秀才”,提出的东西是不切实际的;韦昌辉、胡以晃、石达开似乎陷入思索,思考这个军事编制可不可行、有没有地方需要补充和完善,秦日纲则是表情恭敬顺从,他是典型的粗人,什么都不想,他是懒得动自己的脑子,“动脑子那是洪先生、冯先生的事,我这样的人只需要动手动腿就行了”。


  平心而论,夏华赞同杨秀清,也觉得冯云山提出的这套遵循古法的军事编制比较不切实际。冯云山此人确实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见解高、见识广,如果真把他拿去跟诸葛亮、刘伯温相比,那就过于拔高他的能力了。冯云山是杰出的人才,但谈不上奇才,他毕竟出身乡野,能力水平跟梁山军师吴用差不多,难以比及诸葛亮、刘伯温,说白了,如果让他辅佐洪秀全当一个宋江式的山大王,没问题,但如果让他辅佐洪秀全当一国之君,就力不从心了,因为他确实不太具有经邦济世、匡扶天下的能力。眼下看冯云山制定的军事编制,就充斥着浓浓的“农民风格”,不但繁琐复杂,而且还设立所谓的“军师”这个不伦不类的正式职务。历史上,“军师”是太平天国设定的至高无上的官职和军衔(太平天国官职一直文职、军职、爵位不分),但从古至今,“军师”并不是什么大官,甚至都不是正式的官职或军职,因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通俗小说大大神化了诸葛亮、吴用等军师,导致文化水平不高的广大农民群众十分崇拜这个头衔,跟军师相似的还有“丞相”,诸葛亮就是蜀汉丞相,太平天国又有“军师”又有“丞相”,可谓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制定这一套官制的冯云山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原先历史上,太平天国的“军师”授予非常严格,十四年里只有过九个军师,但丞相却遍地都是,多如牛毛、毫不值钱,完全就是一个象征性头衔,深层原因就是:太平天国的高层们大多是农民出身,崇拜和向往“丞相”(主要是因为诸葛亮当过丞相),但他们在清政府统治下绝无机会当上丞相(清政府也没有丞相这个官衔),所以他们自己建国自己封自己丞相,从而过把瘾。除了这套官制外,冯云山当初坐牢时在牢中还发明一套“新历”,被称为“天历”,也是以后太平天国官方使用的历法,这套“天历”规定一年共有十二个月,单月三十一日,双月三十日,一年合计三百六十六天,一月一日立春,四月一日立夏,七月一日立秋,十月一日立冬。如此历法,看似整齐有序、简易直观,似乎更加科学,但该历法在实用性和科学性上其实都大不如传统的农历,因为该历法比正常农历多四分之三日,四年就多三日,四十年就多三十日,并且节气混乱,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该历法被实施后曾经出现这样的事:某部太平军官兵根据“天历”过中秋节,却发现中秋节那天月亮根本就不圆,恼怒下用弓箭枪炮轰射月亮“惩戒月亮不圆之罪”。中国农历是中国千百年来众多天文学家比如张衡、祖冲之、张遂等人不断实践和改进而制定出来的,冯云山凭着简单的天文知识和闭门造车的简单思维制定出自以为更加科学的历法,折射出他一方面知识不够过硬,一方面性格略有些自作聪明(冯云山在认定洪秀全会称王称帝的同时不假思索地认定自己就是辅佐洪秀全成为帝王的宰相之才,这种思想也折射出他性格略有些自负)。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0951.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