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204节 全新治军

第204节 全新治军


  成为摄政王后的好几个月里,夏华一直都忙着军队的整顿、改编事务,虽说“拥兵自重”的思想是不对的,但在眼下这种乱世里,把枪杆子牢牢地掌握在手里才是干其他事甚至保住自己性命的根本前提。整编军队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大纲由夏华确定,将其加以补充完善以及将其付诸实际则由左宗棠和石达开负责。毫无疑问,目前的太平军一把手是夏华,二把手和三把手便是左宗棠和石达开了,对于左石二人,夏华是很了解的,左宗棠既擅长战略也擅长战术,历史上,左宗棠坚定地反对放弃新疆、认识到新疆陆防的重要性可证明他的战略头脑和战略目光,他亲自率军上阵收复新疆并且百战百胜则可证明他的战术手段;石达开则是“长于战术,稍微短于战略”,历史上,石达开在天京变乱后出走单干,最终不但没有另起炉灶、自立门户,反而落得了全军覆没的结局,以及他固执地想要入川的举措,可证明他在战略上确实有些不足,另外,在打仗上,石达开擅长野战,稍微短于城市攻防战和攻坚战,历史上,石达开在出走单干后确实没能打下几个较大的城市。正所谓人无完人,石达开毕竟还很年轻,也没有接受过真正的现代化军事教育,能靠着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就能取得如此成就,也是十分了不起的了,假以时日,对其进行好好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必定能成长为第二个左宗棠。为了牢牢地控制住全军、最大限度地铲除军队内部的山头派系、消除杨秀清等人的残余影响力、提升全军的战斗力,夏华、左宗棠、石达开按部就班地实施了以下的几大措施:

  首先,全面裁军,去莠留良,精简人员,缩减臃肿冗杂的机构,贯彻“精兵路线”——诸王军队里,夏华的明王军在“质量上”自然是最过硬的,正因为如此,夏华便有了对别王军队大削大减的充分理由。明王军几乎没有裁撤兵员,秦王军和唐王军也基本上没有被“动”,被裁撤的兵员都是来自东王军、西王军、北王军、汉王军以及隋王军(捻军)的。此项措施,堪称一箭双雕,既达到了“裁军精兵”的目的,也不动声色地削弱了东、西、北等王的旧部;

  其次,全面混编,全军缩减为28个师,不同师之间以“营”为单位地完全打乱再混合,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部队越来越融合,原先的东王军、西王军、北王军、秦王军、汉王军、唐王军、明王军、隋王军这种身份、色彩、烙印将会随之越来越淡化,道理很简单:随便挑出一个师,该师有的营来自原明王军,有的营来自原东王军,有的营来自原隋王军等,完全地混编融合在一起,并且不只是该师的组成部队,该师的各级军官也打乱了,也是混合重组的,使得这个师自然就不好说还是哪个王的旧部军队了,它只是听命于夏华一个人的“新太平军”;

  第三,全军所有团长、副师长、师长等中高级军官的家人都必须定居在南京城内,夏华对其提供优厚待遇,表面上是给予嘉奖抚慰,实际上就是将其变相地扣押为人质,从而迫使某些心怀二意者不敢造次;

  第四,全军实施“本地军、异地兵”原则,具体是这样的:比如,某个师驻扎在江西省,但该师的基层士兵们却不完全是江西省本地人,恰恰相反,大部分士兵是外省人,如此一来,该师的高级军官如果试图割据自立,该师的基层士兵们肯定不会追随的,因为他们的家乡和家人都在外省,怎么可能愿意舍弃家人?这项原则的另一个体现是:假如,在山东省招募了一批新兵,这批新兵不会补充进驻扎在山东省的部队里,而是会补充进驻扎在别省的部队里。两者双管齐下,能十分有效地杜绝某支军队成为该军队主官私人军队的不良现象,防止割据;

  第五,提高官兵们的待遇。众所周知,在洪秀全、杨秀清统治时期,太平军官兵是不发军饷的,张乐行的捻军虽然不搞这一套,但捻军财力很有限,使得捻军官兵的待遇向来很低,如今,夏华掌权,他完全地废除了洪秀全的那一套,光明正大地恢复了军饷制,向全军官兵提供了十分优厚的待遇。作为参照,普通绿营兵一个月的军饷不到二两银子,普通湘军兵勇一个月的军饷达到四两多银子,这已经是十分丰厚了,须知,此时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一年的开支都是达不到四两银子的,另外,清政府一个正七品官员一个月的俸禄也只是四两左右(但额外还会发粮食),比起曾国藩,夏华更加阔气、豪爽、大方,根据他颁布的军饷明文规定:

  太平军士兵每月军饷五两白银整;

  班长每月军饷十两白银,副班长八两;

  排长每月军饷十五两白银,副排长十二两;

  连长每月军饷二十五两白银,副连长二十两;

  营长每月军饷五十两白银,副营长四十两;

  团长每月军饷一百两白银,副团长八十两;

  旅长每月军饷一百五十两白银,副旅长一百二十两;

  师长每月军饷三百两白银,副师长二百两;

  除了固定的军饷,夏华还给太平军官兵们制定了详细的立功嘉奖,同样十分优厚,比如:在战场上击毙一名普通的绿营兵,可获得十五两白银,击毙一名普通的八旗兵或一名普通的湘军兵勇,可获得二十五两白银;击毙清军从三品游击,可获得一千五百两白银,击毙清军正三品参将,可获得二千两白银,击毙从二品副将,可获得三千两白银,击毙正二品副都统、参领、总兵,可获得四千两白银,击毙从一品将军、都统、提督,可获得五千两白银(清朝没有正一品的武官),以人头为凭证进行战功统计;生擒活捉的嘉奖比击毙还要高。此规定被颁布后,太平军上下官兵无不士气大振、干劲十足。实际上,夏华的明王军在先前就已经变相地实施了这种军饷制度和立功嘉奖制度,这也是明王军战斗力强劲的原因之一。说白了,打仗时,在明王军官兵们的眼里,清军官兵们的脑袋简直就是一摞摞白花花的银子。此规定被颁布后,太平军上下官兵都知道,“这是大明王立下的规矩”“因为大明王的仁厚慷慨关爱,我们这些当兵的在战场上玩命才有了这么优厚的回报,家里父母老婆孩子也能因为我的军饷从而过上好日子了”,自然对夏华感恩戴德、忠心坚贞;另一方面,军人们有了优厚的军饷报酬,也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地遵守军纪,不会因为囊中羞涩而去抢劫掳掠平民的财产,从而保护平民,让平民拥护军队、支持军队,最终良性循环地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当然了,这项措施说起来简单,但想要化为现实,则需要大量的银子。夏华为此花钱如流水,太平军正规军28个师、约35万官兵,一个月合计需要发放军饷超过300万两白银,并且这还只是和平时期的数字,一旦打仗,战死官兵需要安葬,战死官兵的家人需要抚恤,受伤官兵需要救治,因伤致残官兵需要安顿,立功官兵需要嘉奖等等,使得这个数字直接嗖嗖嗖地往上涨。不仅如此,军队的建设和维持可不只是给军人发军饷,还有生产、制造、购买、保养、运输、消耗、研制、更新武器装备,建造兵营、兵工厂、养马场、军事设施、军事机构、军事工程…别的不说,光是官兵们在平时训练使用火枪打掉的枪弹便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满打满算的话,如果不打仗,夏华一个月需要耗费500万两银子养着他的三十五万大军,如果打仗了,这个数字直接急剧增加,一个月七八百万两甚至一千万两银子是跑不了的(不过,打仗也不只是烧钱,也能赚钱,就是抢钱)。在此有个细节值得一提,夏华的军队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建立真正的骑兵部队,除了夏华治下没有合适养马区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骑兵部队比步兵部队更烧钱。很多人以为战马像羊那样吃遍地的青草就能养活甚至养肥了,那是大错特错的,吃青草的战马只会整天拉稀、皮包骨头,跑都跑不动,膘肥体壮的战马是需要黑豆、燕麦、玉米、高粱等主粮混合一些干草才能养得出来。战马不但要吃得好,并且还要吃得多,马的胃口自然比人大得多,用银子衡量的话,养一匹战马等于养四五个士兵。因此,养一万步兵,一个月需要五万两银子,但是养一万骑兵,一个月则差不多需要三十万两银子。夏华实在缺银子,只好能省就省。深感“当家方知柴米贵”的夏华不止一次在心里大骂后世某些网络写手,“妈的!在你们笔下,看不到主角赚钱,却看到主角动不动就建立百万大军,你们到底知不知道养军队有多么烧钱?没有堆积如山的银子,你建立百万大军给老子看看!难怪清政府拥有这么辽阔的国土,一年财政收入高达几千万两银子,却也只建立总兵力仅仅八十万的军队。”基于如此简单的道理,所谓的“百万大军”,要么只是虚数,要么只是一群滥竽充数的乌合之众,不可能既保证数量也保证质量。以夏华“开外挂”般的财力,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他也只能勉强养起三十五万军队。不过,正因为如此,夏华的三十五万军队都是实打实的精兵;

  最后一项措施是加强官兵们的思想觉悟,该措施是真正的能够釜底抽薪地确保军队始终保持忠诚的根本基础,但是,该措施的实施过程则是漫长的、复杂的、困难的,只能慢慢来。

  夏华考虑过一件事,那就是对太平军正式实行“军衔制”,但在反复思考后,他放弃了这个想法,眼下就实行军衔制确实没有太大必要,也没有充分的客观条件。

  经过夏华的精简、整顿、改编,太平军共有28个师,不过,因为夏华确定了把第7师、第12师扩建升级为“北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的方针,从附属于陆师即陆军的水师变成自成体系的海军,所以,这两个师脱离了陆军体系,第7师、第12师的番号和编制转变为陆军部队,原第7师、原第12师人员则成为以后的现代化中国海军、两大近海舰队的基础。为了掩人耳目以防打草惊蛇,夏华暂时没有使用“海军”、“北海舰队”、“南海舰队”的称谓,而是把第7师改为“北方水师”,把第12师改为“南方水师”,北方水师负责以黄河为主体、包括京杭大运河在内的北方水域的作战,南方水师负责以长江为主体、包括洞庭湖和鄱阳湖在内的南方水域的作战。两支水师除了各自的战船编队水兵部队,另设陆防部队和陆战部队,因此,北南两个水师在规模上大大地超过了“师”,各有两万多人。

  太平天国目前共有约80个府,合计约500个县(州),每县(州)都设立一个民兵大队、一个警察大队,总共约500个民兵大队和约500个警察大队,各县(州)的民兵大队、警察大队人数不等,以本县(州)平民人口为基数,以“五百一”比例确立,总计约32万民兵、32万警察,总计约64万人,如此,太平天国的正规军、民兵、警察总数量约整整100万人。从宏观角度分析,太平天国此时领土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清朝)总面积6.5%(此时全国领土总面积约1316万平方公里),虽然比例不高,但太平天国占据的地区却几乎都是富庶繁华的“好地方”,堪称中国的精华所在,比如,江苏省全境(包括上海府)和安徽省全境都是太平天国领土,此二地在明朝和清初便是著名的“江南省”,该地富甲天下,赋税雄踞全国的三分之一,并且富庶程度与江苏省旗鼓相当的浙江省也全境都是太平天国领土。可以说,太平天国此时的领土面积只占全国领土总面积的6.5%,但在财力上则不折不扣地占了半壁江山甚至更多;再从人口角度看,此时全国人口总数约为4.36亿,这是金田起义爆发前的数字,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兴起后,基本上一直打顺风仗,没有与清军展开残酷的、持久的拉锯战、消耗战等,加上夏华的各种努力,使得全国人口由于受到太平天国运动影响而死伤的数字不是很大,此时的全国人口总数基本上与金田起义前持平,可认为此时的全国人口总数约为4.35亿,太平天国此时的人口总数则达到约1.6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6.8%,该比例也从侧面说明了太平天国占据的地方确实都是“好地方”。一亿六千万人口养一百万武装人员,比例是160比1,况且,民兵属于“半民半兵”,不需要以完全的军人标准去养,如此,太平天国的军民比例可视为1比200,无疑,这个比例还是比较理想的,远远谈不上穷兵黩武,没有给民众带来较大的负担。

  经过夏华的重新调遣,太平军的28个师(不包括两个水师),6个驻扎在山东省,4个驻扎在河南省,7个驻扎在湖北省,4个驻扎在江西省,3个驻扎在福建省,4个驻扎在全境都是太平天国领土、属于大后方的苏浙皖三省境内(其中一个驻扎在南京),全局严密严整。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队亦如此,除了军队本身,军工业也需要狠抓。先前,太平天国的军工业因为军队分属不同山头而也分为众多派系,如今,大权在握的夏华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其全面地整合起来,经过他的整合,包括他先前创办的现代化兵工厂在内,太平天国几十个原本属于各王的、规模大小不一的、水平高低不一的兵工厂被整合成为两大兵工厂,一是位于后世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的“江南兵工厂”(夏华原本在崇明岛创办了“江南兵工厂”,全厂全部转移到了马鞍山市境内),二是位于后世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境内的“大冶兵工厂”。之所以选在这两个地方,原因很简单:马鞍山和大冶是太平天国眼下境内铁矿最丰富的两个地方。中国前五名的铁矿大省依次是:辽宁、四川、内蒙、河北、山西,以上五省一个都不在太平天国境内,好在,马鞍山铁矿和大冶铁矿在,马鞍山铁矿在后世是中国第五大铁矿,大冶铁矿在后世是中国第六大铁矿,这两大铁矿供应夏华此时手里还处于起步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工业和军工业是绰绰有余的。开矿、冶铁、炼钢,夏华有克虏伯公司协助,把冶炼好的钢铁制造生产成武器装备,夏华有柯尔特公司协助。在夏华的苦心经营、在夏华掏出的流水般的银子、克虏伯公司和柯尔特公司的鼎力协助、数百名中国本土各方面专家和数万名中国本土民工的挥汗苦干之下,江南兵工厂和大冶兵工厂的建设、发展、生产呈现出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堪称“盛极”。若步入两大兵工厂所属矿区内,可见数十座矿山被挖得犹如蜂窝般,地道延绵、坑洞遍布,但秩序井然,总人数高达数万的矿工采取三班倒制度地昼夜忙碌着,人人装备进口的英国戴维灯——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矿洞矿道矿井里都是漆黑一片,因此可以实施三班倒制度昼夜不停地开掘采矿。至于戴维灯,是英国发明家戴维于1815年发明的一种矿工专用安全灯,这种灯在矿洞矿道矿井里不会引起瓦斯等可燃气体的爆炸,给矿工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保障。在戴维灯被发明出来前,矿工进行采矿作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矿洞矿道矿井里哪怕在白天也是伸手不见五指,必须使用灯光照明,但此时是没有电灯的,只有传统的火焰灯,所以,一旦矿洞矿道矿井里存在可燃气体,带着火焰灯的矿工等于自杀,导致矿工死亡率非常高,但在戴维灯被发明出来后,这个问题被迎刃而解了。中国的第一批现代化矿工是在夏华手下诞生的,向来高度尊重生命的他自然毫不吝啬地耗费了重金,从英国进口了几万盏戴维灯,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矿工们的生命安全。在各矿山内,身穿整齐制服、人人装备戴维灯的矿工们夜以继日地开采出源源不断的铁矿石,远远望去,“矿山犹如蜂巢蚁穴,矿工犹如蜂群蚁群般密集众多,各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铁矿石继而通过简易铁路(铁路其实就是诞生于英国的矿区内)被运送至克虏伯公司建设的冶铁厂和炼钢厂。巍峨雄伟的冶铁炼钢厂内,其场景堪称壮观:一座座庞大沉重得犹如钢铁怪兽般、功能作用不同、排列森严紧密的现代化机器日夜不停地发出雷霆轰鸣声,高炉耸立、火光闪耀、烈焰通明、热浪澎湃,铁渣如山、钢流如龙,头戴专业安全帽的工人们无不忙得、热得挥汗如雨,岩浆般的铁水被依次脱硫、脱磷、脱碳、脱氧合金化,成为符合工业要求的钢水,继而被浇筑成不同标准的钢坯,最后被运送去兵工厂。这些钢铁厂所耗费的巨量煤炭有的是马鞍山本地产煤区提供的,有的是太平军船队通过长江、大运河等水路,从山东济宁、安徽淮南、江苏徐州等位于太平天国境内的产煤区运输而来的,二十四小时不断,供应充足。

  移步兵工厂时就会发现,兵工厂的壮观程度比钢铁厂更上一层楼。对于自己手里的军队,夏华肯定是打算并且尽全力地将其建设成英法军队一样的、世界一流的、使用枪炮热兵器的现代化军队,不过,眼下毕竟还处于冷热兵器的交汇期,再从中国国情角度和客观条件出发,夏华的军队应该是“以热兵器为主,以冷兵器为辅”,一时是不能完全抛弃冷兵器的,因此,夏华的兵工厂仍然分为冷兵器工厂和热兵器工厂两大类。热兵器自然无需多言,昼夜不停地生产着手枪、火枪(步枪)、火炮、火药、枪弹、炮弹等热兵器,并且规模和产量都不断地扩大和提升,冷兵器工厂也一样,昼夜不停地生产着长刀、短刀、矛、弓、弩、盾等冷兵器,只是,在数量上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因为没有必要提升冷兵器的产量,但在质量上则一直坚持着精益求精的原则,生产的冷兵器愈发地质量过硬。另一方面,兵工厂不只是生产兵器,还生产军装、军靴、被服、旗帜…以及盔甲。盔和甲,是军人的防护用具,夏华一直是重视生命、爱护部下的,他原本打算让他麾下的军人们全部达到“头戴钢盔、身穿皮甲”的地步,不过,在请教了专业人士并且结合了实际情况后,他的兵工厂放弃了生产铠甲,只生产钢盔。这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铠甲确实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明末清初也属于冷热兵器的交汇期,当时,明清军队一方面使用刀矛弓弩、火枪火炮的冷热混合兵器,一方面也普遍地装备铠甲,特别是清军,清军铠甲十分精良,清军的铠甲款式其实是效仿明军的,由于满洲人口比较少,使得清军一直兵力不多,于是,清军始终走着“精兵路线”,兵力虽不多,但普遍装备铠甲,并且铠甲质量相当过硬,以清军重装部队(主要是重装骑兵)为例,其清一色地配备着头盔、面具、护肩、护臂、护心镜以及专门制造的保护肋部的“护肋”,连战马也披上重铠,防护非常严密,这些铠甲尽是用精铁打造的,防御力很高,反观明军一方,由于长期的武备废弛,很多明军士兵都没有铠甲,有铠甲的明军士兵也仅仅是前胸后背披甲,并且铠甲质量大不如清军的,交战时,清军骑兵专门用弓箭射击明军士兵的面部、肋部,“箭无虚发,中者必死”。清军和明军之所以在火器已经诞生的情况下还装备着铠甲,一方面是冷兵器还占据着战场的主力,另一方面是铠甲对当时在性能上还很原始的热兵器具有着不错的防护作用,比如火铳,一旦距离稍微远了,就难以击穿当时的铠甲。此时距离明末清初已经过了两百多年了,火器发展日新月异,性能大大地超过了当年,使得当年还可以抵挡火器的铠甲在此时彻底地抵挡不住火器了,火枪的枪弹可以轻而易举地击穿铠甲,火炮的炮弹更是能把哪怕身穿全套重装铠甲的军人炸得粉身碎骨。因此,铠甲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让士兵们装备铠甲抵挡枪弹炮弹是注定不可能的,还不如不穿了,用后世网络游戏的语言讲,“穿铠甲,防御力增加0,敏捷度降低50%;不穿铠甲,防御力增加0,敏捷度增加50%”,既然如此,肯定是不穿了,让士兵们减轻负担,更加地灵活,增加他们在战场上躲避无法硬扛抵挡的枪弹炮弹,兵工厂自然也就不制造、不生产了,节约下来的皮革(主要是牛皮)还可以用于制造生产皮质军靴。

  铠甲是被放弃了,但头盔则继续被发扬光大。无论是古代的铁盔还是现代的钢盔,始终都能对军人们最重要的头部起到保护作用。夏华的明王军不但是全中国第一支、也是全世界第一支全面地普及钢盔的军队。此时是没有生产钢盔的工业流水线的,因此,钢盔完全就是工匠们通过手工打造出来的。两大兵工厂都有占地面积极广的钢盔生产区,犹如赶集的闹市,锻造工棚遍地开花,错落有致、井然有序,一片工棚就是一个拥有独立火炉的作坊,数十片、上百片形成一个大区域,大区域间是横平竖直的通道,“长宽纵横延绵数里之长甚至十多里”,通道间,运送钢坯、煤炭、工具等物的小车络绎不绝,工棚下,工匠三班倒地手持火钳夹着用于打造钢盔、被火炉加热至发红发光松软的钢坯,使用专用铁锤一下一下地把钢坯击打成钢盔形状,并且挖出需要打穿的孔洞,“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密如暴雨,身在其中,即便两人近在咫尺,也需嘴巴贴着耳朵才能听见彼此说话”。超过一万名受过这方面专门培训的工匠实行三班倒地持续制造钢盔,“白天青烟弥漫,如云如雾,晚上灯火璀璨,如星如炬,方圆十数里之内尽是生产区,人流如织、人声鼎沸,金属敲击声响震耳欲聋,火光火亮遍地连天”。江南兵工厂和大冶兵工厂生产的钢盔仍然是明王军的那种“扁平宽檐式”,虽然是手工制造,但有着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规范,这使得两大兵工厂出产的钢盔虽然因人而异地存在着少许误差,最终还是达到了近乎一模一样的制式。

  夏华的军工业除了兵工厂外,还有造船厂。在下令成立“北方水师(北海舰队)”和“南方水师(南海舰队)”后,夏华把原先的位于马鞍山市境内的太平造船厂迁移到上海府境内,进口机器、添置设备、招募国外技术人员、培养本土技术人员、扩建厂房船坞,建为“江南造船厂”,同时,在青岛新建“山东造船厂”,打造水师(海军)战船。除了自造战船,夏华另外斥资,从国外不断购买战船,不过,为了节约开支以及符合实际需求,购买的战船都是中小型的、性能不是特别先进和强大的。

  夏华的兵工厂、造船厂可以说是此时中国“现代军事工业科技最发达的场所”,在以上区域内,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西方白种人,数量成百上千,这些西方人自然是夏华重金聘请来华的科学家、工程师等技术人员,他们一方面负责进行军工生产活动的统筹、规划、设计、指挥、指导等,一方面负责“在生产活动中”边学边干地教导和培养中国本土的工人、技术人员等。现场屡见不鲜,每个老工人都担任多个新工人的师傅,每个西方技术人员都会带着少者十来个多者几十个的中国学生,人人手持笔记本,跟随在西方老师的身边,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专心致志地记录着,聚精会神地学习着,逐步地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本土技术人才。

  巡视过程中,看着眼前这一幕幕可喜的画面,夏华欣慰不已,他看到了,他心中的那个伟大的梦想已经初步地形成了一丝雏形。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1144.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