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霸道辣妹扑上我 > 第10章 新生活

第10章 新生活


  陈浩又坐车到了处理旧车的市场。

  到那里一转,嗬,真像报纸配送站那工作人员说的那样,看着不错的自行车,折成人民币的价格无非也就四五十元钱,真如白拾的一样。

  他挑选了一辆架子大,链条长,稍笨重一些自行车。

  根据以往在国内的经验,这样的自行车虽然费力些,但速度快,骑着得劲舒服。

  这车前面没大横梁,上下方便,拐弯抹角轻巧便捷,停走随意。

  到了一个地方,一脚支地,另一脚紧跟着跷下车来,干净利索,一气呵成。

  价格又不贵,放在哪里别人都不会碰它,只要不被收废品的以为是废品,顺手捎走就行。

  陈浩兴高采烈地骑着自行车往学校赶。

  今天可是干了几件漂亮又振奋人心的事情:理想的住宿处找到了,打工也开了头,虽然还不知道干的结果如何。

  头三脚难踢,刚开始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难处,但只要坚持不懈,认真对待,肯定会有好的结果的。

  陈浩体格强健,干任何事都不怕吃苦,向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的最低目标就是在求学期间,把生活费、学费达到自给自足,不再向爸爸张口要钱。

  如果情况乐观的话,最好能攒下一些钱,帮着爸爸还些债务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不过他也不敢有太大的奢望。

  但希望是有的,没希望就没动力,有了希望,自身才像一个加满油的汽车一样,高速行驶起来。

  夕阳的余辉,满目辉煌,遍洒大地。

  陈浩哼着流行音乐,欢快地蹬着自行车。

  东京是个人性化很大的城市,历来注重民众的健康,环保。

  政府甚是鼓励人们出行多骑车,少开车,以缓解日渐加重的交通拥挤的困境。

  并特地设置了自行车专用车道,严禁任何机动车辆占用这些车道。

  陈浩在家的时候,就骑车如飞,车技高超,自行车在他手中,犹如杂技表演一样,随意自如。

  他能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拥挤人流中双手大撒把,快速穿行,而人车安然无恙。

  他能突然刹住高速行驶的自行车,单腿支地,自行车能围着他转个360度。

  他能让飞奔的自行车突然提起,跨过一米多高的障碍物……

  当然这些技术的练成是有代价的:除了车子坏了不少之外,那就是他身上腿上的伤疤多不计数。

  他想不到东京竟然有专用的自行车车道,骑自行车可以随心所欲,太过瘾了!

  哪像在国内,到哪都是车堵车,人堵人,搞得人出行走路都苦不堪言。

  很多次堵得太狠了,他一急之下,双手举起自行车,在拥挤的人流中硬挤了过去。

  在他的印象中,县城以上的城市,没有不堵车的。

  他知道唯一不堵车的地方,就是他山区的老家,那里不是不会堵车,而是车太少,开车有时没有步行抄近路赶到目的地快。

  他也知道老家的叔叔大爷们,个个踏山如履平地,敏捷的如狸猫一般,家里也根本就没有自行车。

  他长这么大,只佩服崇拜一个人,那就是他的爸爸成天。

  爸爸能在老家那么贫困闭塞的地方,跳出大山,考上大学,最后走向写作之路。

  由小县城一步步到了省城,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这一路走来,是需要何等大的毅力!

  陈浩则和他爸不一样:成天在外人看来不善言辞,古拙实在,甚至有些呆板,完全的书生性质的人;陈浩则头脑机敏,反应迅速,口齿伶俐。

  他最大的特点是义气、正直、豪爽,不拘小节。

  但陈浩也继承了成天的坚强不屈、不畏艰险的品质。

  他还有一个强于爸爸的最大优点,就是身体强壮,筋骨壮实,是个体育健将。

  他中学时的体育老师是个大成拳高手,他就诚心拜体育老师为武学师父,刻苦学习大成拳,如今练得已是虎虎生风,潇洒自如,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他的师父常以他为荣,在多种场合,都说自己后继有人,徒弟超过师父了。

  陈浩一边奋力蹬车疾行,一边为自己加油:东京,东京,你行我也行!

  到达学校后,他没去自己的宿舍,而先去找苏基诺。

  苏基诺一看见陈浩,喜出望外:

  “哥,这一整天你去哪了?快急死我了!我去你宿舍三四次,就是不见你回来,还以为你失踪了呢。”

  苏基诺见到他就抱怨不停。

  陈浩笑着说道:“多谢兄弟挂记,今天办了一些事情,回来的有些晚——你这里有水吗?先给我来一杯。”

  陈浩一说话,才觉到口干舌燥。

  “我今天正好买了一些瓶装水。”

  苏基诺转身从自己的立柜里,拿出一瓶来,折身递给陈浩。

  陈浩拧开盖子,“咕咕”地一气把一瓶水喝干,舒了一口气:

  “爽!好喝!”

  “哥,你到哪去了?渴成这样!”苏基诺好奇地问道。

  “我到外面找了个地方住。”

  陈浩凑近苏基诺的耳根,压低声音道。

  “什么?你——”

  还没等苏基诺惊讶的后半句说出来,陈浩单手食指竖在嘴边“嘘”了一声,苏基诺硬是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

  “咱俩是兄弟,哥不能瞒你事情,但不要让别人知道这件事情。”陈浩低声叮嘱苏基诺道。

  “是,哥,我知道了。”苏基诺小声应道。

  他们正说着话,这时拉格尔、马克还有一个身高体壮的小伙进了房间。

  “你好!陈浩。”

  拉格尔和马克见到陈浩高兴地和他打招呼。

  “你们好!”

  陈浩也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并询问那个同来的高个子青年的名姓。

  “别基列科夫,俄国人。”那高个青年自我介绍道。

  “陈浩,中国人。”陈浩忙伸出手言道。

  “我们都叫他别克,这样名字好记。”拉格尔在一旁笑着说道。

  “别克?嗯,这样是好记多了。”陈浩点点头,笑道。

  “哥,咱们去吃饭吧!”苏基诺催促陈浩道。

  “你还没吃呀?”陈浩问他道。

  拉格尔说道:“刚才下去吃饭时,我们本想一起和苏基诺一起去的,但他非要等你回来吃。我们就先去吃了。”

  陈浩笑道:“我弟弟当然挂记我这个哥哥啦,各位如吃过,我们就不奉陪你们,去吃饭了。”

  二人出了房间,下楼来,向食堂奔去。

  今天陈浩奔波了一天,上午随便啃了两块面包,现在确实是饿了;苏基诺中午饭吃的也早,现在也是很饿。两人要了些东西,就狼吞虎咽起来。

  吃过饭后,陈浩正想去结账,被苏基诺止住了:“哥,你歇着,我去结账。”

  “该我结回账了,这几次都是你结的账!”陈浩反驳道。

  “不成!我爸走时曾低声叮嘱过我,只要我俩一起吃饭,必须是我结账。哥,你就不要争了。”

  苏基诺说着就走向柜台把账给结了。

  二人走出食堂,陈浩对苏基诺说道:“让我老是白吃你的,哥心里过意不去。”

  “哥,你咋这样?吃饭能花什么钱!”苏基诺打断陈浩话。

  “不是钱不钱的事,毕竟你家的钱也不是白拾的,都是伯父伯母辛辛苦苦赚来的。”

  苏基诺笑了:“哥,说句大话,咱俩就是吃再好的饭,我家的钱也够我们吃上几万年的。

  “我虽不清楚家里到底有多少资产,但保守数字也在五十亿美元以上,若是算上我们家族的钱,那更是个天文数字——别多想了,一切都按我爸的指示办!”

  陈浩听后暗暗吃惊,光知道苏基诺家境富裕,想不到竟是如此的豪富。随便拿出几捆,就能把人砸死!

  “伯父伯母让我照顾你,我没有做到,你却照顾了我。”陈浩摇头自嘲道。

  “爸爸让我听你的,就是在一些为人处事、礼尚往来上要听你指点,但并不代表我在钱财上就不能帮助于你。以后咱们不说钱财,只论兄弟之情。”苏基诺言道。

  “家里资财再多,也应节俭,我们中国有‘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帛,恒念物力维艰’的说法,艰苦朴素仍是我辈应发扬的优良传统。”陈浩说道。

  “节俭当然要节俭,但吃饭也是必须的!咱俩又没胡花乱花,更没变着花样吃饭,只是吃一些填饱肚子的饭菜而已,已是够节俭的了。哥,咱俩总不能只喝凉水,啃面包吧!”

  苏基诺振振有词的说道。

  “嗯,是这样。不说这些了,以后咱俩在一起吃饭,你就是付款机,行了吧。”陈浩幽默地言道。

  “这才叫兄弟,互帮互助,才不枉我们相识一场。”

  苏基诺高兴地说道。

  到了2号公寓楼前,陈远对苏基诺言道:“你上去吧,今天我就要到外面去睡。”

  “哥,明天我能到你租住的地方去看看吗?”苏基诺问道。

  “不是不可以,不过租给我房子的房东,是东京大学退休的两个教授。他们的爱好、喜恶我还没有琢磨透,先别贸然打搅他们了,搞不好会惹他们不愉快。

  “等我和他们搞好关系,问过他们,你再去那里吧。再说去不去那里也没什么,我每天还要回来上课,中午也在学校,咱兄弟见面的次数多了去了。”

  陈浩怕浅田夫妇怪他还没住一天,就领外人去他们家,从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影响他在两位老人心中的看法,所以没敢答应苏基诺的请求。

  “我听你的,哥,那我先上去了。”

  苏基诺说罢,就向自己的公寓楼走去。

  陈浩也转身去了自己的宿舍,把自己的行李箱拖了出来。

  临走前,他简单给同房间的三位同学做了一些交代,说自己要到外面去住,这里只留着上午睡午觉用。

  下了楼,走到存放自行车的车棚处,推出自行车,把行李箱放在后座上,就一手摸着行李箱,一手掌握方向,离开了学校。

  到了浅田夫妇家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

  头门没锁,陈浩推门进去,把车子支住,又重新把门关好。

  浅田义夫闻得头门响动,知是陈浩来了,就从堂屋里走了出来。

  “孩子,吃饭了吗?”浅田义夫问道。

  “爷爷,我在学校吃过了,您和奶奶吃饭了吗?”陈浩恭敬地问道。

  “我们也是刚吃过,老伴正在刷碗呢。”浅田义夫答道。

  并关心地询问陈浩今天的情况。

  “还不错,找了一份送报纸的工作,明天就能上班了。为了来回方便,我顺便在旧车辆市场买了一辆自行车。”陈浩兴奋地答道。

  “很好,孩子。其实在东京这个地方,虽然公交、地铁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但自行车的用处也是挺大的,使你做事更方便快捷。”浅田义夫点头说道。

  陈浩把车子靠在门边,又把行李箱提到门前,接道:

  “是的,有自行车确实方便,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像从这里到大街上的公交站台,从学校门口到停车棚,都不用步行,效率明显要加快很多!”

  “你这个车子还可以吧?”浅田义夫问道。

  “可以,很棒!比我在家时骑的自行车强多了。速度又快,公交车也跟不是我。”陈浩自豪地说道。

  “是吗?年轻人就是有活力!”浅田义夫由衷地赞道。

  “爷爷,不是我吹牛,我骑车的速度,比一般人要快一倍。别人一小时骑五十里,我至少能骑一百里。

  “我骑车最远的就是从我们市里到省城,三百二十里,我只用三个多小时。那可是有四分之一的山路在里面,不然我到那里用不了三个小时。”

  陈浩在自己的老家新阳市一中上学,他爸爸调入省城工作后,他去省城看爸爸,都是骑着自行车去,为的就是锻炼自己的耐力,磨练自己的意志。

  “不错,看到你生龙活虎的样子,就想起了我的青年时代,年轻时的光阴是一首欢乐的歌。时光如梭,匆匆而过,转眼就是几十年啊!”


  (https://www.bqwowo.cc/bqw57011/3295684.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