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青春恋曲之悲情如歌 > 第16章 落花缤纷 3

第16章 落花缤纷 3


  这天,光叔喜气洋洋地跑进屋,对正在煮饭的阿花说,还煮什么饭,我那侄子——大学生舒波,回来了。走,到他家吃饭去,让他认认你。阿花六神无主地跟着去了。

  饭桌上,舒波见到了阿花。见面的那刹,舒波的脑子嗡了一下,心想,阿花婶怎会是这样年轻的姑娘?很快,他便回过神来。面对年龄比自己还小的婶子,他难以启齿,小声地称呼道:“阿花……婶”。他注意到,阿花的脸已蒙上了一层与她年龄不符的沧桑,那含泪般的眼睛,似乎印证着她的苦楚。青春年少的女孩,嫁给了即将走向暮年的光叔。舒波的心懊恼不已。阿花单纯而勤劳,顺从地活着。难道她还沿袭着封建的“三从四德”?舒波不解地想。他的内心渐渐涌起对阿花的同情。对于光叔的懒惰,舒波是深有体会的。生活中,他有意无意地帮助阿花干活,阿花渐渐觉得,舒波是个善解人意的人。温馨幸福的生活,是需要善心来营造的,但在美好的日子里,很多人都忽略了它。善良的心灵,对于生活在困苦中的人,往往会产生无比的力量。舒波真诚而善意的帮助,让阿花的内心充满了暖意。

  一天,光叔兴冲冲地跑进屋,让阿花多做点好吃的,他叫了舒波来家吃饭。阿花问为什么,光叔道,他叔侄俩已很久没单独聊天了。听到舒波要来家吃饭,阿花的心莫名地开朗起来。

  光叔买了几瓶啤酒回来,饭菜也做好了。不久,舒波到了。饭桌上,光叔不停地给舒波敬酒,还大声赞扬舒波有出息。阿花在一傍劝光叔道,舒波是个读书人,不能喝太多酒的。光叔反驳说,喝不了酒怎能把书给读好?舒波看看阿花,无奈地笑了笑。光叔语重心长地说,你好好把书给读好,回来为咱村兴修水利,为民造福。舒波解释道,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光叔疑惑着问,那你出来能干啥?舒波答道,比如记者。光叔将脸往下一拉,酒杯用力一放,怒吼道,什么狗屁记者,只懂得拍当官的马屁,高呼口号,他们什么时候来拍过咱插秧啊?舒波自知难以让光叔明白,便闭口不说了。

  夜幕降临,寒气袭人。阿花催舒波快点回家,免得着凉,舒波便带着几分醉意回去了。暮色中,阿花倚着门,看着舒波远去,愣愣地想道,从来没见过这样好看的脸。

  空闲之余,舒波喜欢到村后的半山腰看书,有时遇到阿花砍柴,便闲聊一阵,阿花觉得舒波的大学生活很新鲜。与舒波闲聊,对阿花而言,是一种愉悦。生活的寂寞和劳累被渐渐冲淡了。

  晨光普照万物,叶子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四周弥漫着清新的空气。晨风拂过,枝叶颤颤地舞动着。寂静,安详。

  阿花用草编了一只蚱蜢送给舒波,舒波隐隐觉得有些尴尬,他正酝酿着如何缓解这样的气氛。阿花却望着远方,若有所思地问,你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舒波的心颤抖了一下,心想,她从来没读过书,怎会知道……?接着,阿花便解释道,小时侯,村里的一个大姐姐给她们讲过这个故事,但因为要干活,没有细听。问舒波能否给她讲讲,舒波便有声有色地讲起来。讲完后,舒波发觉阿花愣愣地看着他,感到有些不自然,便说想走了。起身的那刹,一张照片不经意地从书里掉下来,阿花好奇,随手拿来细细地看了,是一个青春美丽的女孩子。舒波脸微微一红,说道,阿花婶,我们是同一个专业的。阿花的心沉了一下,脑子晃了一下,恍惚间觉得,照片上的女孩很幸福。早晨的空气有点清凉,阿花的心也如这空气般,凉飕飕的。

  舒波不久就得回学校了,阿花每天到菜地里摘很多嫩绿的蔬菜送到贤叔家,说是让舒波多吃点。舒波回校的那天,阿花将他送到村口。舒波用坚定的目光看着阿花,嘱咐道,婶,你要照顾好自己。阿花一直目送他远去的背影,久久地站立着。

  阿花又显得落寞了。水稻成熟,别的人家都成群地一起收割,而光叔的稻田里,只有阿花单薄的身影。或在烈日下,或在夕阳下。落叶飘零,秋蝉鸣唱,又是一曲催人心悲的哀歌。

  也许冥冥中,上天早已安排好了每个人的生命之旅,或幸福,或痛苦。

  光叔因脑溢血而死。阿花成了寡妇,女儿才两岁。举行葬礼的那天,舒波也回来了,此时的阿花在她的眼中,已枯萎,木然,呆滞。舒波劝他要坚强地活下去。她只是细细地抽泣。

  正当乡亲们议论着,阿花会怎样活下去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阿花走了,不知去哪了。

  听到阿花走了的消息,舒波很惆怅,无意间发现窗台上有一只用草新编的蚱蜢。他的心渐渐明朗,一口气跑到山上,遥望远方。微笑着默默地祈祷。

  天高云淡,鸟飞虫鸣。一段故事已经结束,也许另一段故事即将到来。

  想象人生

  一个23岁的女孩子,除了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之外,与别人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平常的父母,平常的相貌,上的也是平常的大学。

  大学的宽松环境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想象,她的脑海中常会出现童话中的情景:穿着白衣裙的美丽姑娘、蔚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当然,还有巫婆和魔鬼……他们之间有着许多离奇的故事,她常常动手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并且乐此不疲。

  在大学里,她爱上了一个男孩,他的举止和言谈真的和童话里一样,他是她想象中的“白马王子”,她很爱他。但是,他却受不了她的脑海中那荒唐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她会在约会的时候,突然给他讲述一个刚刚想到的童话,他烦透了这样的远离人间烟火的故事。他对她说:“你已经23岁了,但你看来永远都长不大。”他弃她而去。

  失恋的打击并没有停止她的梦想和写作。25岁那年,她带着一些淡淡的忧伤和改变生活环境的想法,来到了她向往的具有浪漫色彩的葡萄牙。在那里,她很快找到了一份英语教师的工作,业余时间继续写她的童话。

  一位青年记者很快走进了她的生活,青年记者幽默、风趣而且才华横溢。她爱上了他,并且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她的奇思异想还是让他苦不堪言,他开始和其他姑娘来往。不久,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他留给她一个女儿。

  她经受了生命中最沉重的一击。祸不单行的是离婚不久,她又被学校解聘了,无法在葡萄牙立足的她只得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靠领取社会救济金和亲友的资助生活。

  但她还是没有停止她的写作,现在她的要求很低,只是把这些童话故事讲给女儿听。

  有一次,她在英格兰乘地铁,她坐在冰冷的椅子上等晚点的地铁到来,一个人物造型突然涌上心头。回到家,她铺开稿纸,多年的生活阅历让她的灵感和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她的长篇童话《哈利·波特》问世了,并不看好这本书的出版商出版了这本书,没想到,一上市就畅销全国,达到了数百万之巨,所有人都为此感到吃惊。

  她叫乔安娜·凯瑟琳·罗琳,她被评为“英国在职妇女收入榜”之首,被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列入“100名全球最有权力名人”,名列第25位。

  每个人都会有想象,但想象最终总被岁月无情的夺去,只留下苍白而又简单的色彩。在这个世俗而又讲求直接的物质社会中,人们总是认为想象与成功之间的距离遥不可及。

  其实并不是如此,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其实就是能否把自己的想象坚持到底。

  爱情未毕业

  在爱上她以前,他因为斐然的文采和出色的外语主持天分,算得上学院里一个风云级的人物。不知有多少女孩子偷偷地暗恋他,将情书放在教室的窗台上。也有大胆的女孩,在路上拦截他,红着脸问他能否一起去看场电影。但他当时情窦未开,没有喜欢的女孩,所以对于这样热烈的追求,他几乎毫无感觉,只一心专注于学业。但这样的淡然,反而惹来更多女孩子的爱恋。女孩子们皆说,他越是坚持自我,高傲行走,他在她们心里的影像便越是印记深刻,且特立独行。

  而她,便这样在他的视线里,从一群女孩子中脱颖而出。他记得见到她的时候,他正要上台报下一个要出场的节目。在后台的幕布旁,一不小心撞到了她。他急急地说抱歉,她却莞尔一笑,柔声道,没关系。他只是匆匆地一瞥,便再也无法将她清澈纯美的笑容从心底去除。

  这样深的印记,让他的那次主持因为走神而糟糕至极。他常常说着说着,便忘了台词,有时明明看着手中的提示,还是给念错了。一整场晚会,他的口误竟达十几次之多。等他走下台时,甚至有学生当面指责他,说他丢了学院的颜面。

  他当然不在乎。事实上,他在晚会一结束,便去找了她。他约她去看通宵的电影,并因此在第二天,被查夜的老师毫不留情地在曝光台上记下一笔。

  热恋中的他,与昔日桀骜不驯的自己,迥然不同。他的个性,渐趋温和,早晨习惯跑步的他,将路线改成了他与她宿舍之间几百米的短途。他总是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跑去食堂买来早点,而后在她宿舍楼下等她慢腾腾起床。他会为了她的一句话而一晚上不眠不休,辗转反侧。而在往常,他都是利用睡觉前的一个小时,写上一两千字的文章投给报社的。他还时常逃课,只为转遍大街小巷,为她去买她无意中提及的一款衣服。常常当她发来短信说喜欢他的礼物的时候,他正在教室里,因为没有回答出一个问题,而被看好他的老师批得一无是处。

  他与她恋爱的第一年,他的一门外语考试没有及格,她交了补课费,又突击了十几天,才勉强补考通过。他们相爱的第二年暑假,他带她四处游山玩水,花光了身上的钱,途中冒险逃票坐上火车,但还是没有逃得过乘警的火眼金睛,当她面在火车上把他训斥了好一阵。他们相爱的第三年春天,昔日真诚劝说他坚持写作的编辑,渐渐与他失去联系,最后连他自己都几乎想不起,最初曾因为文笔而被许多的女孩子们仰慕过。

  大学即将毕业的那一年,他一心想着可以带她去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而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再结婚生子,给爱情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但糟糕的事却接踵而至。先是他被告知因为有三门功课没有及格,他将无法拿到学位证书。然后便是他父母联系好的那家单位,因为某种利益上的原因,找了理由又将他拒掉。而女孩子的父母,则下了指示,如果他不留在大城市,他们的爱情免谈。

  就在这时,他们开始了无休无止的争吵。这样的争吵,每一次,都以他的妥协结束。他以为自己对她的迁就,会让她在毕业前的动荡时光里,一如既往地珍惜这一份爱情。可是,他却发现,这样一次次屈服的结果,是他离她的距离,愈来愈远。直至最后,她对他说,我们还是分手吧。

  他起初几乎是愤怒,想到自己最美好的四年,为了这份爱情,耽搁了学业,荒废了文字,疏远了主持,又弄丢了学位,连向来骄傲的个性,都荡然无存,而这样的付出,却没有换来一张爱情的毕业证书。

  后来有一天,他遇到昔日一个曾经当街约他去看电影的女孩,他当即叫出了女孩的名字,而女孩却是看了他足足有十分钟,才小心翼翼地说,很抱歉,你与四年前我所认识的你相比,变化太大。他追问变在何处,女孩微红着脸,犹豫了许久才说,那时你独特的个性,不知吸引了多少女孩呢,可是现在,你走在人群之中,我却很难一眼就认出你,你的鹤立鸡群的光芒,不知为何会消失得如此彻底。难道你不知道,那时你女朋友是费尽了心机,才制造了一次让你注意到她的机会……

  他终于明白,他是最先丢掉了自己,继而丢掉了爱情。爱的必修课,原来还包括如何始终如一地保持自我的光芒。

  有一种思念不叫爱情

  有一个女孩失恋了,她伤的很深很深,觉得整个世界都抛弃了她,甚至想到了死。她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谈恋爱了。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个男孩,于是男孩开始不断的安慰她,鼓励她,每天编好玩的短信逗她开心,就这样,女孩渐渐从痛苦中恢复过来,又变得和往日般活泼可爱。

  忽然有一天,女孩没有收到他发来的短信,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和不安。她问自己,是不是喜欢上了这个男孩。她想起了自己的誓言,开始努力强迫自己不去想他,但男孩的影子总是若隐若现的在脑海里飘来飘去。她觉得这种思念怪怪的,和原来恋爱时的感觉不一样:当她恋爱时,那种思念就象火一样炽烈,不断的燃烧着,吞噬着自己的一切,占据了自己全部的灵魂,除了思念在也不能做任何事了;而现在呢,她说不清,她从未感到还有这样一种思念是淡淡的,有点虚无但又无处不在,不需要付出什么却总能感到一种温情,就象在房间的角落里摆上了一束百合,淡淡的幽香弥散了整个房间,却又不会让你刻意的去想,让你感到不自在。

  女孩决心要弄明白。一天,男孩给她打电话问她最近过的开心么。聊着聊着,她突然问这个男孩为什么没有女朋友,要不要帮他介绍一个。她问的时候心跳的很快,但又装出一副开玩笑的口气。男孩说好啊好啊。她不知道那来的勇气,突然说那就考虑一下我吧。电话那端沉默了好久,女孩觉得自己太冲动了,预感到自己好象要毁掉什么似的。男孩终于开口了,说我们还是象这样做朋友的好。她不甘的又问为什么呢?你不喜欢我什么地方。又是好久的沉默,然后,男孩用一种缓慢的口气,好象要让每个字都沉进女孩的心里似的,说

  “我担心,如果以后你再失恋了,会没有人再来安慰你了。”

  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了,女孩终于明白了,有一种思念不是爱情。

  爱情空座位

  苇走了,永远地走了,走进了另一个女人的怀抱。茼哭得昏天黑地。

  茼已经习惯身边有苇。他俩是在大学校园里第一次牵手。那时至分手前,茼就习惯了身边有苇。

  大学毕业后,他俩选择了同一个城市、同一家公司,做相同的工作,为的就是相伴。

  相伴了六年,苇走了,留下的只有一封告别信。告别的理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苇坚决地离开了茼,去了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城市,那个城市有新爱情滋润他。

  茼去了一家新公司任职。与苇分手三个月后,茼不再痛苦,为一个不再爱自己的男人痛苦,不值。痛苦没有了,孤独却走来,她总觉得生活里缺东西,缺少让自己安定下来的东西。

  想了一个月,茼明白了,缺陪伴。聪慧靓丽的茼,从不乏追求者。她从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帆。

  茼又有伴了,她像和苇相处时一样,整天和帆在一起。只处了半年,帆离开了,无声无息地离开了。

  茼又害怕起孤独来,很快又有了拓。她仍是整天和拓在一起。只过半年,拓又离开了她。

  茼又有了峤,峤半年后也离开了她。

  茼终于有点醒悟,肯定是自己有问题。可问题出在哪儿?她不知道。但她要搞清楚。

  茼分别找到了帆、拓和峤。三任前男友都夸她的聪明、她的美貌、她的种种好。说起离开的理由,三个男人的理由竟出奇地一致:没有人愿意做另一个人。

  深夜,数着窗外的星星,躲在床上无法入眠的茼,想着与帆与拓与峤相处的经历,她一下子想明白了。她无意地把他们都当成了苇的替身。

  她和苇是初恋,又相恋六年,她的爱恋,已经不由自主地被定格成一种模式,他的恋人也被定格成一种模式,只要是谈起恋爱,就不自觉进入了那个模式,只要身边有恋人,就会按那个模式要求。


  (https://www.bqwowo.cc/bqw96053/4933123.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