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冷香盈袖 > 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人

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人


  “皇后娘娘……”崔贵妃终于按捺不住,赔着笑脸想同王氏说和,让自己见一见女儿。皇后如何肯?听见崔氏声音那刻已经想好对策,在贵妃把话说完前堵了回去。

  独属于中宫嫡妻的凤冠很重,王皇后站起身,由凌荟搀着走上前几步,不见两鬓流苏有分毫颤抖:“崔妹妹不必多言,本宫已经说了,八公主只是不小心烫伤了手,怕老祖宗担心,才没有叫她一起过来。不是我要你们母女分离,实在是陛下有言在先……”

  话说一半,皇后蹙眉故作为难,低头看看凌荟,好似不愿让孩子听见不该听的话,而后又向贵妃道:“晨曦本就病弱,陛下心疼女儿,特许她住在长阳殿静养,今天是为着给太皇太后祈福才让她出来。妹妹你说,要是陛下知道,八公主带着伤上殿,扫了老祖宗的兴,还可能将病气过了人,只怕……”

  王氏面露忧愁,果真像一位为女儿考量的慈母,可惜崔贵妃深知她惯会装腔作势,当着众人的面反驳回去:“娘娘此言差矣,若真怕病气过人,陛下如何会准公主出长阳殿?必定是让太医瞧过,确诊无虞方可放行。只是烫伤了手,哪里就比得上给老祖宗祈福问安要紧,诸位姐妹觉得,是也不是?”

  矛头均分到每个人身上,嫔妃们面面相觑,能来的都有儿女,为前程计,谁也不想做出头鸟。气氛很微妙,后宫党争从未平息,平日里有人依附皇后,自也有人追捧贵妃,可想到膝下弱子,哪个敢在太皇太后面前造次?

  “妹妹讲话总是这样有理有据,怪道出身后族,和我们这些小门小户就是不同。”话锋陡转,王皇后突然提起陈年旧事:“本宫听说,前朝景泰帝与崔皇后伉俪情深,为其遣散六宫,还命人撰文赋诗,称赞崔氏的贤德。妹妹与崔皇后同族,必定读过这些著作,不知有何见解啊?”

  贵妃的脸色变得很难看,连带着三皇子也收回目光,眼神在高阳宫一行人之间游移,从漫不经心逐渐趋于警惕。

  再看在上位者,太皇太后自岿然不动,眯着眼睛,微微侧过身体,好像在分辨她们说的什么。胆小些的妃嫔已经开始瑟缩,前朝崔后是大忌,王皇后公然提及,莫非要向贵妃下战书?

  “娘娘谬赞,只是是非面前,臣妾斗胆为自己辩白一句。”崔贵妃穿着华丽的宫装大氅,双手藏匿在袖中,“臣妾虽与前朝皇后同族,却从未有缘相见。至于景泰帝留下的文字,一朝天子一朝臣,景泰帝那般乱臣贼子,臣妾即便读过那些东西,也早就忘了。”崔氏很快捕捉要害,还要在王氏心窝上捅一刀:“皇后娘娘,我朝同样有诗篇赞美您的品德,娘娘何必提那些旧例,倒让人觉得,您是不满为自己写诗的士子,像小孩子攀比衣裳,要与前朝皇后争高下。”

  “崔娘娘真是误会了,母后奉命教导荟儿,还要料理后宫大小事宜,哪有功夫想什么前朝。”出乎意料地,太子妃康承君冒出来,替皇后挡下一层话柄。

  这下连太子都措手不及,他和凌亦珩都是男人,生母龃龉,他们若掺和其中就会沦为天大的笑话。自从长阳殿那夜后,太子成了韫华堂常客,夫妻感情升温很快,不说流萤馆那几个素来嘴碎,最最老实的周氏也忍不住艳羡。

  只不过,应当还没亲近到康氏愿意为皇后出头吧?想到元宵之事,太子不由得捏一把冷汗。

  宫墙之内兴衰荣辱瞬息万变,单就目前来看,储君可不是板上钉钉,一次风波东宫能扛得住,再来一次会如何,实在不好说。

  值得太子庆幸的是,康氏语气也不强硬,完全是晚辈对长辈的态度,面对崔贵妃深深俯首,任谁也挑不出错:“想来母后也是随口说说,今儿热闹嘛,守着老祖宗,大家心里高兴,话赶着话,指不定就想到哪儿。儿臣在家时,也喜欢和自己的姐妹说说笑笑,一家子人在一起,谁又会计较谁呢。”

  康氏话里话外颇有点息事宁人的意味,还给皇后递眼色,似乎在请她三缄其口,忍一时风平浪静。崔贵妃却不领情,淡笑道:“太子妃在家是一家子,嫁到东宫可要另当别论。你我都是陛下的臣子,怎敢攀附皇恩,说说自个儿和天子是一家。”

  “妹妹你是贵妃,恪守尊卑,做众嫔妃表率是很好,可承君是太子正妻,陛下与本宫的儿媳,她这样么说也没有错。”王氏面不改色道。

  “嗳唷,这是,是崔家的女儿吧?说话这么伶俐,哀家记得你,刚入宫的时候就活泼爱笑,当了娘还是老样子。”

  山雨欲来之际,太皇太后终于发声,挡下了崔贵妃的步步紧逼,更避免王氏恼羞成怒。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也包括凌三皇子,他不喜欢这座宫廷,虽然说隔代亲,给太皇太后祈福他是愿意来的,但不代表也愿意听女人们争风斗气。

  何况府中还有未处理完的麻烦,凌亦珩心里不踏实,进宫后崔贵妃又欲喝儿子哭诉,八公主在长阳殿中过得不好,连窗户都叫人故意划破,她疑心是皇后所为,苦于找不到证据,希望儿子与自己联手,请求皇帝放女儿回含章宫。

  “从来没人能左右父皇的想法,儿子劝母亲,若真心想八妹妹日子好过,还是韬光养晦,不要那些做无用功,让陛下觉得含章宫不安分。”

  凌亦珩只能这般阻拦,好在崔贵妃不是八公主,脑子不疯,听明白利害也就作罢。至于崔氏和王皇后之间又有什么旧怨,凌亦珩不清楚,崔贵妃更不可能主动坦白,二人言语间又涉及前朝,听上去就是一滩浑水。

  有太皇太后从中调停,双方都必须偃旗息鼓,王皇后做得尤其滴水不露,抢先回曰老祖宗好记性,刚刚说话的就是崔氏,站在她身后就是三皇子,太皇太后的亲曾孙。


  (https://www.bqwowo.cc/bqw205673/754855739.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