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207节 上朝议事(1)

第207节 上朝议事(1)


  早晨六点整,夏华床边柜子上的英国机械自鸣钟发出一阵闹铃声。睡得正香的夏华迷迷糊糊地从被窝里伸出手摸索着关掉闹钟,然后翻个身准备继续睡,但就在下一刻,被子被人粗暴地一把掀掉,随即,那人毫不客气地踹了他一脚。

  “起床啦!懒猪!”已经起床的洪宣娇横眉怒目地一把拽起夏华。

  “知道了…”夏华无可奈何地坐起身,用力地抹抹自己的脸,强迫自己赶走惺忪的睡意,恢复清醒,“有没有搞错!老子当了摄政王,居然连睡懒觉的权力都没有了…”他哈欠连天。

  “今天是星期一,要上早朝的!”洪宣娇一脸似笑非笑地看着夏华。

  “哦,我差点儿忘了。”夏华张开双臂,“请夫人为本王更衣。”

  一团衣裤被洪宣娇直接扔在夏华的脸上:“你是小孩子么?还是没长手?自己穿!”

  夏华郁闷地爬起身,自己穿好衣裤,然后站在卧室里的穿衣镜前仔细地打量着自己身上这套新衣服,看得他很满意:“不错!不错!”

  “瞧你那臭美的样子…”洪宣娇在旁边取笑道,“还有你的头发…”她揪了揪夏华新理的发型,“这就是你准备展示给大家的新形象?”

  夏华嘿嘿一笑:“是啊,你不要小看发型和衣服哦,这可跟复兴咱们华夏文明礼仪有着直接关系呢!”

  洪宣娇撇撇嘴:“我不懂这些大道理,你还是去跟你的那个秘书说吧!她文化水平比我高得多了。行了,我要去看明乾了!”她施施然地走出卧室。夏明乾跟夏华、洪宣娇不睡在同一个卧室里。

  夏华在穿衣镜前反复地看了看自己的新发型和新衣裤,确定没有问题后,步入了卫生间,开始洗漱。夏华的卫生间跟后世人颇为相似,有抽水马桶,但肯定没有太阳能热水器,只有浴桶,有镜子,有毛巾,也有牙刷和牙膏。夏华使用的牙刷是他的实业公司生产的,跟香烟、火柴一样,都是畅销海内外的拳头产品,这种牙刷是一根细长的、扁平的木柄,末端上表面被钻出密密麻麻的上百个细孔,每个细孔内被固定安插着一小束坚韧而整齐的猪鬃毛,这些猪鬃毛都是经过高温消毒和加工处理过的,使得这种牙刷在外观上看起来跟后世的牙刷十分相似(后世牙刷的刷毛是用尼龙做的,此时自然没有尼龙)。这种牙刷被夏华取名“弘治牌”。弘治,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朱佑樘的年号,朱佑樘正是牙刷的发明者。夏华将自己公司的牙刷定名为“弘治牌”,便是为了纪念朱佑樘在这方面的贡献。夏华使用的牙刷是本国“弘治牌”,使用的牙膏是从美国进口的“高露洁牌”(高露洁公司成立于西元1806年),不过,他已经下令自己的实业公司尽快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第一种牙膏,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向国内民众普及推广刷牙和口腔牙齿卫生,一方面是为了赚钱。

  刷牙、漱口、洗脸后,夏华开始刮胡子。此时还没有后世的那种安全剃须刀,对于广大成年男性而言,刮胡子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因为此时的剃须刀就是磨得很锋利的小刀,一不留神就会在脸上划出伤口——这也是以前的男人大多数留胡子的原因之一。小心翼翼地刮好胡子后,已有侍从准备好了热水,夏华脱掉衣裤,舒舒服服地泡了个澡,神智愈发神清气爽。洗澡完毕后,夏华重新穿好衣裤,前往隔壁的餐厅,吃了热腾腾的早饭——夏华一家人此时还是住在唐王府里,新明王府正在原明王府的原址上进行着修建。

  夏华一边用餐一边看报纸,他看的报纸是他自己创办的《中外新闻》。跟后世报纸不同,此时的报纸并不是一天一期的,而是若干天出一期,类似于后世的杂志,这是因为此时通讯技术不发达,任何一家报社都不可能做到把全国乃至全世界一天之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在一天之内就汇集起来继而刊登在第二天的报纸上。《中外新闻》是一星期刊发一份,每份刊登着过去一星期之内发生的国内国外的重要事件。夏华正在看的这份《中外新闻》上刊登的关于国内的新闻就是清政府发行了钞、票、当大钱,战事方面倒没有新闻,眼下,太平天国仍然掌握着实力优势和战略主动权,对满清形成着全面的战略压制,但夏华目前需要时间好好地清理内部,特别是需要对军队进行全面的整顿和改编,因此,华夏军不再主动地向清军发动攻击,清军除了胜保部在不久前因为不自量力而自讨苦吃外,基本上都十分知趣识相地选择跟华夏军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北方清军也好,南方清军也好,湘军也好,都知道自己根本不敌华夏军,华夏军不打过来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会主动反击华夏军,毕竟胜保就是最好的例子,也是最好的借口(华夏军转攻为守后,咸丰皇帝勒令僧格林沁、曾国藩等人“抓紧时机,全面反击”,知道咸丰在瞎指挥的僧格林沁、曾国藩等人采取了一推二拖三研究的对策,正好,胜保兵败,给他们提供了现成的消极避战理由,不过,僧格林沁、曾国藩等人也不是真的消极避战,而是抓紧时机地休养生息、整军经武,准备接下来与华夏军再度大战),报道“清政府发行钞、票、当大钱”的新闻文章一方面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清政府此举“财力枯竭、黔驴技穷、饮鸩止渴”的根本原因,一方面鞭辟入里地抨击了清政府此举“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掠夺民财”的根本目的,警告广大民众“清政府发行的纸币只是一文不值的废纸,清政府发行的当大钱更是明火执仗地弄虚作假,是满清权贵搜刮民脂民膏的工具,必须对其进行全力抵制,同时严禁一张大清宝钞或户部官票、一枚当大钱流入太平天国境内”,等等,这篇新闻报道写得堪称文采斐然、力透纸背并且对清政府进行了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挖苦“咸丰病急乱投医并且找的还是一个兽医”。夏华忍俊不禁,仔细一看作者,果不其然是左孝琪。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在后世古装剧特别是清朝剧里,常出现“五百两”“一千两”甚至面额更大的银票(纸币),这是绝无可能的。一千两银子价值约等于后世200多万元人民币,稍微想想就知道,面额如此巨大的银票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面额如此巨大的银票在安全性、实用性等方面上都不存在被制造出来的必要。

  再看看国外的新闻,夏华的心情顿时有些沉重,国际上正在发生着的最重要的大事便是英法撒(意)奥(土)俄五国爆发着的克里米亚战争。此五国如何打得死去活来、伤亡巨大、损失惨重,对于夏华和广大中国人而言只是“喜闻乐见的狗咬狗而已”,反正以上五国没有一个是中国的朋友,它们爱怎么打就怎么打,不过,在这同时,有几件国外大事或多或少地跟中国有关。第一,俄罗斯军队派遣了一支人数不多的哥萨克武装分子正式地踏足库页岛了,这批哥萨克武装分子已经登陆库页岛并且深入岛内腹地,搜集该岛各种情报,为武装占领和吞并库页岛进行着准备工作,不仅如此,俄军已经占据黑龙江口,打开了通往库页岛的大门。另外,俄罗斯帝国现任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几个月前任命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这个穆拉维约夫是一个狂热的扩张主义分子,向来积极地主张“俄罗斯帝国除了向欧洲、中东扩张外,还应该向远东扩张,特别是要把肥沃的、适合大规模移民和大量移民定居的中国黑龙江地区纳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尼古拉一世任命这个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无疑,此举折射出了俄罗斯帝国高层对中国北方领土的野心,最直接的证明就是:今年年初,尼古拉一世批准了穆拉维约夫提出的“武装航行黑龙江”的军事计划。

  “这帮该死的老毛子,真是贪得无厌!”夏华恼怒愤慨不已,“不愧有着‘北极熊’称号,对别国领土永远都是欲壑难填,在欧洲、在中东疯狂扩张还不够,还要同时在远东进行扩张!奶奶的!被英国人、法国人甚至土耳其人揍得满地找牙,却跑到中国耀武扬威,欺负我中华没人吗?清政府怕你,老子可不怕你!”面对俄罗斯帝国咄咄逼人的侵略兵锋,清政府本就腐朽无能得透顶,更何况还要对付太平天国这个威胁性更大的内部敌人,自然在俄罗斯帝国面前愈发地软弱可欺。俄罗斯帝国欺凌清政府,夏华不会坐视不管的,因为俄罗斯帝国不是欺凌清政府,而是侵略中国,夏华是中国人,就算跟清政府爆发内战,也不会为了对付内部敌人而忘记民族利益和国家大义的大是大非。

  第二件国际要闻跟日本有关。日本在去年被美国人用巨舰大炮轰开了国门,不得不接受美国政府开出的一系列不平等要求,近日,美国政府代表团即将抵达日本,准备与日本政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神奈川条约》),这是日本进入近代后被迫签订了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第三件国际大事还是跟中国有直接关系。曾经跟夏华打过交道的英国第三任香港总督兼英国驻华公使文咸爵士、美国驻华公使马沙利二人几乎同时离职回国了,接替二人的是宝宁爵士和麦莲。比起属于“温和派”的文咸和马沙利,宝宁和麦莲在政治立场上都颇为“强硬”,特别是宝宁,他向来力主让英国在中国获得更多的特权和利益。宝宁还没有上任,就积极地联系麦莲和法国驻华公使布尔布隆,主张“英法美三国联合对中国政府施压”,借口《南京条约》签订已满十二年,应根据现实变化而进行“适当的修改”,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废除进出口货物的子口税,英法美三国商人可在长江流域及其支流的任何口岸城市、港湾进行贸易,英法美三国人员可以进入中国内地任何地区进行贸易、传教、居住并且拥有租赁、建筑等自由和权力,等。

  “妈的!”夏华越看越怒,“老毛子趁火打劫也就算了,英国佬也来浑水摸鱼!别的不说,鸦片贸易合法化?放狗屁!哪有一个国家明文规定毒品贸易是合法的?真把我们中国人当成可以随便宰割的两脚羊么?”此时,英国正在参加着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和军费都耗资巨大,英国政府急需从海外获得更多的财富,因此接纳了宝宁的“让英国在中国获得更多的特权和利益”的提议并且对其给予了支持。

  中国陷入内战并且出现南北两个国家政权,这是事实,英法美等国对此自然明白,对比满清和太平天国,西方列强很清楚,满清虽然拥有中国的统治权已有两百多年,并且在眼下还占据着中国大部分领土,但是,太平天国则锐气十足并且在战场上屡战屡胜,大有在不久之后取代满清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权的势头。因此,西方列强目前普遍采取的是“折中态度”,既承认满清政权也默认太平天国政权,将其分别称为“北中国”(简称“清”)、“南中国”(简称“华”),把这场中国内战称为“清华之战”。《南京条约》虽然是英国政府跟清政府签订的,但是,该条约涉及的大部分款项、地域在此时都已经变成跟太平天国政府有关了,就连当年签订条约的地方都变成了太平天国此时的首都。显然,英法美三国想要“修改《南京条约》”,除了跟清政府打交道外,还必然同时要来找夏华。

  “早点让自己强大起来,才不会受欺负!”夏华原本有点慵懒的身体跟他的心一样变得坚定紧绷起来。

  吃完早饭后,夏华看了看时间,快要八点了,上早朝时间到了。

  唐王府主殿正厅大堂里,数十名太平天国的军政高层已经齐聚一堂,等待摄政王夏华的到来。有资格参加早朝的官员,品级都是不低于正三品的(不包括军人,比如石达开,他是军人,没有官品)。太平天国官制同样实行“中正九品制”,之所以实行该官制,倒不是出于什么深思熟虑的原因,而是当初在桂林开国定基时,普遍是农民出身的太平天国高层们为了让自己也过一过“官老爷”的瘾,从而不假思索地确定了这个官制,夏华此时也没有废除掉。对于自己手下的官员们,夏华跟对待自己麾下的军人们一样,也给予了优厚待遇,官员俸禄按照品级支付,银两是清政府那边的四倍左右,比如,一品(包括正一品和从一品)官员的月薪是60两(清政府那边是15两),约等于后世超过13万元人民币,使得众官员深受鼓舞。

  “大明辅天副王摄政王两千岁到!”随着礼仪官的高亢声音,夏华有模有样地从大堂后转出身子步入大堂中。

  “臣等参见大明辅天副王摄政王两千岁!”众官齐齐向夏华行礼,行的是弯腰低头拱手作揖礼。夏华已经废除了跪拜礼。在宋朝前,大臣们上朝时是坐着的(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的“坐”跟后世不同,古代的“坐”是跪在软垫上,同时,君王或皇帝也是跪在软垫上,君臣都是“坐”着的即都是跪着的),但从宋朝开始,大臣们上朝时变成了站着,到了清朝,大臣们上朝时直接是跪着的。如此变化,反应出中国封建时代君王集权制越来越严厉,臣子在君主面前的人格、尊严也越来越受到辱没,更折射出清朝历代皇帝的驭下思想:朕需要的只是跪在朕面前的奴才,而不是站着的人。不过,在夏华这里,跪拜礼已经被废除了,身为摄政王的他在接见任何部下时,部下都只需向他行作揖礼就可以了,正如他说过的,“虽然君臣有别,但君臣在人格和尊严上却是平等的。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人的尊严比生命更宝贵,人的膝盖只能跪拜神明、跪拜祖宗祖先、跪拜父母长辈,人必须要保持气节和傲骨”。另外,根据夏华的规定,朝会召开时间被定在上午八点整,从而让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可以从容不迫,作为对比,历朝历代的上朝时间都是早于七点的,甚至在五点就要举行了,使得官员们颇感苦恼,有的官员不得不在凌晨三四点就起床,毕竟不是所有官员都住在皇宫附近的,有的官员住得比较远,只好在半夜就起床了;至于上朝的频率,不同朝代各不相同,根据史料记载,在汉朝,皇帝每五天举行一次朝会,在唐朝,几乎每天都要举行朝会,连续上朝十天休息一天,宋朝是隔一天举行一次朝会。在夏华这里,一星期举行一次,每星期一举行朝会。夏华这么做,一来是没必要把自己和别人都搞得那么忙、那么累,二来是适当地放权,作为君王,没必要事事亲力亲为、什么事都管、把所有权力都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应该让官员们拥有较多的自主权,让官员们独立自主地办事,如此,既可以减轻君王的负担,也可以培养和锻炼官员的能力。星期一上朝,星期二、三、四、五、六、日是官员们的自由做事时间,如果有什么重要报告或不敢私自做主的重大问题,就留到星期一在朝会上说出来,但突发情况、情急情况可以直接找夏华,不需要等到星期一。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和清朝,明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不务正业”,在上朝处理国务大事时也是随随便便的,万历皇帝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但国家仍然被他部下官员们管理得井井有条(当然了,这种现象也有弊端),清朝的皇帝则是一个比一个勤勉,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都是干到油尽灯枯才停止的,六七十岁了、中风了、眼睛近视了,还兢兢业业地批阅奏折,大大小小事务都要亲自过问,如此勤政行为固然值得赞扬,但也说明一件事:清朝皇帝不放心把权力分出一部分给臣下,要把所有权力都牢牢地集中在自己手里。夏华不会像清朝皇帝那样折磨自己,但也不会像明朝皇帝那样散漫。

  夏华缓步地走上大堂内侧中央的地台(宝座台),地台上摆放着两张椅子,一张是位于正中间的龙椅,另一张是在龙椅一侧的略小一点的龙椅。正中间的龙椅是洪秀全的,龙椅上盘着九条金龙,旁边的龙椅是夏华的,龙椅上盘着八条金龙,一九一八,以示君臣高低之别。洪秀全在名义上还是太平天国的君王,九龙大龙椅只有他一个人能坐,但他现在“正在宫中静养,无法处理国务大事”,夏华是摄政王,代替洪秀全执掌国务,于是,九龙大龙椅还是要摆放出来的,寓意仍然尊奉洪秀全为国主,只是空着,没人去坐,夏华坐的是八龙小龙椅。

  “诸君免礼,请坐。”坐定后,夏华微微抬起右手向众官员示意。

  “谢两千岁!”众官员纷纷入座,每人都有一张椅子。

  众人入座后,惊讶声立刻在现场此起彼伏,众人抬头抬眼看向夏华时,发现夏华今天“与众不同”,顿时纷纷诧异不已。

  “诸君是不是对本王今天的发型和衣服感到耳目一新?”夏华微笑着摸了摸自己新理的头发,他此时的发型跟后世普通年轻人的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清爽的短发,至于他身上穿的新衣服,则是改良后的汉服。“不管干什么事,高层都要以身作则,才能带动基层。理短发、穿汉服,从本王开始,接下来就是诸君、所有官吏、全体军人,如此,本王才能向全国万民推广理短发、穿汉服的社会新风气。哦,本王差点儿忘了说,本王的意思是,鼓励所有男性理短发,女性留长发还是理短发都是无所谓的,至于胡子么,本王建议成年的有胡子的男性都刮掉胡子,因为留胡子是不卫生、不方便的一件事,但不强求。”

  众人面面相觑,小半天后,右副丞相何震川站起身:“启禀两千岁,属下揣测,您此举乃是为了复兴汉家传统礼仪,不知是否?”

  夏华点点头:“正是。”

  何震川犹豫一下,道:“请恕属下直言,《孝经·开宗明义章》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既如此,为何两千岁却还要号召我等及全国军民剃发从短呢?”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1147.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