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176节 暗流涌动(6)

第176节 暗流涌动(6)


  “呯!”震耳欲聋的枪声在殿内猛然绽放开,一马当先地破门而入的为首女子面带难以置信表情地被迎面而来的子弹冲击力推得仰面倒下,脸上腾起一团触目惊心的、猩红的血花。

  洪宣娇一身戎装地坐在殿内正中的椅子上,身穿皮甲,头戴钢盔,手持转轮手枪,神色冷峻地看着被她刚才一枪打飞的袭击者,在她身边左右,两队女卫兵清一色地手持转轮手枪,齐齐地向着冲进殿内的袭击者们开火反击。刹那间,殿内枪声和惨叫声一起大作,火光闪耀、血水四溅,子弹和弩箭一起横飞。袭击者们在女卫兵们凶猛凌厉的手枪火力反击下死伤惨重并且迅速陷入了混乱,被子弹击中的袭击者在溅开的惨叫声和鲜血中接连不断地倒下,不但无法完成任务,还会全军覆没。见到势头不对的残余者被迫边战边退,回头逃出凤舞阁殿门,保护凤舞阁的女卫兵们一边开火一边追击。这时,被枪声惊动的一支支在附近巡逻的天王宫女卫兵团巡逻队已经闻风而来,纷纷举枪,联合洪宣娇的女卫兵们前后夹击已经所剩无几的袭击者们。在前后两面的火力攻杀下,剩余的袭击者们纷纷惨叫着中弹,接连倒在了血泊中。

  “明王娘,您没事吧?您有没有受伤?”女卫兵团团长胡九妹提着一把转轮手枪,气喘吁吁地跑上前询问站在殿门口的洪宣娇。——胡九妹以前是太平军的女营主任,太平军裁撤女兵部队和童兵部队后,她被调到洪秀全发妻赖莲英身边担任卫队长。胡九妹在拜上帝会内、太平军内、太平天国内颇有名气,堪称“天国第一女模范”,当初在加入拜上帝会时,出身富户的她毫不犹豫地把所有家当家产都上交给了圣库,自己一文不留,原本吃香喝辣、穿金戴银的她在加入拜上帝会后,衣食住行都跟贫穷教徒毫无区别,一样吃糙米饭青菜汤,一样穿粗布麻衣草鞋,并且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平时乐于助人、急人所急,苦活累活脏活都是抢着干,洪秀全写的那些东西被她背得滚瓜烂熟,她做什么事都是严格地按照洪秀全立下的规定,随时随地大力地宣传拜上帝会和“神通广大的洪教主”,真心诚意地信仰着天父天兄,发自肺腑地崇拜洪秀全,对洪秀全本人敬若神明、顶礼膜拜,正因为如此,洪秀全亲自亲口表扬她,号召广大教徒向她学习,使她逐渐地成为拜上帝会、太平军、太平天国的宣传人物,甚至产生了“男学冯云山,女学胡九妹”这样的说法和宣传语。胡九妹能力平常,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洪秀全死心塌地地忠心耿耿,洪秀全让她干什么她就毫不含糊地干什么,堪称“女版秦日纲”。洪秀全和赖莲英当初在组建天王宫女卫兵团时,胡九妹自然是团长的不二人选。

  “我没事。”洪宣娇看着遍地的血泊和在血泊里横七竖八地倒着的袭击者,蹙紧了眉头,似乎陷入沉思。

  “这是怎么回事?”洪秀全在一队女卫兵保护下急匆匆地赶过来,现场众人除了洪宣娇,慌忙一起下跪高呼“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清现场情况后的洪秀全顿时倒吸一口冷气,随即又惊又怒:“天王宫里居然出现刺客?简直就是岂有此理!朕没有被刺杀就算命大了!还万岁呢!胡九妹!你速速给朕一个交代!”他怒不可遏、声色俱厉。

  胡九妹吓得面如白纸、惶恐至极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道:“请…请天王息怒!这些刺客似乎…似乎是冲着明王娘来的…”

  “刺客不管是冲谁来的,都是在天王宫里!”洪秀全勃然大怒,“你身为女卫兵团的团长,这是前所未有的失职!”

  胡九妹瑟瑟发抖地连连磕头:“属下知罪!请天王降罪!”

  洪秀全怒气冲冲地扫视着现场,看到二三个袭击者在血泊里微微地动弹着,发出呻吟声,他指了指那二三个伤重未死的袭击者:“胡九妹!立刻把活口带下去,给朕好好地严刑拷问!一定要查清楚究竟是谁派她们来的!”

  “喏!”胡九妹连滚带爬地从地上站起,指挥女卫兵们抬走尸体和活口。

  短短半个小时后,洪秀全接到报告:东王九千岁来了。

  “他来得倒是挺快的。”向洪秀全进行报告的天王宫右副总管、赖莲英连宗义兄赖培英在报告完后冷冷地道,“由此可见,他的消息还真是灵通。”

  洪秀全微微地沉着脸:“宣他到金龙殿。”

  金龙殿内,杨秀清大喇喇地坐着,看到洪秀全从殿侧走进来,他岿然不动地坐着,没有起身,脸上挂着一种有些古怪的表情:“二哥,我听说宫内刚才有刺客行刺,不知情况如何?”

  “清胞深更半夜前来探望,我感动不已。”洪秀全面无表情,“清胞放心,刺客已经全部被剿灭了,还有几个活口被抓了,我让胡九妹对其严刑拷问,相信很快就能知道幕后主使了。”

  “哦,如此便好。”杨秀清微微地颔首。

  “天王宫目前只有一个女卫兵团保护,力量实在不足,才使得刺客有机可乘。”洪秀全看着杨秀清,“我打算从驻扎在城外的禁卫旅抽调一个禁卫团入城,加强天王宫的保护力量。”

  杨秀清略感吃惊,他随即不动声色地道:“二哥,恕我直言,此举甚为不妥。”

  “哦?”洪秀全忍住心头愠恼,“清胞此话怎讲?禁卫旅本来就是保护天王宫保护我的,先前根据你的提议,禁卫旅被调到城外驻扎,现在,我将其调一个团到城内,此举有何不妥?”

  杨秀清一脸一本正经:“正所谓‘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天王宫也好,整个天京城也好,哪怕有十万大军保护,只要内部有人投草变妖,再多的兵力也没用。依我之见,今夜的刺客之所以在天王宫内如此行动自如,因为她们本来就是天王宫的人,既然女官里和女卫兵团里混有妖,那么,谁能保证禁卫旅里没有混有妖呢?因此,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整个羽林军,也就是禁卫旅和女卫兵团,都要接受严格的调查,从而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至于加强天王宫的保护力量,二哥你说的也对,这样吧,我从驻扎在城外的第1师里抽调一个团入城,两班倒地驻守在天王宫外面,临时充当天王宫的卫兵部队,如何?”

  洪秀全听得心头恼怒,他听得出杨秀清这番话的意思。

  杨秀清眯眼看着洪秀全:“二哥,我也是为你好,你放心,我的部队绝不迈进天王宫内一步,只在宫外,并且,此举也是临时的,等羽林军调查结束,天王宫的保护任务就会还给羽林军了。二哥,你心里有数,凡事听我的准没错。还有,天京城的城防一直都是由我负责,如果只有你的令牌却没有我的令牌,城门是不会开的。”他最后一句话隐隐地有着威胁含义。

  洪秀全强忍住心头的怒意:“好,就听你的。”

  杨秀清站起身:“嗯,那就这么定了。已经很晚了,二哥早点休息,我回去了。”他没有行礼,直接扭头就走。

  洪秀全坐在龙椅上看着杨秀清离去背影,脸上黑气翻腾,口中牙齿紧咬:“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能横行到几时!”

  “小不忍则乱大谋。”伴随着一个有些怪异的声音,一个人从龙椅后面的屏风后面缓步走出来,“天王稍安勿躁,九千岁又如何?魏忠贤还九千九百岁呢,最后不照样被连根铲除?”

  见到此人,洪秀全慌忙露出一种谦卑恭敬的神色,起身上前:“先生!”

  那人嘿嘿一笑:“天王,魏忠贤专权近十年,杨秀清才多久?还有清妖的鳌拜,也专权近十年。崇祯为了铲除魏忠贤,康熙为了铲除鳌拜,二人俱隐忍数载,深藏不露、厚积薄发。天王,你也一样,要沉住气。盛极必衰,杨秀清越飞扬跋扈,他就离死越近了,天王请安心。”

  洪秀全听了对方的话,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心神安定了不少,随即又感到了焦躁:“先生,你刚才都听见了,这厮竟然阻扰朕把禁卫部队调进城内,还让他的部队入城,名为保护天王宫,实为加强对朕的监视和掌控,朕该如何是好?还请先生教朕。”

  “不慌,不慌。”那人再次嘿嘿一笑,“杨秀清此举正中我的下怀,他之所以胆敢这么做,是因为他根本不在乎得罪你,可是,有人是他得罪不起的。不过,天王,你切莫忘记我先前对你说过的那番话。”

  洪秀全连连点头:“先生放心,我铭记着呢!”

  夏华正在泰安进行着“城市新建设规划”。泰安已经被夏华定为他的“私人王国”的“临时国都”,正所谓“新朝新气象”,泰安自然要进行全面建设并且还是“新建设”。夏华的“新建设”可不只是传统常规地开拓几片新城区、盖上一堆新房子、翻新一些旧宅子、铺几条路、挖几条渠这么简单,而是要在原先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翻新”,建设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然后,以泰安为样本,把新建设经验向他领地境内所有城镇进行推广和普及。泰安府此时的人口总数约为一百八十万,府城城区人口约四十万,算是中等规模城市,适合作为“试验田”。

  政务委员会总部大宅子的正厅内,数十名政务文官和夏华从西方聘请来华的数十名外国城建专家和工程专家齐聚一堂,认真地聆听着夏华的构思:

  “…我们要建设一个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太平世道,那么,除了乡镇农村的建设,城市的建设也是一样重要。看看泰安,看看我们中国现在的城市吧,几乎都是四个字,脏!乱!差!臭!大宅子破屋子乱七八糟地挤在一起,毫无美感、毫无秩序,整体混乱不堪,道路上堆满了垃圾和秽物,污水横流、屎尿遍地,臭不可闻、令人作呕,苍蝇蚊子到处乱飞,蛆虫乱爬,大人在脏水里踩来踩去,小孩在垃圾边玩耍嬉戏,道路大多是土路,晴天时飞沙走石,雨天时泥泞稀烂,这样的城市根本就不算城市,就是一个大型人口聚居地而已!城市,应该让居住在里面的人口感到舒适方便,而不是每天生活在污浊恶心里。另外,脏乱差臭的环境还非常容易滋生病菌和瘟疫,传染病一旦产生,立刻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就像燎原野火一样无法控制,根本原因就是城市里太脏太乱太差太臭!说句不好听的,人家外国朋友来到我们这里,本王都觉得丢脸!因为我们的城市还没有蜜蜂蚂蚁筑的巢穴更井然有序!更干净卫生!更清爽整洁!因此,我们要进行全面的‘城市新建设’!就从泰安开始!”

  夏华有条不紊地指示道:

  “首先就是要建立环卫系统,环卫就是环境卫生,城里所有的街道、居民区、公共场所都要根据相关规定设立数量满足实际需求的垃圾桶和垃圾中转站,同时在城外近郊修建垃圾处理场,所有垃圾,不只是生活垃圾,必须统一地、分类地收集起来,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性处理。成立环卫局,招募环卫工人,支付合理的报酬,负责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垃圾。还有人畜的排泄物,城里所有的街道、居民区、公共场所都要根据相关规定设立数量满足实际需求的公共厕所!人畜的屎尿也要集中性处理!不准随地扔垃圾!不准随地大小便!不准随地吐痰擤鼻涕挖鼻屎!本王刚才说垃圾分类处理,比如,残羹剩饭可以用来喂猪喂鸡,人畜排泄物可以送去农田里沤肥,就是这样的道理。垃圾处理场的垃圾要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比如,填埋、焚烧、堆肥等,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环境不受到污染,人就不受到有毒环境、有毒物质的毒害,为了贯彻这一点,多花一些银子也是值得的。”——夏华此时就提倡“垃圾分类处理”其实有些超前了,因为此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时代,没有进入工业时代,所以,城市几乎不产生有害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根据后世的分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五大类,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即剩饭剩菜、骨头鱼刺、菜根菜叶、果皮果壳果核等)、砖瓦陶瓷、渣土、厕纸、纸巾、食品袋、食品盒、有毒有害垃圾(电池、灯泡、灯管、油漆桶、家电残骸、过期化妆品等)等。在此时的这个时代,不存在最令人头疼的塑料垃圾(塑料袋、塑料瓶、塑料桶等),不存在电子产品垃圾,不存在化工产品垃圾,不存在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因此,垃圾的处理还是比较容易的,夏华之所以现在就提倡“垃圾分类处理”,主要目的是让中国的民众早点养成这方面的意识。

  “所有的道路都要进行重新翻修,根据实际情况铺上砖块、石板、碎石、砂子、沙子等材料(此时自然没有水泥和沥青),从而不会再出现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遍地烂泥的情况。道路两边要种上树,从郊区乡下挖已经长成型的较大的树,然后移植到城里,专门派人负责浇水、除虫、爱护、修剪等事务,枯死多少棵树就扣多少工钱!不准出现种了死、死了种的情况!对了,从郊区乡下挖走多少树,就在原地种上多少树苗!禁止滥砍滥伐!要保护生态!”

  “排水系统也要跟上!城市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城市不是说就在平地上盖一堆房子就是城市了,城市的基础设施还要拓展到地下,就是下水道!家家户户产生的废水脏水以及自然下雨降水都要通过下水道网络排出城外,这样,每家每户就不会把家里的废水脏水直接泼到大街上了,下雨时也不会搞得城里可以游泳抓鱼了!下水道必须修建得宽敞得可以让人在里面走路!嗯…英国人发明了一个很好的东西,叫做‘抽水马桶’,可以引进和推广普及,建立抽水马桶工厂,那东西是陶瓷材质,用泥土做成型,再放在窑里烧制,烧制陶瓷不正是我们中国人的看家本领吗?怎么比英国人落后了?家家户户用上抽水马桶,多干净,多卫生,多文明!抽水马桶又不贵!官员们、有钱人们给本王带头使用!老百姓就算暂时用不上抽水马桶,家里的土式茅坑也要进行科学的规划重建,必须讲究卫生!还有,建一个卫生纸工厂,推广普及物美价廉的卫生纸,拉屎后要用纸擦屁股!”——抽水马桶早在1775年就被英国人发明出来了,后来一直不断被改进,英国政府在1848年颁布法令推广普及抽水马桶;另外,纸虽然很早就被发明出来了,但比较贵,几乎不被用于上完厕所擦屁股(除了价钱较贵以外,元朝前中国人认为纸是文化的载体,不能用来干擦屁股这种侮辱斯文的脏事,但元朝统治者来自草原,没有这种思想洁癖,开始用纸擦屁股,到明朝时,这种行为已经被社会大众接受),此时的中国人上完厕所后主要是用树叶、稻草、秸秆、贝壳、泥土、厕筹(非常细长的木板)等物擦屁股,当然了,外国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解决办法千奇百怪,比如,北欧人上厕所前会抓来一只绵羊,上完厕所后直接薅羊毛擦屁股。

  “扑哧!”夏华身边的左孝琪听得忍不住笑出来,“你这堂堂明王两千岁,居然连上厕所这种事都要制定规矩,真是闻所未闻的奇谈。”

  “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哪件是小事?”夏华一脸认真,他望向现场众外国专家里其中一名美国专家,“哈里斯先生,你们美国是不是在去年已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自来水厂?”

  那名美国专家点头:“是的,殿下。”美国于185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自来水厂。

  “嗯,那么,中国的第一座自来水厂就要在泰安建立了。”夏华指示道,“饮水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们老百姓喝的都是自然水,即井水、河水、湖水、雨水等,这些水里大多含有细菌(因为中国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自然水不含有毒的化学物质),很容易让人生病。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让老百姓养成把生水烧煮后再喝的习惯,二是初步地试行自来水,建立自来水厂和供水管道网络。还有,建立污水处理厂,专门处理城市污水。”——中国的第一座自来水厂是英国人于1863年在香港建立的,第一座中国本土的自来水厂则是李鸿章于1879年在大连建立的。

  “为了保持城市的清洁卫生和交通畅通,不允许小贩随意随地摆摊,可以在居民区附近建立集中性的市场,流动摊贩和私人摊贩可以自由地进入市场摆摊,进行合理的管理,并且全部免费,不得收费,但是,不听指挥、违反规矩的摊贩是要罚钱的,次数多了不允许进入;那些破旧的、私自乱建的房子,全部推倒重建,但要注意保护居民的财产权益,不准搞强拆,建好的新房子以相应方案补助给原先居民;本王差点儿忘了,除了公共厕所,还有公共浴室!必须普及公共浴室!推广经常洗浴的良好习惯!爱洗澡,才能保持身体卫生,才能减少生病,才不会浑身臭味!名胜古迹要进行严格保护,不允许破坏;还有,建立陆运车站和水运码头,对交通进行统一规划;另外,城市供暖系统和煤炭的民用规范…”夏华滔滔不绝地不停说着。

  夏华足足说了大半天,说得他口干舌燥、头晕眼花,现场的官员们、专家们一边听一边做笔记,人人都写了一大本。对于夏华而言,这是没办法的事,他想要把自己治下领地里的城市进行焕然一新的建设,只能由他本王把后世城市的现代化规划方案详细地说清楚,必须面面俱到、巨细无遗。说起来,此时的城市建设要比后世要简约很多,比如,没有电力系统,没有燃气系统,没有网络通信系统,没有地铁系统,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没有飞机…等等,从而给夏华省了很多事,也省了大笔银子。

  结束这场主题是“城市新建设”的会议时,夏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声音沙哑,他晕头转向地走出政委会(政务委员会)总部,看到两个人正在外面等着他。

  “李大将军?小六?”夏华奇怪地看着等着他的李素贞和赵空军,“你们俩怎么过来了?你们俩不都在上海么?还有…你们两个好像互相不认识吧?怎么凑在一起了?”

  “姐夫…”赵空军嗫嚅着嘴唇,神色惭愧而痛苦,似乎无颜面对夏华。

  “搞什么?”夏华一头雾水。

  “有件事…必须向您汇报一下。”李素贞也面露难色,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什么事啊?”夏华愈发纳闷。

  “这里不方便说。”李素贞看了看四周,轻轻地叹口气。

  “行,你们俩上本王的马车吧,本王正要回府,我们路上说。”夏华点点头。

  五分钟后,夏华、李素贞、赵空军一起坐在了夏华马车的车厢里,前去明王府。“这里只有我们三个了,有什么话,尽管说吧。”夏华被李素贞和赵空军搞得有些无语。

  “姐夫,对…对不起…”赵空军身体蜷缩起来,同时把头埋在两膝间,不敢看夏华。

  夏华看了看赵空军,然后望向李素贞,摊开双手:“到底怎么回事?”

  李素贞再次叹口气,她左顾右盼,似乎也不愿意面对夏华。

  “有话就说!”夏华有点恼火了,“再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本王派你们俩去养猪!”

  李素贞转过头,眼神直直地看着夏华:“那…我说了?”

  “说!”夏华忍无可忍。

  李素贞点点头,一脸同情地看着夏华:“您…被戴绿帽子了。”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1116.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