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医嫁 > 第227章各自的安排

第227章各自的安排


  建平十二年十月二十日,皇太后王氏驾崩,谥号成宗恭圣仁烈皇后。

  十月二十一日,皇帝驾崩,梓宫停灵在寿安殿,赐庙号孝宗。

  而后,嗣皇帝赵祎继位,年号天禧,明年就是天禧元年。

  赵祎,就是赵祯的四弟,纪王府的四太尉,年仅十二岁的孩子。

  按孝宗遗嘱,安肃位列宰相,辅佐新帝;杨宰相植党营私、贪污受贿,革令致仕,安肃取而代之;太原王氏子弟王玉廷,王太后的亲侄儿,提拔为吏部尚书,六部之首。

  安檐被封为禁军殿前司都点检,同时任侍卫司副都指挥使。

  朝廷的兵权分为中央和地方。中央军权就是禁军,而安檐一个人,独霸了禁军,等于掌控了天下一半的军马。

  这个遗嘱一出,满朝哗然。

  凌青菀也是听她大哥说起的。

  自从皇帝驾崩,她就没有再见过安檐,已经好几天了。

  她知道,安檐现在肯定忙得脚不沾地。

  这些消息,都是凌青城或者凌青桐出去打听,回来告诉她们的。

  “你姐姐活着,最大的心愿就是你好......”

  “朕会提拔安家,更会提拔安檐......”

  凌青菀听说安檐已经被破格提拔为禁军殿前司都点检,就想起了皇帝之前对她说过的话。

  皇帝说,卢珃最大的心愿,就是保护卢玉。而皇帝也要走了,他没有什么能为卢珃做的,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保护好卢珃的妹妹。

  同时,安肃是皇帝的恩师,也是皇帝仅剩的亲人,比他胞姐汝宁长公主还要亲。他提拔安家和安檐,一方面是为了卢玉,一方面也是安排他恩师的将来。

  “二哥太年轻了,只怕军中和朝臣都不服他!”凌青城也听说了,高兴之余,也为安檐担心。

  安檐年纪小,而且没有军功。别说军中将士,就是那些朝臣也没有一个人信服他。

  禁军迟早要哗变的!

  凌青菀笑了笑,准备说什么,凌青桐突然道:“不会的,二哥能服众!”

  凌青桐非常信任安檐,他对安檐有感激之情。

  众人听到一个孩子都这么自信,就不再说丧气话。

  孝宗遗嘱颁布之后,安氏父子一文一武,掌控朝堂,安家顿时权倾天下,贵不可言!

  这一切,比凌青桐所说的前世,提前了整整八年!

  而安檐,着实没有军功,而且年幼,显得难当大任,这叫安家和凌家都替他担心,怕他无法驯服将士们,带不好军。

  可从今年正月开始的混战,朝廷现在已经乱成了一团,哪怕安檐无法服众,也没有人能将他拉下马。

  孝宗皇帝断七之后,朝廷大赦天下。冯氏贵妃封为皇太后的诏书,也诏谕各处。

  “怎么是冯氏封为皇太后呢?”京里一时间又是议论纷纷,就连凌青菀的母亲也很好奇这件事。

  冯贵妃是含山长公主的小姑子,自幼进宫,在王太后跟前做了女官,并没有成为宫妃。

  直到卢珃去世,冯氏才突然成为宫妃,而是很快就擢升为贵妃,一品宫妃,位在众妃之上。

  这速度着实惊人。

  可是,皇帝那时候身体已经不行,根本没有宠幸过冯贵妃,跟她也无半点恩爱之情。

  冯贵妃到底还是含山长公主的小姑子,而含山长公主是王太后的长女,到底和王家有点关系。

  “王淑妃自缢身亡了。”就在冯氏封为太后的诏令颁布没过两天,宫里又传出来消息。

  那个和冯氏争太后的王淑妃,突然自缢了。

  王太后的亲侄女,新任吏部尚书王玉廷的幼妹,进宫才一年的王淑妃,还没有等到她的封号,就突然自缢身亡,叫人摸不着头脑。

  王淑妃的身份地位,封个太妃是足够的,根本没有到她的穷途末路,为什么要自尽呢?

  “需得查明王淑妃自缢的真相!”嗣皇帝登基之后,第一个诏令就是下令严查王淑妃自缢的真相。

  “王太后精神矍铄,吃斋念佛多年,突然去世,也是蹊跷。”京里一时间,莫名有这样的传闻。

  这暗示王太后的死,是有人作怪。

  这个传闻来得也突然,之前毫无风声,等嗣皇帝下令查王淑妃的死因时,这个传闻突然成燎原之势,在京里传开。

  “难道,王太后真是是被人害了?”连景氏也偷偷跟凌青菀说。

  凌青菀道:“很难说!自从怀庆长公主去世,太后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啊,我上次进宫诊脉,瞧见她神色萎靡,颇有暮气。”

  景氏有时候也挺八卦的,觉得凌青菀这个说法一点也不过瘾,低声问凌青菀:“你说,可是冯太后害了王太后?”

  凌青菀心里一顿。

  她觉得景氏猜对了。

  孝宗之所以留下遗嘱,封冯氏为太后,自然是冯氏有大功。

  而冯氏的大功,就是除去王太后。

  冯氏在王太后身边整整十年,从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熬到了花信年华。

  不管她心里是否有怨,至少她知道王太后的很多事,很多秘密,甚至知道王太后有哪些亲信,生活习惯等。

  冯氏下手去杀王太后,是这后宫唯一可能得手的人。

  这个优势,只有在太后身边服侍了十年的冯贵妃有,王淑妃都做不到!

  “怎么可能?”凌青菀却笑道,否定她母亲的猜测,“冯太后害了王太后,那王淑妃自尽做什么?”

  “兴许是王淑妃知道了秘密,所以冯太后再杀她?”景氏声音更低。

  凌青菀一直知道她母亲的思维缜密,而且分析能力过人。

  景氏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凌青菀一点也不惊讶。但是,她还否认,尽量让景氏打消这些猜测的念头。

  毕竟这些事,事不关己,说出去却会引火烧身。

  “冯太后已经尊荣至极,嗣皇帝年幼,没人敢废除她,她何必在这个时候冒险呢?哪怕王淑妃真的诬陷冯太后,也没人理会啊。”凌青菀笑道。

  景氏觉得这个说法很牵强。

  但是,她沉吟片刻,没有和凌青菀去争论。

  而凌青菀心里,则是比较同意景氏的看法:冯太后先杀王太后,得到了孝宗皇帝的承诺,孝宗皇帝弥留之际,果然将其封为太后。

  而后,冯太后为了防止将来有人议论王太后去世的蹊跷,嫁祸王淑妃,先堵住悠悠众口。

  怎么嫁祸?

  自然是死无对证更合适。

  “应该很快就有结果,说王淑妃杀了王太后。”凌青菀心想,她觉得新帝查王淑妃的死因,是有缘故的,目的就是将王太后的死嫁祸给王淑妃。

  果然,凌青菀很快就听说,嗣皇帝让人查王淑妃的死因,就查到了王淑妃在宫里行厌胜巫术,想要置冯太后于死地。

  王淑妃对冯氏封为太后耿耿于怀。

  这件事,还被人发现了。

  在宫里行巫术,乃是死罪,甚至祸连九族,王淑妃为了保住家族,只得自杀。

  “原来王淑妃在宫里行厌胜之术,那么王太后和先皇......”

  “也许就是了。”

  “恶毒的妇人。”

  消息传开之后,已经自缢了的王淑妃,成了议论的重点,冯太后反而更加安全了。

  先皇断七之后,朝中一切渐渐明朗起来。

  安檐也终于抽空,和他母亲小景氏一起到了凌家,商量他和凌青菀的婚事。

  “官员之族,禁宴乐婚嫁百日。”小景氏道,“还有几天就是菀儿和檐儿的婚期,咱们需得往后挪百日,正巧是二月初一。

  而二月初一,诸事不宜。我让钦天监合了两个孩子的八字,重新择日,选在三月初五。”

  “也是好日子!”景氏很满意,“你们看着办吧,我们无异议的。”

  小景氏点点头。

  凌青菀坐在一旁,小景氏就拉了她的手,笑道:“菀儿可等得着急了。”

  安檐立马道:“是我等得心急!”

  众人哄堂大笑。

  凌青菀也跟着笑了。

  今天的安檐,脱下了软甲,穿着玄色的风氅,青灰色的长袄,修长挺拔,身姿优雅,添了几分倜傥雍容。

  只是,他眼底有很浓郁的阴影,应该是好几天没有睡觉了,凌青菀又有点心疼。

  说了片刻的话,小景氏去看两个孩子,凌青菀和安檐就趁机离开,去后花园逛逛。

  已经是冬天了,哪怕走在日光里,也有寒气逼人。那骄阳慵懒疏离,淡淡的,照在身上没有半点暖意。

  凌青菀和安檐在后花园的凉亭里说话。

  凉亭旁边,一株腊梅傲然盛绽,将三两支疏影攀爬到凉亭的柱子上,红梅娇艳,幽香清冷。

  “恭喜安大人!”凌青菀笑着对安檐道。

  因为冷,她倩颐又白又红,艳胜梅蕊,煞是可爱。安檐想到,原本还有几天就可以与她成亲,不成想遭逢此乱,要往后推将四个多月,心里添了几分怨气。

  安檐问她:“拿什么恭喜我?”

  凌青菀眼睛眨了眨,清湛盈眸能倒映出人影,格外娇媚。

  安檐上前,捧起了她的脸,吻了她。

  她的唇柔软温热,贴着他的冰凉,让他心里的涟漪越扩越大。

  安檐一把将她抱起来,抱在臂弯里。

  她在修长婀娜,在他面前,总是显得格外娇小。他抱起她,感觉她轻若无骨,十分可人。

  “九娘!”他低低呢喃着她的名字,久久不肯松手。

  凌青菀攀着他的脖子,生怕掉下去,很是紧张。

  片刻之后,安檐才将她放下。

  他摸了摸她的面颊,低声道:“九娘,我有件事要告诉你,你定然高兴!”

  “什么?”凌青菀问。

  ***R1152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https://www.bqwowo.cc/bqw65156/3705920.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