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221节 新货币

第221节 新货币


  东元4570年(西元1854年)6月6日,上海府,黄浦江畔,陆家嘴滩头。

  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锣鼓声以及万众瞩目中,夏华笑容满面地用手中剪刀轻轻地剪断横在他面前的一条彩带,完成了剪彩仪式,现场顿时掌声雷动。在夏华的身后,是一栋竣工没多久的巍峨大楼,这栋大楼既充满了明显的西式现代风格,又保留着古色古香的中国古典建筑特色,大楼入口处上方高悬的门匾以及大楼主体外部固定悬挂着的巨大招牌都在显示着它的名字:华夏银行。

  夏华接着伸手示意了一下,华夏银行首任行长胡雪岩和财政部部长陶桄小心翼翼地合力搬抬着一幅用红色绸缎覆盖着横匾步入银行一楼大堂里,将其郑重无比地悬挂在大堂的正面墙壁上,然后拉下了绸缎,横匾上的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一下子展现在众人眼前:诚信为本。

  横匾落款“夏华”,这副横匾是他送给华夏银行的开张奠基礼物——其实这四个字根本就不是他写的,而是左孝琪写的,原因很简单,他根本就不会用毛笔写繁体字,只好由书法很好的左孝琪代笔,添上他的姓名落款进行“冒充”。不过,正因为夏华自知不会用毛笔字写繁体字,所以他从来不题字,使得他的“墨宝”数量就是零,从而彰显了这副横匾的珍贵。

  顿时,现场再次掌声雷动。

  随着这场仪式的完成,中国的第一家本土银行正式宣告诞生。

  夏华早就想创办中国的第一家本土银行了,无奈,他长期资金吃紧,使得这件事不得不一拖再拖,拖到现在,总算化为现实了。众所周知,银行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金融命脉等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因此,创办本土银行就是夏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夏华终于创办了相当于他的国家中央银行的“华夏银行”——后世也有华夏银行,后世的那家华夏银行是在西元1992年成立的,夏华的华夏银行足足提前了一百几十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第一家本土银行是在西元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中国的第一家国家中央银行是清政府在西元1905年成立的“大清户部银行”(后改名为大清银行,大清银行正是后世的中国银行的前身)。毫无疑问,夏华再次创造了历史。

  仪式结束后,夏华和胡雪岩、陶桄、钱江等几名高层人士步入银行大楼内部的银行行长办公室,房间里,一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在等待着夏华几人。

  “尊敬的殿下,祝贺您,您掀开了中国金融业的第一页!”外国人笑容可掬。

  夏华笑着点点头,走到办公桌后坐下,胡雪岩几人和那名外国人分别地坐在办公桌前的会客椅上。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小木盒,夏华打开来,取出了里面的几样物品,第一样是一个白花花、圆滚滚、沉甸甸、拿在手里分量十足的东西。

  这是一枚银圆。

  这枚银圆制作得非常精致、精良、精美,银圆上图案清晰、纹理分明、手感明显,中间无孔,平面完整,正面图案是一条威风凛凛、栩栩如生、拥日揽月、盘绕着的中国龙,图案上方是形成下弧形的“華夏東元”四个繁体阳字,下方则是形成上弧形的“華夏銀行”四个繁体阳字,八个字都是字体刚正、笔画端庄;银圆的背面图案是位于左右两边的两枝在雪中怒放的梅花,形成“u”形状,两枝梅花簇拥着正中部的“銀圓壹元”四个繁体阳字,梅花图案下方是形成上弧形的“東元四五七零年 含銀九成五”十二个小体繁体阳字,十六个字都是字体秀气、笔画飘逸;银圆的侧面外环是一圈直直齐齐、工工整整、深浅一致的直齿边。

  夏华兴致勃勃地摩挲着这枚银圆,然后将其拿到嘴边用力地吹了一口气,接着放在耳边,果然,他听到了清脆悠长、柔和悦耳的“嗡…”金属颤鸣声。

  “不错!不错!”夏华笑起来,他不得不承认,人类对钱的喜爱简直就是写在基因里的,特别是对黄金白银的狂热,根本就是与生俱来的,手里拿着银圆,心里就产生了一种奇怪的、自然的、愉悦的满足感。

  放下这枚银圆后,夏华又拿起另外两样物品,是两枚铜圆。说是“铜圆”,其实它仍然沿袭了中国传统方孔铜钱的款式和造型,中间有空,外圆内方,尺寸也比刚才那枚银圆较小一些,不过,一样都是制作得非常精致、精良、精美,并且用料上乘、做工优质,通体呈现紫红色,两枚铜圆一个明显地大、厚、重,另一个明显地小、薄、轻,大厚重的铜圆上道“銅圓拾元”,小轻薄的铜圆上道“銅圓壹元”,两种铜圆上面的图案没有龙,但仍然有雪中梅花。

  “好钱!好钱!”胡雪岩、陶桄、钱江都赞不绝口,三人上前拿过几枚银圆铜圆,爱不释手地把玩着。

  这三枚银铜钱币正是夏华即将发行的新货币。在称谓上,新货币进行了规范化,新货币被命名为“东元”,单位是“元”,分为“银圆”和“铜圆”两大类,银圆只有“一元”一种,铜圆分为“十元”和“一元”两种,称呼它们时应该说“银圆一元”“铜圆十元”“铜圆一元”,也可以简略地说“一银元”“十铜元”“一铜元”或“一(个)银圆”“十(个)铜圆”“一(个)铜圆”。“圆”是币种,“银元”和“铜元”是单位,“元”是币名。银圆属于银钱,铜圆属于铜钱,铸造权和发行权只有华夏银行拥有,并且不铸造不发行金钱,这是因为黄金属于国家战略储备物资,不能轻动,加上民间市场对金钱的需求量是非常低的,所以没必要铸造发行。

  “雅可夫先生,你们罗斯柴尔德家族果然没有让本王失望。”夏华满意地看向房间里的那名外国人。

  犹太人此时最大的财团——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员雅可夫·罗斯柴尔德风度翩翩地鞠躬施了一礼:“能得到殿下您的认可和赞誉,是我们的荣幸。”

  天京变乱后,夏华掌握了太平天国的最高权力,毫无疑问,这是好事,但也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麻烦:地盘和治下人口一下子扩大了三倍多,使得开支也一下子猛增了三倍多,于是,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缺钱中。为了捞钱、敛财、集资,夏华把能用的办法统统用上了,除此之外,他又到处借钱,向民间老百姓借,向列强政府借,向列强国内的富商大亨、金融寡头借,向海外华人华侨政权借…借来借去,他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世界上最有钱的一个民族:犹太人。在形形色色的犹太人团体中,最有钱的正是在后世中国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在后世中国,由于某些地摊的大肆渲染,罗斯柴尔德家族可谓声名远播,那些地摊甚至声称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但拥有天文数字般的超级巨大的资产,还在暗中控制着西方乃至全世界,人类历史上的众多大事都是由该家族策划出来的,该家族堪称具有改天换地的能力…这些堪称匪夷所思甚至堪称骇人听闻的所谓“内幕”,其实是那些地摊为了哗众取宠而夸大其词甚至凭空捏造出来的,加上符合大众的“阴谋论”猎奇趣味,所以让很多人深信不疑。罗斯柴尔德家族确实非常强大,但也敌不过时间。历史上,由于成功地、提前地把握了滑铁卢战役的胜败结果,原本规模和实力都不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下子赚到了巨量财富,变得炙手可热、如日中天,但后来,由于低估了、忽视了新生的美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罗斯柴尔德家族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在世界金融领域内的地位开始不断地下滑,接着,先后爆发的一战和二战都让该家族损失严重,处境愈发地雪上加霜,特别是二战,希特勒的纳粹帝国对犹太人采取了灭绝政策,导致该家族成员死伤惨重,资产损失大半、元气大伤,二战结束后,苏联崛起,近半个欧洲成为了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的特殊经济制度让该家族完全损失了在欧洲东部的业务和资产,从而彻底地一蹶不振了。不过,在眼下,罗斯柴尔德家族正处于上升期。极度缺钱的夏华派人联系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告诉该家族,你们已经错过了美国市场,但不要紧,比美国市场更有潜力的中国市场向你们打开了大门,如果你们用对待美国市场的冷淡态度和短浅目光对待中国市场,那你们就真的不可救药了,中国是领土面积世界第二、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本王正在领导中国迈向现代化、工业化,因此,中国境内堪称遍地商机,如果你们愿意帮助本王、投资中国,本王会跟你们实现互利双赢的结果。

  接到夏华的邀请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兴趣浓厚,欣然地握住了夏华伸出的合作之手。

  犹太人极擅经商,银行家、金融家、经济学家层出不穷,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和最直接的证明,在此时的西方,金融业是受到蔑视的,犹太人之所以能在金融领域里呼风唤雨,因为西方人普遍排犹,不准犹太人从事“正当的行业”,受到歧视的犹太人只得从事于同样受到歧视的金融业,从而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夏华想要发展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业,急需来自外界的助力,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自然成了他的最佳选择,比如,夏华创办了华夏银行、准备发行新货币,都是因为得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鼎力相助。

  “雅可夫先生,本王喜欢有话直说,不喜欢拐弯抹角,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夏华微笑着看着雅克比,“本王打算把上海建设成本王治下的金融中心以及整个中国的金融中心,并且还会在不久的以后把它建设成整个东方的金融中心。这是一个巨大的蛋糕,本王真诚地希望跟贵家族联手合作,一起做出这块大蛋糕,然后,我们一起享用。不知贵家族意下如何?”

  “尊敬的殿下,我们当然是求之不得的。”雅可夫喜笑颜开地搓着双手。

  夏华笑了笑,点起一根香烟:“本王很敬佩你们犹太人,因为你们是一个没有家的民族,你们居无定所、到处流浪,但却愈挫愈勇、百折不挠,在很多领域内打拼出令人肃然起敬的事业,并且你们族中一直都是人才辈出。本王上次已经派人跟你们说过了,本王想振兴中国,最急需两样东西,一是越多越好的人才,二是越多越好的资金,而你们,恰恰就拥有这两样,因此,我们双方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你们在人才上、资金上给本王援助,本王给你们在中国境内发财赚钱的机会、人身财产的安全保障,除此之外,本王还可以给你们一项重大的回报。”

  雅可夫收起笑容,神色变得庄严肃穆起来:“我们懂,殿下您愿意帮助我们复国。”

  夏华点点头:“是。你们犹太人已经流浪了上千年,难道你们就想永远这样下去?就像吉普赛人那样(吉普赛人和犹太人都是西方的流浪民族,但吉普赛人没有犹太人的众多优点,因此,犹太人最终成功复国,吉普赛人仍然四处流浪漂泊,在二战期间,吉普赛人和犹太人一样遭到纳粹德国的屠杀,并且吉普赛人和犹太人一样饱受西方人的歧视)?一个人,不能没有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国。没有国,你们就永远寄人篱下,得不到真正的安全,不能自己保护自己。你们犹太人很富有,但你们却没有保护自己的武力,如此一来,你们的财富恰恰就会成为你们的祸患来源。我们中国有句古话,‘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财富永远敌不过权力。上千年来,你们已经遭受到多少次排挤、打压、迫害了?如果某个国家彻底地撕掉脸皮,赤裸裸地对你们图穷匕见,你们就要迎来灭顶之灾了。你们如此聪明,应该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更应该懂得吸取过往上千年来的无数教训。”

  雅可夫叹口气:“殿下,您说得非常对。”

  夏华微微地颔首:“你们想要复国,必须得到强大的外界帮助,在西方,你们很难获得,因为整个西方世界都是歧视你们的,但是,西方不亮东方亮,世界是很大的,不只是有西方,还有东方,在东方、在本王这里,你们会得到真心诚意地鼎力帮助。你们帮助本王振兴中国,本王帮助你们复国,你们和本王各得所需,如何?你们犹太人不是擅长投资做生意吗?不妨就跟本王做一起最大的投资、做一笔意义无穷的生意。”

  雅可夫深深地吸口气,肃穆地看向夏华:“殿下,我们家族内部已经在认真地讨论您的这项合作提议了,并且跟犹太人的很多有影响力的的团体组织进行了通气,很快就会回复您,在此,我可以告诉您,我们对这起投资、这笔生意是非常感兴趣的。”

  “那就好。”夏华笑着点点头,“另外,本王已经派人跟你们说过了,本王希望能跟你们贷款,不知你们做好决定了没有?”

  雅可夫面露微笑地道:“我们已经做好了决定,我们决定贷款给殿下您约等于一千万两白银价值的英镑、法郎、美元。”此时,1两白银约等于1.5美元,1两白银约等于0.25英镑,1两白银约等于0.7法郎。

  夏华微微吃惊:“这个数字是本王提出的数额的两倍。”

  雅可夫微笑道:“增加一倍,是代表着我们与殿下您的合作诚意。”

  夏华笑了:“如此,本王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你们的诚意。”没人会嫌钱多,夏华也一样,既然犹太人愿意多借钱给他,他肯定来者不拒、落袋为安。

  “我们继续谈谈新货币的问题吧!”夏华重新拿起面前的银圆和铜圆。夏华近期之所以那么缺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不得不保留大量白银用于铸造新货币,并且投资开采银矿和铜矿。中国本土的银矿储量还是很大的,虽然在世界上没有名列前茅,但也是银矿大国之一,世界前十名大银矿里,中国有一座上榜,以2万多吨的白银储量位居世界第七,是内蒙古的双尖子山银矿,但此时的内蒙古还不属于夏华治下领地,在夏华治下,主要的大型银矿位于江西、湖北、浙江三省,分别是江西的银露岭银矿和鲍家银矿、湖北的银洞沟银矿、浙江的银坑山银矿。对于以上四座大型银矿和同在他治下领地境内的超过五十座中小型银矿,夏华肯定是投入巨资进行开采的,比起顽固保守的清政府,毫无排外思想的他引进了上千名外国技术人员、矿产工程师以及为数不少的机器设备,使得在他治下的银矿开采效率要比清政府那边高得多,银产量基本上可以满足他的需求。至于铜矿,情况比银矿乐观得多,因为中国七大铜矿产地有三座在夏华治下,分别是江西铜矿(江西铜矿主要分为六处矿区,并且江西铜矿资源位居中国第一)、安徽铜陵县铜矿、湖北大冶县铜矿,使得夏华完全不缺优质的铜。另外,中国此时的工业化水平很低,西方的工业也没有发展到电气时代,因此,此时的铜和银在工业上没什么应用,它们就是用来铸钱的,金也一样。

  “好。”雅可夫拿起一枚一元铜圆和一枚十元铜圆,“铜钱的铸造材料可分为青铜、黄铜、白铜、紫铜等,青铜是铜铅合金祸铜锡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白铜是铜镍合金,外观酷似白银,紫铜又叫红铜,即纯铜,呈现紫红色。从制造技术、实用性以及本身价值上讲,黄铜优于青铜,红铜优于黄铜。我研究过贵国的钱币历史,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明朝嘉靖年之前,贵国的铜钱基本上就是青铜钱,从明朝嘉靖年开始,贵国的铜钱开始使用黄铜材料了,目前在贵国市场上流通的铜钱以黄铜钱为主,但有大量青铜钱以次充好地混在其中,从防伪、稳定市场、促进流通、提升和保证钱币的本身价值、增强民众对其的信心和信任、推动民众对其的接受程度等角度考虑,我们决定铸造的新铜钱以紫红铜为材料,95%的纯铜、4%的铅、1%的锡,这样,新铜钱呈现出紫红色,便于分辨真伪,其分量、价值、耐磨性、实用性等因素都得到了十分理想的保证。当然了,紫红铜钱的铸造成本肯定是超过青铜钱、黄铜钱的,不过,殿下您手中铜矿很多、产量丰厚,完全可以接受紫红铜钱的成本。另外,我们不选择使用白铜作为铜钱铸造材料,是因为白铜呈现出银白色,外观很像白银,很容易与白银混淆,发行白铜钱容易给民众造成不便,同时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紫红铜钱出现在清朝末期,大受民众欢迎,但随着清朝的很快覆灭,紫红铜钱随之无疾而终。

  夏华深以为然地点头。历朝历代,私铸钱一直都是祸乱国家经济体系和金融秩序的主要源头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官府铸造的钱币处于手工作坊阶段,工艺简单、制作粗糙,十分容易仿造和伪造,二是官府自身也不干净,为了搜刮民脂民膏,铸造不足量的劣钱滥竽充数,三是铜矿产量赶不上市场需求,铜价不断上涨,从而使得私铸钱有利可图并且是有暴利可图,刺激了一批又一批不法之徒冒着杀头危险,前赴后继地从事这种违法犯罪、祸国殃民的勾当。夏华眼下准备发行新货币,自然也面临这个问题,对此,他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以严格标准、较高成本、较高技术铸造新货币,货币铸造得越精美、分量越足,自然就越难以伪造,为此,夏华从欧美进口了一批先进的铸币机器,一改传统的手工作坊方式,以初步的工业化标准进行铸币,使得铸造出来的新货币在外形、外观、成色、重量上几乎保持着精确的一致,如此,不法分子使用手工作坊方式伪造出的“新货币”自然很容易被识破;第二,坚定货币原则,严打伪造新货币的不法行为。在这件事上,三国时期魏吴蜀三方官府在货币上的不同做法很有借鉴意义,先说蜀汉,“忠厚仁义”的刘备在入主蜀地后立刻打开官仓,大肆打赏、大撒钱币,没几天就把官仓里积攒储存的旧钱币挥霍一空,就在蜀地官民欢天喜地时,刘备出其不意地释放了蓄谋已久的“大招”:发行当大钱,他此举跟咸丰在眼下的做法完全一样。一枚所谓的“当大钱”可以兑换上百名普通钱币,等于变相地货币贬值,此举结果就是花了很小的成本便把老百姓的财富不断地收入腰包;不过,跟孙权相比,刘备还真是“忠厚仁义”,因为孙权更狠,他直接发行了所谓的“大泉钱”,一枚可以兑换五百枚铜钱,在后来又变本加厉地发行了“大泉五千钱”,一枚可以兑换五千枚铜钱,这跟明火执仗地抢劫老百姓根本没区别,以至于东吴民众纷纷罢市抗议,拒绝使用“大泉钱”和“大泉五千钱”,吓得孙权赶紧认错并且咬牙下令回收“大泉钱”和“大泉五千钱”,才勉强平息了老百姓的怒火怨气,但是,孙权发明的“大泉钱”和“大泉五千钱”从诞生到东吴灭亡始终都在流通,坑了东吴老百姓足足五十多年;比起吴蜀两家,三国里名声最差的魏国反而做得十分成功,曹丕登基即位后狠抓钱币问题,一方面以严格标准铸造新钱币,一方面严厉打击私铸伪造新钱币行为,甚至不惜杀了一批权贵功勋,最终“杀”出了曹魏钱币的良好信誉,稳定的钱币体系稳稳地撑起了曹魏的强大国力。夏华此时要做的,便是当年曹丕做过的事,并且要做得更坚决彻底。

  “至于银圆…”雅可夫拿起一枚银圆,“每枚重量为27克,误差不超过0.5克,含银95%,即25.65克,误差不超过0.1克。”

  “还真是分量十足啊!”夏华拿着一枚银圆在手里掂量着,一枚一元银圆的尺寸是直径38毫米,厚度2.4毫米,一枚十元铜圆的尺寸跟一枚一元银圆一样,一枚一元铜圆则小得多,大致上等于后世的一元硬币。在三者兑换进制上,一枚一元银圆等于一百枚十元铜圆,一枚十元铜圆等于十枚一元铜圆,一枚一元银圆等于一千枚一元铜圆。至于新货币跟银子的兑换,华夏银行规定:一枚一元银圆等于一两银子。一枚一元银圆含银25.65克,一两银子重约37.30克,但是,中国古代缺乏提炼纯银的技术和设备,使得中国古代银子的含银量不高并且浮动不小,处于70%至90%之间。经过规范化后,一元铜圆可视为后世一元钱,十元铜圆可视为后世十元钱,一元银圆可视为后世一千元钱。“这东西如果带得稍微多点,哪怕带上几十个,都会又累人又不方便。”夏华笑道。

  雅可夫笑起来:“所以啊,我们的钞票、支票才有使用价值和市场需求啊!”

  夏华点点头,取起小木盒里的两张纸币,上面金额分别是:铜圆一百元、银圆一元。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1161.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