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044节 称帝封王(2)

第044节 称帝封王(2)


  已经挂上“天王府”大匾的原广西巡抚官邸前的空地广场上,百姓士卒云集、刀枪如林,整个桂林城万人空巷,全城男女老少都赶到天王府附近争相观看即将举行的盛典,“轰轰轰”连续不断的巨响中,天王府前百炮(土炮)齐鸣,硝烟弥漫、声势恢宏,响彻云霄的“万岁!万岁!万岁”欢呼声中,一队队太平天国功勋在殿外排列着鱼贯而入,人人衣装鲜亮,个个身着崭新衣服,夏华自然也在其中,他今天跟别人一样穿了一套新衣服,那是天王府一大早派人送到他住处的,款式让他啼笑皆非,因为洪秀全、冯云山等人认为清朝是蛮夷妖孽所建伪朝,要将其全面推倒重来,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摒弃满式服饰,恢复正统的古礼服饰,结果搞得不伦不类,明朝不像明朝,周朝不像周朝,倒像戏台上戏子穿的戏服。尽管根本不想穿这套土得掉渣的所谓的“新朝新装”,但夏华肯定还是要穿上的,他的朝服正装是土黄色的,颜色本身就是身份的象征,根据洪秀全的规定,天国以“黄红”二色为贵,黄色最尊,红色次之,普通老百姓不允许穿戴有黄红色的衣服裤子帽子鞋子,就算结婚也只能多一个红盖头,新娘不许穿红衣服。红色是天国中基层官将和天军士卒穿的,黄色则是天国极少数高层穿的。


  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秦日纲、胡以晃等人无不满面喜色,个个激动不已,奋斗到现在,虽然天下还远远没有得到,但他们终于可以尝到他们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王爵滋味了。


  天王府的正堂大厅已经被改名“金龙殿”。文武百官齐聚殿堂中,位置严格地列队肃立,大殿内外立着佩剑卫兵八十八人,洪秀全头戴龙凤金冠,身穿金黄绣龙缎袍,端坐在龙椅上,面前御案上摆放着一方拳头大的用纯金打造的天王圣玺。以冯云山为首的所有文官都手持笏板,以杨秀清为首的所有武官都腰间佩剑(夏华也在其中,他腰间佩着圣灵宝剑),洪秀全左边站着蒙得恩,右边站着陈承瑢。众人就位后,金龙殿外响起了咚咚咚的鼓声,三通鼓毕,冯云山和杨秀清带领文武百官向洪秀全下跪(夏华自然跪得很不情不愿),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洪秀全满面春风,举手投足间俨然已是君临天下的派头。


  “谢万岁!”众人齐齐起立。——这幕画面让夏华顿时感受到了浓浓的山寨味。说到底,洪秀全等人肯定没机会去北京紫禁城内观看满清皇帝如何召集群臣的,朝会礼仪流程是什么样子,他们完全就是按书本上写的、戏台上演的场景有模有样地进行今天的这场“开国典礼”。


  众人起立后,洪秀全示意了一下陈承瑢,陈承瑢神清气爽地走上前,打开让夏华怎么看都觉得是山寨版的圣旨,中气十足地高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天王,诏曰:


  封杨秀清为东王、圣神风劝慰师、中军主将(大将军),管治东方诸国,总揽天国军务;


  封萧朝贵为西王、圣神雨助泽师、前军主将(前将军),管治西方诸国;


  封冯云山为南王、圣神云佐主师、天国丞相,管治南方诸国,总揽天国政务;


  封韦昌辉为北王、圣神雷斗战师、右军主将(右将军),管治北方诸国;


  封石达开为秦王、圣神電羽翼师、左军主将(左将军);


  封秦日纲为汉王、圣神霜赤心师,总管天王禁卫;


  封胡以晃为唐王、圣神雾抚化师、后军主将(后将军);


  封夏华为明王、圣神雪佑主师,与东王共掌天国军务;


  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群臣称天王为‘主’或‘万岁’,不得称‘上’或‘圣’,以免冒犯皇上帝圣主之名;天王为万岁,赐封东王为九千岁,西王为八千岁,南王为七千岁,北王为六千岁,秦王为五千岁,汉王为四千岁,唐王为三千岁,明王为两千岁。又诏:天王后宫皆称‘娘娘’,诸王后宫皆称‘王娘’,众娘娘与众王娘俱为千岁。钦此!”


  “谢万岁!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欣喜若狂的杨秀清等人立刻再度跪下山呼万岁。


  东、西、南、北、秦、汉、唐、明八王为“天国首义八王”,极尽殊荣。在原先历史上,太平天国首义封王者只有五人,除天王洪秀全本人,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萧朝贵、翼王石达开,没有秦日纲和胡以晃,更加没有夏华这个半路上从天上掉下来的“圣灵使徒”,没有秦日纲和胡以晃的原因是此二人当时的资历和战功都不够封王,如今,由于夏华大大地推延了洪秀全的封王典礼,秦日纲和胡以晃参加的战事比原先历史上多得多,自然有了封王的资格。关于王号问题,夏华跟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等人商量了半天,既然要有八个王、八个王号,除了东西南北,想了半天后,夏华提议采用历史上汉人建立的四个最强大的帝国国号作为另外四王的王号,即秦、汉、唐、明,该提议得到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的赞同。由于夏华是“兄弟十人”里最小的,轮到他时自然就是“明王”。当上明王后的夏华暗暗叫苦不迭:我勒个去!封老子“明王”?清政府还不把老子视为头号眼中钉肉中刺?在清政府看来,“明王”不就是赤裸裸的反清复明么?还不把老子列为重点剿灭对象?——至于洪秀全圣旨里封东西南北四王“管治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诸国”的用语,在夏华看来简直就是笑话,太平天国现在才多少领土?巴掌大的几个城池而已,哪来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诸国?莫非洪秀全以为自己是地球的天王,把亚洲、欧洲、非洲、澳洲、美洲、南极洲分封给杨秀清等人?夏华此时还不太清楚,洪秀全心中的“天国”不是中央集权国家,而是类似于古代周朝或后世英联邦那样的分封制体系,天下都是天子的,天子是“天下共主”,但王公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封地,建立自己的国家,甚至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行政机构(比如杨秀清,他的东王府后来就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有听命于他的众多文官、武将、幕僚,从而取代天王府成为太平天国实质上的最高军政机构。至于封地,太平天国存在的十多年间一直领土狭小,自然没有土地真正地分封给诸王。另外,太平天国的王爵是世袭制的,天王、诸王的儿子也是王,只是加一个“幼”字,比如,洪天贵福就是“幼天王”,冯云山的长子就是“幼南王”,夏华如果有儿子,就是“幼明王”)。洪秀全赐封首义八王的什么“圣神风劝慰师”、“圣神雨助泽师”等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头衔,则是他以拜上帝会教主身份赐封八王的宗教头衔,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充满浓浓的后世网游玄幻风格。洪秀全小名洪火秀,家谱正名洪仁坤,做了丁酉异梦后改名洪秀全,但此时,当了天王后的他给自己又特地取了一个“霸气侧漏”的新名字:洪日。“洪日”,洪秀全寓意自己就是太阳,正因为如此,他把他的老婆们统一地称呼为“月亮”,给八王赐封的“风雨云雷電霜雾雪”都是种种自然气象,意思是:他是太阳,他的老婆们是月亮(虽然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他的老婆则远远不止一个),他的兄弟们都是自然气象,共同组成一个“天人家庭”,天下苍生享受到的日晒月照、刮风下雨聚云打雷闪電降霜起雾飞雪…都是他、他的老婆们、他的兄弟们赐予的,从而进一步地神化他这个“上帝次子”、拜上帝会这个宗教、太平天国这个国家的神权。


  正式封王前,洪秀全亲自草拟了一份封王名单,夏华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自己也在其中,在原先历史上,太平天国初期被封王的就五个人(东西南北翼):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就连秦日纲和胡以晃都没资格封王(秦日纲在太平天国北伐时被封为燕王,胡以晃在太平天国西征时被封为豫王),自然而然,夏华从没认为自己会被封王,起码目前。当洪秀全把封王名单给夏华看时,夏华看了后大吃一惊:“二哥!愚弟才疏学浅、功劳微薄,何德何能封王?”——夏华确实大吃一惊,他知道,当上了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之一,自己铁定成为清政府眼里的“十恶不赦、罪该凌迟的首逆”,他不想那么高调,他只想低调做人。


  只可惜,夏华现在想低调都没办法了。洪秀全主意已定:“华胞!在二哥面前,你休要说这些客套话!你是天兄十三使徒之一,本就并非凡人,二哥就算不看你的功劳,也要看在天兄的面子上万万不能亏待你的!更何况,你立下的功劳哪里是微薄?你是二哥的左膀右臂,可谓厥功甚伟、功勋显赫,二哥文的方面离不开你和云山,武的方面离不开你和秀清,文武都离不开你啊!若没有你,天国岂能事事严整、井井有条?天军又岂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尽管夏华再三推却,无奈洪秀全已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另外,托夏华封王的“福”,秦日纲和胡以晃也被封王了。原因很简单:夏华是“十兄弟”里最小的,他被封王了,作为八哥的秦日纲和九哥的胡以晃如果不被封王,岂不是太难看了?另外,由于夏华改变了历史,使得太平军在眼下取得的胜利、战果、战绩都远远地超出原先历史上同期,秦日纲和胡以晃也立下了大大超过原先历史上同期的功劳,基本上拥有了被封王的资格,封王自然水到渠成。


  勉强接受封王后,夏华忍不住劝洪秀全对凌十八、罗大纲、苏三娘等拜上帝会外的有功之臣同样进行封爵,不要只封赏“自家人”,对“外人”也要慷慨大方一点。对此,洪秀全显得不情不愿不乐意。夏华劝解道:“二哥,凌十八、罗大纲、苏三娘等人虽然不是我们的老兄弟,但他们对二哥您和天国大业都是忠心耿耿的,这是经过事实的考验和证明的,如果不对他们也进行封爵,一来难以服众,让人心寒,二来显得二哥您有点儿不够大气。二哥啊,您是要拿下整个天下的,天下何其之大,只靠我们这帮老兄弟明显是不够的,半路上会源源不断地有新兄弟加入,只要他们跟我们一样对二哥您和天国大业都是忠心耿耿并且立下功劳的,二哥您肯定要对他们进行封赏,对他们一视同仁,只有这样子,二哥您麾下的忠义之士才会越来越多,天国大业才能更早完成。正所谓‘楚才晋用’嘛,二哥您对半路新兄弟慷慨大方,自然能让他们更加赤胆忠心,也能吸引更多新兄弟来到您的麾下。”夏华这番话说得十分推心置腹,因为他确实十分同情罗大纲等人,罗大纲是一个典型,他是太平天国早期的先锋大将,为洪秀全立下汗马功劳,最后更是壮烈战死以报太平天国,但就因为他半路加入,一直得不到洪秀全等人的信任和器重。夏华对罗大纲印象很不错,觉得有必要为他仗义执言。


  冯云山也很赞同夏华的说法,洪秀全最后同意了。事后,罗大纲等人都对夏华感激不已。赐封了“首义八王”后,洪秀全又赐封了“首义八侯”,分别是:


  黄文金为“平胡侯”,凌十八为“定胡侯”,罗大纲为“扫胡侯”,苏三娘为“荡胡侯”,


  陈承瑢为“匡天侯”,卢贤拔为“卫天侯”,林凤祥为“扶天侯”,李开芳为“护天侯”。


  另外,洪秀全根据夏华的提议,追封已经阵亡的苏十九、陈宗胜、刘绍廷以及当初死在牢里的卢六、王维正分别为“镇国侯”、“襄国侯”、“兴国侯”、“安国侯”、“宁国侯”。


  太平天国的首批王侯因此而被称为“八王八侯”或“八王十三侯”。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0982.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