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山环水绕俺种田 > 第一百零七章 曾大树传授厨艺

第一百零七章 曾大树传授厨艺


  章节名:

  过了将近半个时辰之后,小峰和小山推着平板车回来了,两人卸了三个桶下来,然后虎子和小峰各推着一辆装猪食的平板车带着媳妇和孩子回自家去了。151kan。com

  第二天,巧巧带着小峰和小山做午饭的时候,小峰问:“巧巧,你不是说要让我们跟爹去学做荤菜的吗?什么时候去啊?”

  “吃过晚饭再去吧,晚上客人少,爹不忙,正好可以教你们,你们晚上还可以和爹一起回来。”巧巧说道。

  “这样挺好,顺便也能把猪食运回来。”小峰赞同地说道。

  “巧巧,我们念了那么久的书,现在还是得做厨子,别人会不会笑话我们没用啊?”小峰苦恼地问道。

  “不要管别人怎么说,我们自己能赚钱就好,做厨子赚的钱多,还能带好多好吃的回来,别人羡慕还羡慕不来呢!二哥,四哥,等你们做厨子了,我们家就能吃上肉了!”巧巧赞许地说道。

  小峰和小山嘿嘿地轻笑起来。

  吃过午饭后,小峰走去镇上,又去运猪食了。现在正好刚过午饭时候,正好可以赶去拉一车剩饭剩菜回来,虎子下学后还可以再拉一车回来,剩下的两车就要等晚饭后了。

  午饭后,得空的小山开始去菜地里干活,小峰拉猪食回来之后,也去了菜地干活,虎子下学回来后,也是在菜地干活。现在家里头有了充足的干活的男劳动力,赵杏花和她的几个儿媳妇平常基本上是不用下田、下地的了,她们只需要待在家里干好家务活、带好孩子就行了,生活比以前轻省了许多。

  晚饭后,小峰和小山就推着平板车出门了。

  小峰出门前,对韩叶子交代道:“我晚上回来得晚,你就带着圆荷在西屋里睡吧,别回家了。”自从小山搬去后面的新屋后,西屋里就有一张床空置在那里。

  “好,你路上当心些。”韩叶子微笑着回答道。

  送走了小峰和小山,因为今天晚上家里没有什么可以忙的活了,所以虎子和韩招弟就带着三个孩子早早地回家去了。路上,韩招弟抱着睡着了的小席,虎子一手抱着小晓,一手牵着小虎,一边走路,一边教着小虎和小晓念三字经。沉稳的男声后面跟着软糯的童音,听在韩招弟的耳朵里,如同天籁。

  小峰和小山来到山阳酒楼的厨房,悄悄对曾大树说道:“爹,我们想来学做荤菜。”

  曾大树让小峰和小山稍等一会儿,连忙去酒楼大堂找井掌柜说这事。

  “井掌柜,我家的两个孩子想跟我在厨房里学做菜,您看可行不?”

  井掌柜如今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老”掌柜了,但是由于他人生得意,所以他现在是老当益壮,脸上全是沉稳,眼里全是精明。井掌柜听后,对曾大树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这点小事,你尽管去吧。”

  “唉!谢谢井掌柜!”曾大树高兴地回厨房去了,开始认真地教导两个儿子做荤菜,小峰和小山也都学得很认真。向厨子和尹厨子时不时好奇地过来瞧上两眼,神情乐呵呵的,对曾大树羡慕地说道:“大树,你家小峰和小山本事不错,比我家孩子强多了!呵呵……”

  “哪里、哪里!你们过奖了,他们也就一般的孩子罢了!”曾大树谦虚地说道。老实人有时候最怕受到别人的高度夸奖了,夸得越好,他们听起来心里就越不踏实。

  “松鼠桂鱼——白斩鸡——东坡肉——酱排骨——溜猪肝——甲鱼汤——菠菜炒鸡蛋——”店小二站在厨房门口大声地唱喝道。

  厨房里的三个厨子赶紧忙活了起来,他们三人各有各的拿手好菜,配合了十余年的老搭档就算是忙起来了,也还是默契十足。比如面对这一桌菜,白斩鸡和东坡肉是事先稍有准备的,只需要再蒸一蒸就好了,曾大树做鱼和素菜拿手、向厨子做汤拿手、尹厨子做猪内脏拿手,于是他们会自觉地做出如此分配:曾大树做松鼠桂鱼和菠菜炒鸡蛋,向厨子做甲鱼汤、白斩鸡和东坡肉,尹厨子做酱排骨和溜猪肝。这样的安排完全是不需要做出商量的,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们会一边着手准备,一边喊出自己准备做的菜名来。

  曾大树喊道:“松鼠桂鱼、菠菜炒鸡蛋!”

  向厨子喊道:“甲鱼汤、白斩鸡、东坡肉!”

  尹厨子喊道:“酱排骨、溜猪肝!”

  然后,三人就开始分开忙活了。为了让客人满意,他们不只是要把菜的味道做得完美,而且,他们还要有完美的速度。在酒楼里做厨子,不能讲究慢工出细活,而是要坚持又快又好!

  小峰和小山两人听店小二报菜名的时候,不由得在心里感叹着:这桌客人点的菜肴真是丰盛极了!

  等到曾大树开始用刀背“唰唰唰”地剔鱼鳞的时候,那速度和手法把小峰和小山看得是目瞪口呆的,小峰和小山二人不由得惊叹道:爹的刀工真是太快、太厉害了!我得好好地学才行!

  曾大树一心两用,他一边做菜,一边给两个儿子讲解着做这道菜的基本要领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小峰和小山两人一边看,一边听,方便的时候,曾大树也会让他们两人亲自动手体验一下,小峰和小山两人一个晚上就学到了许多厨艺,二人的厨艺又长进了不少。

  很晚的时候,酒楼准备打烊了,酒楼里的伙计们也都收拾着准备回家去了。小峰和小山一人推着一辆平板车,曾大树父子三人走上了回家的路。

  今天,曾大树心情特别好,先是教两个儿子做了一晚上的菜,见两个儿子孺子可教,心里便十分欣慰,这会子又有儿子们陪着一起回家,不再是像以往那样独自孤单一人了,心里不由得多出了许多温暖。

  路上,曾大树父子三人也没有闲着,曾大树给小峰和小山讲了一路的做菜要领和心得,讲的全是他日积月累的经验,内容实在、详细,一点也不浮夸或偏题,让小峰和小山获益匪浅。

  “爹,是在酒楼里做厨子好,还是在村子里做厨子好?”小山眼睛亮亮地问道。

  “各有各的好!在酒楼里做厨子赚的钱多,还能拿剩饭剩菜回家养猪、养鸡,猪和鸡又能卖钱,还有鱼头吃,但是干活累,每天又都不得空,晚上很晚才能回家,家里的农活也没有时间做;在村子里做厨子赚的钱会少很多,但是空闲的时间多,农忙的时候也不会耽误干活,每次还能往家里带菜,呵呵……”曾大树笑呵呵地说道,然后又补充道:“你们好好学,学好了,把菜做好吃了,别人才会请你们去做厨子。另外,去别人家做菜,要有礼貌,要规规矩矩的,这样做厨子才会吃得香,别人才会请你去。”

  “爹,我们会好好学的。”小山信心十足地保证道。

  “嗯。”小峰也点头表示同意。

  “爹,那个甲鱼汤该怎么做?”小峰充满求知欲地问道。

  ……

  三个人全部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在做菜的要领中,不知不觉地,很快就回到了乌山村。三人先到了小峰的家,把两辆平板车都停放在小峰家的院子里,因为虎子家和小峰家相隔很近,两家院子旁又都种了很多菜,这两辆平板车就是为了明天早上装菜用的。因为夜已经深了,大家就没有再去敲虎子家的门。又因为事先对虎子交代过取平板车的事情,所以明天早上虎子他自己会来小峰这里拿车的。车上的猪食也全部留了下来,虎子家的猪和小峰家的猪各自分得五大桶,作为明天早上和中午的补给。

  第二天早上,曾大树家一行五人、四辆平板车,浩浩汤汤地赶往青山镇。

  到了镇上,小山和赵杏花推着装凉拌菜的平板车先赶去了菜市场,曾大树、虎子和小峰直接推着三大车新鲜蔬菜去往山阳酒楼。小峰把菜送到酒楼的后院之后,就赶去菜市场了。虎子帮曾大树给菜过称、记账,忙完这些之后,他才往学堂里去。因为曾大树一行人从家里出发的时间早,所以,虎子在忙完这些事情之后,去学堂也不会迟到。

  菜市场里是一如既往地热闹非常,赵杏花的凉拌菜菜摊前也是热闹非常。

  “婶子!小峰哥!小山哥!早啊!”挎着菜篮子的汪静远隔着人群热情地冲赵杏花、小峰和小山招着手打招呼。

  赵杏花冲着汪静远呵呵地笑着,小山和小峰笑着喊道:“汪静远!早啊!”

  汪静远每天都挎着个菜篮子来菜市场里买菜,他一个清清秀秀的少年混在一群中老年妇女里面,显得格外的特别和明显。他每天都会同赵杏花他们打一声招呼,隔三岔五的也会来买一次凉拌菜。他和小峰、小山的关系十分要好,小山有时候还会同他开几句玩笑,毕竟他们已经做了有十余年的同窗好友了。赵杏花也很喜欢这个阳光、爱笑的小辈,而且汪静远每次都非常热情地朝她叫着“婶子”,让赵杏花感觉非常喜欢,大概大人们都喜欢懂礼貌的孩子吧,赵杏花也不例外。不得不说,生活里,大部分人都是俗人!俗而不赖!呵呵……151看书网www.151kan.com


  (https://www.bqwowo.cc/bqw76882/4051853.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