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冷情王爷:弃妃要休夫 > 第582章 不走寻常路

第582章 不走寻常路


  [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司城建元不是不知道他的十万人马有点单薄,毕竟,他这个秦王被父皇推到这个高度时间太短,不像司城尚贤与司城丰元都是多年积累,而且,还有母舅家的势力代为筹谋,他的母妃上位也短,而且舅家势力还没成形,父皇突然就倒了,父皇倒了就是他的靠山倒了,京城很快陷入这样的局面,所以他根基单薄,这点完全没办法和这两位皇兄比。【燃文书库(7764)】不过,他倒是很有气度,恳切地道:“我不如!”

  阴正青道:“那么,殿下现在还认为,司城尚贤谋害先皇,罪大恶极,人人得而诛之,不可与之谋吗?”

  司城建元脑子里飞速转着,很是从善如流地道:“是本王错了!”

  阴正青道:“庙堂之争,谁也无法看清对手,谁也无法看清助力。对手有时候是助力,助力有时候是对手,只看时势怎么变化,用得好,对手成助力,用得不好,助力成对手。殿下不同于一般人,所以,思路也不能走寻常路。”

  司城建元脸色一肃,突地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冲着阴正青拱手一礼,肃容道:“多谢先生教我!”

  阴正青忙站起来侧开不受礼,道:“殿下言重了,殿下如此,真是折杀在下了!”虽则司城建元对他礼数周到,也给予了他极大的重视和尊重,但是他更清楚,但凡位高权重者,在微末时千般礼贤下士,但真正的士,却是不会恃才傲的给所辅佐者心里埋下不悦的种子的。因为,他们更清楚,天下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人太多,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这一番行礼避让谦虚之后,继续回归正题,阴正青道:“形势比人强,殿下一片至孝之心,先皇定感欣慰,只是,越是大孝,越不能放任肖小奸佞得势横行,而殿下目前在势力上略有不足,便只能联合锦州方面的兵马,共同对付齐王。等到把齐王在京城的势力瓦解之后,殿下再为先皇报仇,岂不是全了孝义?”

  这番话也就是说的冠冕堂皇,司城建元却是心中雪亮,阴正青的意思是叫他先联合司城尚贤共同对付司城丰元,等打垮了司城丰元之后,再先发制人把司城尚贤除掉,这样,他的大业可成。

  不过,他也有一层忧虑,道:“可是,传国玉玺……”

  阴正青淡淡一笑,道:“如果我猜得不错,传国玉玺应该在太后那儿,而太后并不支持司城丰元,所以,司城丰元才会把她软禁起来。不过,太后毕竟是齐王祖母,就算齐王再大逆不道,也不敢做出对太后不利的事,因此,只要我们打到京城去,拿到传国玉玺,登高一呼,到时,殿下登基,便名正言顺了。”

  罗凯安道:“对对对,玉玺必然在太后手中,而太后不支持齐王,齐王才会软禁他,司城尚贤毒害先皇,太后更不可能把玉玺给他,只有殿下才是天命所归。”

  司城建元自己对这个推断也极是认同,他自思几个皇子之中,父皇属意的,太后中意的,大概也就是他了。因此,打入京城,早日拿到玉玺的心愿更加迫切起来。他沉吟着,道:“阴先生,这师出有名的理由,就要劳烦你了!至于联络锦州方面,您觉得谁去合适?”

  阴正青道:“去锦州的人,必须胆大心细,口才好,既不坠王爷之威,又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达成联盟之事。因此,这个人,得慎重!”说着,看了一眼罗凯安等三人,却没有表态。

  罗凯安,程文皓,卢星三人都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若是成了,将是大功一件,但若是没办成,不但没有什么功劳,还会丢掉性命。这是两个极端,真正不成功,便成仁。

  不,不是成仁,若不成功,可是会误了殿下的大事,殿下必然也会很是生气,归为办事不力范畴,何来的仁?

  司城建元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但不知在座诸位谁愿意帮本王走这一趟?”这个才十八岁的年轻王爷,目光冷静凌锐,一派沉稳大气,倒也的确很有几分人君之气度,这也是阴正平会选择辅佐他的原因。

  能不能成为皇帝,要看气运,他气已显,就不知运如何。

  罗凯安的神色间有些跃跃欲试。

  程文皓在凝眉思索。

  卢星道:“一切但凭王爷吩咐!”

  虽然知道是大功,但是,大功也有大风险,何况,中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时候,谁也不能托大。

  司城建元把目光投到阴正青身上,他希望阴正青能给个提议,这件事越早办成,意味着越能早日打到京城去。

  阴正青的目光在三个人的面上一一看过去,又一一看回来,扫了两眼,最后道:“此去虽然责任重大,但风险更大。因为殿下与司城尚贤的关系实在太过微妙,而司城尚贤却不如殿下这么雄才伟略,能看清利害,分清形势。何况,他目前自己的兵力和势力,已经远超殿下,于他来说,和殿下同时发兵,虽有好处,却不若做渔翁好处更大。所以,此去之人,恐有性命之忧,至于能不能转危为安,这要看个人的应变和运数!”

  话说到这份上,在座三人哪里有不清楚的?司城建元现在只有区区十万人马,虽然夺了宁王的兵与势,占据青州,暂时安全,但是,司城尚贤有五十万,这其中从北泽国借的兵就达二十万,何况这时候,他只怕是宁相信别国,也不相信这个皇弟。有五十万兵马的人怎么会把只有十万兵马的人放在眼里?这是最严峻的一个问题。

  所以此去的人,极有可能被他当作立威的工具。说白一点,此去的人,凶多吉少。

  虽说富贵险中求,但是,一则这险太过险,二则,他们现在的地位去冒这个险,总得掂量一下。

  阴正青道:“殿下,既无人愿去,那便由我前去吧!”

  司城建元一怔,在内心里,他是不愿意阴正青前去的,因为风险实在太大,而阴正青是他最倚重的智囊,若是阴正青有个好歹,他就失了一大臂膀。可是正因为事关重大,也许只有阴正青去,才最有成功的把握。

  罗凯安三人面色各异,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也不是怕不怕死的问题,而是这事实在太过于重要,由不得半点差错,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去了,能不能完成,如果到死也完不成,只会贻误机会。这是力有未逮的问题。

  司城建元迟疑道:“再无合适人选了么?”

  阴正青淡淡笑了笑,道:“若我此去建功,殿下的大事指日可成;若我此去没能建功,殿下还需要继续等待时机!”他仔细想过了,罗凯安锐气足,人也聪明,但是对于风险的分析还是弱了些,程文皓圆滑一些,可论才不如卢星。卢星性子沉稳,有见识有见地,可是在口才上却又不如罗凯安,三个人各有优势,如果曹云畅在,他倒要更合适一些,但是,曹云畅另有要事,已经被司城建元派出去,不在青州了。

  司城建元想一想,阴正青一定能办成大事,他对他有信心,再说,这么重大的事情,也只有交给阴正青去办,成功的可能性才最大。谁叫自己现在势弱呢?若是自己有人马五十万,何必去联合司城尚贤?

  这段日子,他在青州也招了些人马,只是,毕竟青州只是一州之地,而东夏,可是有青州八倍这么大。

  兵马少没有关系,若是他有传国玉玺,或是遗诏受命之人,这是名正言顺,登高一呼,也能万千响应,说不准,连以为司城尚贤是正统的被他归拢在锦州的人马,在知道自己才是正统后,也会转而来投,那强弱之势,会迅速翻转。

  可是他不是没有吗?

  司城建元愁啊。

  阴正青离去时,又和司城建元密谈了许久,司城建元亲自送他出宁王府,又给他派了二十名极精干身后很好的侍卫,保障他一路的安全。

  再回到院子里时,他便站在一棵树下,仔细地想先前和阴正青谈的那些,思前想后,对于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心中有了清晰的定论,他仰头看天,长长舒了口气,万事俱备,只看这次阴正青什么时候建功了。

  因为心情比较轻松,当天晚上,司城建元破天荒地喝了点酒,他还没大婚,但是宁王府里的歌伎是有的,只是司城建元虽然年轻,但胸怀大志,对女色并不热衷,因此,喝酒也是由贴身侍卫在一边侍候。

  宁王府修建的极为精致,宁王占据青州多年,底蕴深厚,而他一个十九岁的年轻王爷,竟然能不动声色之间将这盘踞在这里百多年的宁王府据为己有,除掉宁王,接管宁王府,虽则大部分是谋士出谋划策,却也显示了他的魄力和能耐。

  司城建元知道当初父皇之所以提拔母妃,正是因为看中了他的才能,所以,遗诏一定是传位于他。

  ...


  (https://www.bqwowo.cc/bqw42217/2265588.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