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三国猛将 > 第四十五章 河北动荡

第四十五章 河北动荡


  相比于刘备这段时间在淮南混的风生水起,远在北方调戏自己“侄子”袁尚的曹操在这一阵子小日子过得也是相当的不错,而且比起只能在一滩烂泥的淮南搞“业务”的刘备,曹操在河北这片大汉富裕之地的“业务”发展的更好更大。

  拖袁尚这个“孝顺侄子”的福,曹操在黎阳大破袁尚数万军马,直杀的袁尚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跑回冀州去找还在病床上的老爹袁绍哭诉。其实真要认真来说的话,如果袁尚在一开始就选择稳扎稳打的和曹操对峙的话,就算袁尚的统兵之术不如戎马半生的曹操,至少也能坚持到兄长袁谭等人前来回合,到时候就算袁氏兄弟失败,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最少袁尚等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输的这么惨。

  可事情坏就坏在在上一次袁曹大战的时候,袁尚曾经亲自出马斩杀了曹操将领史涣!也因此,自那以后,袁尚一直就认为自己的武力确实不凡,曹操手下的将领无一是自己的对手,所以在自信心爆棚的情况下,袁尚不待自己兄弟袁谭等人的大军到来,就匆匆忙忙的带着自己的人马去和曹操对战了。

  一边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袁尚,另一边是猛将如云的雄主曹操,这种实力悬殊的交战结果只要是脑子稍微正常一点人都能猜到。

  当在战场上看到不知好歹的袁尚独自上来挑战时,曹操一伙差点乐的从战马上掉下来。好不容易控制住内心激动地情绪,曹操当即命令手下大将张辽上前迎战。

  由于在不久之前连连在武力上被现在刘备手下混差事的柳云所压制,因此在许昌修养的这段日子里,心灵遭受重大打击的张辽、许褚、张郃等人全都在苦练武艺。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修炼之后,不说张辽等人的武艺全都有很大的长进,至少如今他们的武艺技巧比起以前更加的浑厚娴熟。

  所以当夜郎自大的袁尚对上武艺加强版的张辽后,仅仅只是一个回合,袁尚便被张辽挑飞了手中的双刀!而且如果不是袁尚胯下的战马不错的话,恐怕他被挑飞的就不只是手里的兵刃,而是脖子上的项上人头了!也正是经过这次和张辽的交手,袁尚才从自己天下无敌的美梦中清醒了过来,真正认识到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凭借着好于张辽胯下的战马,袁尚在张辽掉过头前来追杀自己之前,先一步跑回了自己的麾下大军之中。而正想再曹操面前露脸的张辽在看到已经快要到嘴边的鸭子居然在自己的面前张开翅膀飞走了,当即就是大怒,双腿一夹跨下的的战马,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就往袁尚逃跑的方向杀去。

  身在后方的曹操在看到张辽战败了袁尚,往河北大军的方向追去后,也立刻趁着自己麾下士气高昂领兵出击,直接借着张辽的英勇把袁尚的大军给揍得晕头转向。最终,一场大战下来袁尚的军马损失过半,招架不住的袁尚在被曹操膀揍一顿后,只得仓皇逃回了冀州,希望自己的老爹袁绍能为自己找回面子。

  要说袁尚这一逃曹操一伙人倒也是追不上,只是他逃了是不要紧,可是袁氏一族和曹操战争的主动权就被他随手甩给了还在后方的曹操。而且因为袁尚的战败,直接导致了两件大事的发生。其一,是袁氏一族最后一位能整合手下势力与曹操一战的袁绍在听到袁尚的战败后,躺在病榻上吐血数斗,最终在留下遗命让袁尚继承自己的位置后不治身亡;其二就是率军前去支援袁尚的袁谭等人在听到袁尚战败,自己父亲袁绍吐血而亡的消息后,立刻便停止了继续进军,想要回头去和身在冀州的袁尚争夺河北之主的位置。

  好在虽然袁谭的脑子不怎么样,支持他的郭图、辛评两人还不傻,知道此事袁家的大敌是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曹操。因此,在郭、辛两人不断地劝说下,袁谭暂时放弃了掉头去和袁尚掐架的打算,忍下心中的嫉火,采取手下郭图的建议先去和曹操交战,已解决河北的外患。不过虽然袁谭和袁尚双方因为各自的克制并没有马上打起来,但是袁氏一族内乱的现象已经开始展露了苗头,一旦失去曹操这个外敌的压迫,袁氏的内战必然将会发生。这也是日后曹操能横扫河北,灭亡袁氏的最大原因之一。

  不过虽然眼下袁谭有心先解决自家的大敌曹操,之后再回冀州好好教训自己的“好”弟弟袁尚,但是现实的情况确是袁谭“有心杀贼”,却因为武力智谋皆不如曹操而“无力回天”。一场大战下来,不仅折了自己麾下的大将汪昭,还被曹操打的只能退兵撤入黎阳,派人去向呆在冀州的袁尚求救,这对于心高气傲想在袁尚面前出头的袁谭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经过几番的周折,袁尚最终在和手下谋士审配商议后,同意派兵前去帮助袁谭抵御曹操。这样一来,袁氏一族的力量虽然在内部还没有真正的整合起来,但是在表面上,袁氏的大部分力量还是表现出已经开始一致对外的样子。

  对此,身为袁氏兄弟对手的曹操是感受最深的。虽然曹操一方的战斗力并不比现在的袁氏一族弱,但是在军需后援上,比起元气尚存的河北,曹操所占据的中原依旧还是不如袁氏兄弟。所以虽然在战场上曹军对战袁氏一族是屡战屡胜,但是袁家兄弟凭借着自家雄厚的资本,依旧表现得十分顽强,将曹操的大军牢牢地牵制在了河北的大地上。也正因如此,身在淮南的刘备才会有那么长的时间将手下的地盘整合发展起来,否则的话依照曹操的性格,是绝对不会给刘备这个心腹大患留下发展的时间的。

  ………………………………………………………………………………………………………………………………………………………………………

  对于远在河北的曹操是如何的思念自己,身在淮南的刘备自然是毫不知情,此时的刘备正在寿春的城守府上招待着一位被柳云亲自带到府上文士。

  要说刘备集团在历史的前中期最为欠缺的,就是那种能够为他们制定发展战略和临阵决策的一流谋士。在这一点上,刘备别说是和袁绍、曹操这样的强势势力相比,就是和被人称之为“冢中枯骨”的袁术之流比起来,刘备集团也是远远地被甩出老远。毕竟刘备自身的根基相对于其他的诸侯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出了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头外,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只有关羽和张飞两个兄弟在身后跟随。想要那些胸怀大志、眼高于顶的谋士追随一穷二白的刘备?!呵呵,做梦还是晚上做得好!!

  也正因如此,在三国前期的时候,刘备的身边虽然不乏有各种猛将豪杰的跟随,但是在遇到像曹操这样的以智谋见长的诸侯时,总是会败多胜少。可以说,谋士这种高级别的东东在刘备这就是一块无法抹去的心病。对于这一点,不仅刘备这些“原住民”在心里十分的清楚,柳云这个“后来者”更是心知肚明。

  不过虽然柳云一直都有心想为刘备集团找个军师来协助势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大部分的谋士智者早就已经被各大诸侯瓜分完毕,而后期的智者也还尚未长成,所以柳云也就只能把这个事情搁在心里,直到有一天他在军营训练士卒时,无意中听一个原来在袁术手下当兵的士卒说在寿春城外有一个很厉害的大官,柳云才将这件事情重新从心里拿了出来。

  经过柳云的仔细调查后,这个在淮南士卒口中很厉害的大官被确认为原袁术手下的谋士阎象。对于这个人,在柳云的记忆里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因为在历史上,袁术的势力一直都不为人所重视,连带着袁术的手下也一并不为人所看好。

  所以柳云对于这个叫阎象的人也并没有多少的印象,唯一对他所了解的就是知道他在袁术得到汉室玉玺,自以为能够登上皇位称帝时,曾经劝告袁术,让他先不要称帝,因为当年周文王手里已经有了一大半的天下了,但是却还是向殷商俯首称臣,而现在汉室依然健在,不是一个能够称帝的好时机。可惜这番话并没有得到自以为是的袁术的重视,他最终没有采取阎象的意见,仍旧一意孤行,告知天下自己称帝的事情。袁术的这番作为终究引来了天下人的愤怒,其势力随即被曹操、刘备等英雄合伙消灭。

  不过袁术虽然因为自大而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这个阎象却是在之前的话语中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智慧。从他给袁术的建议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在很多方面阎象都比旁人看的清楚,目光也比其他人要长远,可以说在袁术的手下中,阎象是几个不多能拿得出手的人才之一。

  如果能够将阎象招到刘备的麾下,不说能够和荀彧、荀攸、贾诩这些顶级的谋士相比较,至少作为一个能够分析形势,制定策略的二流谋士,阎象应该还是能够胜任的,如果运气好的话,阎象稍微再给力一点,甚至能够作为一个准一流谋士也说不定。

  正是抱着这种招到总比不招要好的心态,柳云带着几个亲卫找到了阎象的居所。凭借着从后世所看到的各种信息知识,柳云成功的将已经决心归隐的阎象给从家中拉了出来,带到了刘备的面前,至于剩下的事情,柳云相信以刘备那深厚的忽悠功力,一定会成功将阎象给拉到自己麾下的。

  :。:


  (https://www.bqwowo.cc/bqw39392/2175109.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