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230章 庖厨论事件(没人看,那就说个段子)

第230章 庖厨论事件(没人看,那就说个段子)


  南洋开发计划的重心有两个,一是开发大唐急需的铜矿,二是利用南洋优越的水热资源,把南洋打造成大唐重要的农产品基地。

  华夏这片土地上多灾多难,想要让人口平稳的快速增长,粮食安全就显得极为重要。

  南洋很大,岛屿众多,大唐现在开发的仅仅是吕宋岛的一小部分,南方还有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这么大的地盘肯定没办法一口吞下,开发南洋注定是个长期的任务,何况大唐国内及周边还有大量未开发的区域。

  正是因为内陆面积广博,资源丰富,一直以来华夏对海外就没有太大的兴趣。

  云浩他们想要让唐人开眼看世界只能靠利诱,让参与的人得到足够的利益才能让他们保持对外开拓的野心,这样总比让他们在国内打生打死的要强。

  先遣队登陆的地方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马尼拉,这里的深水良港可以辐射整个南洋,也是沟通美洲的重要纽带。

  云浩的想法是把吕宋岛打造成一个海外扩张的前进基地,用一个可以创造无数财富的桥头堡牵住大唐向外扩张的神经,即便是以后发生什么变故,大唐也不会抛弃这里。

  让这里成为华夏这个大陆国家不放弃海洋的一个理由。

  云浩的想法很好,计划执行的也比较顺利,可他还是小看了热带领地的开发难度,或者说是根本不了解开发一片拥有百万土着的荒蛮之地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无处不在的热带疾病以及人力不足。

  疾病方面穿越者还有办法,人力方面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故土难离是移民难得根本原因,纵观历史,华夏大地上的几次大规模移民都是官方的强制行为,自然移民的数量少之又少,即便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这三次自发的移民潮也是有官府的推动。

  官府推动移民的效率低下,原因是不敢过分刺激百姓,担心什么混乱。

  可没有官府的介入,移民的周期会无限期拉长,百十年的都有可能。

  穿越者等不了这么长时间,皇帝也想尽快把南洋笑话,完成开疆拓土的伟业。

  于是双方一合计,就出现了雇佣移民这一套路。

  简单来说就是李二以南洋地主的名义招募佃户。

  招募的政策很优厚。

  每一户佃农都会被安排到当地的皇家种植园工作,每户十亩地,耕种三年便可以得到这块土地三十年的使用权和免税全,只需要缴纳出售粮食时的农产品税即可。

  种植园为佃农提供免费的宅基地,农具和子女教育,还会给他们免费提供第一年的口粮。

  这样一来这些佃农就变成了皇帝的长期雇工,还不用缴纳乱七八糟的税务。

  如此优厚的条件瞬间吸引力七八万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农户和逃民,总共有差不多三十万人。

  人是找到了,可如何把怎么多人云过来却成了难事,

  这还不算真正的难题,真正难得是地方官府根本就不放人离开。

  要知道治下人口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地方官员的考评和升迁,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人,那些官员当然不干了。

  为这事,李二不得不颁布了一条免责令,说明南洋移民所造成的人口流失不影响考评和升迁,这才让地方官府放人。

  想想李二这个皇帝当的也够闹心的。

  李二也深感当皇帝的不易,他在给李渊的信中写到:“贤者言:治大国如烹小鲜,儿以为然也!儿为庖厨,奈何众口难调,身受烟火覃身,食者亦有怨言,何故?”

  李渊回信曰:“误解圣言,该打!身为君者,调和五味实乃本职,秀色可餐是为虚妄,谦谦君子不近庖厨,不得其苦,亦不得其乐,尔得其苦享其乐,岂容怨呼!”

  这套“庖厨论”在麟阁引发了大讨论,其结果是李建成跑到了罗艺家去做客,美其名曰:考察铁路勘探工作。

  一直赖在长安的李元吉麻溜的登上了飞艇直奔崖州,到南洋的近卫军上任去了。

  李二看着麟阁里留下的一堆小不点,火就不打一处来。

  不是都嫌弃朕做的饭难吃吗?

  那朕就给你们做顿好的!

  他叫来长孙皇后和几个贵妃,来到从未踏足过的尚食局,在一大帮御厨的心惊胆战中成功烧糊了一大锅登州进贡的海鲜罐头。

  第二天一上朝他就把这锅黑乎乎的东西分给文武百官,让他们当堂吃下。

  李二坏笑着道:“朕常闻治大国如烹小鲜,昨日朕偶有所得,特意为各位爱卿备下这小鲜锅,请诸卿品鉴一二。”

  皇帝赐菜是莫大的荣誉,尽管这锅黑乎乎的菜看起来有点倒胃口,但也得吃。

  菜一入口,百官就开始反思人生了。

  是不是自己最近得罪了皇帝,皇帝要搞死自己?

  也不对啊?

  皇帝也不可能当朝杀死所有的官员呀!

  他要是这么干了,就成了光杆司令,还当个屁的皇帝。

  众人面面相觑,只见得有一人吃的特别欢实。

  此人乃原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许敬宗,只见这个出了名不要脸的家伙在各种花式拍马屁,对菜里的各种味道品头论足,各种美妙的词语在他口中迸发,只把这道菜夸的世间仅有,不吃的话会抱憾终身。

  老许人品不行,不招李二待见,好不容易上会朝,自然要好好表现一番。

  碗里的菜不好吃,不!是难以下咽的难吃!

  但为了拍李二的马屁,老许忍着那不可描述的口感与味道,面露陶醉之色,一边夸赞一边往嘴里夹菜。

  众人看着他的样子,一度怀疑是自己的味觉出了问题。

  不过,既然许敬宗能吃,自己也不能落后,纷纷拿起筷子,一边催眠自己,一边往嘴里夹菜。

  李二面有疑惑。

  难道朕真有庖厨的天赋?可为何会觉得此菜难以下咽呢?

  是不是朕的味觉出了问题?

  应该是最近火气比较大吧?

  回头找太医看看!

  吃完菜,朝会继续。

  今天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到十一点朝会便结束了。

  李二回到后宫陪皇后用膳,把早朝上的趣事讲给她听。

  长孙皇后听得眉头一皱,问道:“二哥,戴胄可是也吃了你做的菜。”

  “是啊!他吃的可香了!”

  李二笑得很自信,有些小得意。

  “坏了!他对海货过敏!”

  “什么?他怎么不说啊!”

  李二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摆摆手道:“无妨,大不了坏肚子,朕给他放几天假。”

  长孙皇后还想开口说些什么,便听得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来者是一个小黄门,他气喘吁吁道:“陛下!出大事了!百官下朝,还没到家就都住进了医馆!”

  李二原本想呵斥一下小黄门,要他遇事不要惊慌,可一听百官出事,赶紧问道:“都是谁生病了?”

  “是所有上早朝的大臣!”

  小黄门说完这话,趴伏在地,身体不停的颤抖。

  李二懵了,长孙皇后懵了。

  到消息传开时,全长安的人都懵了。

  因为皇帝的胡闹,上早朝的九十五个官员全部事物中毒。

  八十多个官员上吐下泻,三个个陷入昏迷,四个出现过敏反应。

  戴胄最惨,不但昏迷不醒,还满身大包,御医和城里的大夫都搞不定,只要快马加鞭的把他送往医学院。

  华阳子他们也没见过如此严重的过敏反应,一边吐槽戴胄粗心大意,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一边给他打吊瓶。

  戴胄成了大唐医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接受输液治疗的病患,永载史册。

  长安鸡飞狗跳了五天,总算在戴胄醒转后安静下来。

  李二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必须给百官和百姓一个交代,心甘情愿的下了他登基以来的第一封罪己诏,向上天和天下人反省自己的过错。

  这便是大唐历史上有名的“庖厨论事件”。

  从此之后,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彻底成为一个笑话。

  此次事件中,唯二幸免的就是房杜。

  房玄龄前一天晚上让老婆抓花了脸,为了避免同僚嘲笑,一口气请了五天假。

  杜如晦则是按照孙思邈的要求去医学院检查身体了。

  当然,他俩因为不在场,顺理成章的在流传甚广的阴谋论中成了皇帝产出异己的帮凶。

  房杜自觉脸上无光,皆以身体不适为由,在府中闭门不出。

  朝堂上唯一坚挺的就是魏征了。

  他拖着病体,拉着李二继续工作。

  李二想罢朝三日以示忏悔都不行。

  于是乎,朝堂上出现了皇帝带着一个臣子开朝会的奇观。

  十二岁的李元景看皇兄处境尴尬,就带着麟阁的一众小不点到太极殿给李二站台。

  李二很感动,提前七年封他做了荆王,还给他赐婚房家长女。

  李元景当堂乐的鼻涕泡都出来了,干劲越发十足,又给李二拉来了一票皇室子弟,愣是把中毒朝臣的坑给占满了。

  就这么开了三天朝会,满腹怨言的朝臣们也不拿架子了,屁颠屁颠的回来点卯上朝。

  李二让他们集体食物中毒可以说是无意而为,但让一众皇室子弟战位上朝可就是在警告他们了。

  再不回来上班,老子就找人顶替你们了


  (https://www.bqwowo.cc/bqw201603/1487427.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