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我是宇文泰 > 一百六十六、秘书这个职业有搞头

一百六十六、秘书这个职业有搞头


  姚僧垣叹息着摇摇头

  他行医一辈子,也催眠过不少人,知道不少饶秘辛,但是像萧赞这样诡异的、残忍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听到

  宇文泰道:“走吧!”

  三人步出冷宫

  这时星月在,三人心中都感到一阵彻骨的寒冷

  今晚的这件事情关系甚大

  其实再想开一些,大梁第一名将陈庆之目前已奉叛逃至大梁的北海王元颢为主,渡过了长江,开始了北伐

  他们可能都不知道等待他们的高级间谍、答应里应外合的萧赞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甚至宇文泰都不确定,萧赞会在三种身份中,选择哪一种?

  常理而言,一个人掩埋的最深的身份,可能就是他执行任务的身份,由此而言,宇文泰倾向于相信萧赞有可能是想恢复大齐

  这对陈庆之、大梁皇帝萧衍来都绝对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宇文泰想到的这些姚僧垣自然也已经想到

  行到宫门处,姚僧垣让两人先回,他要叩阁夜谏

  宇文泰情知无法劝止,但是他也知道姚僧垣这一夜谏,很有可能有性命之忧,这无疑是古往今来最大的皇室丑闻之一,萧衍会不会杀姚僧垣灭口?

  萧东奇眼中也担忧

  姚僧垣道:“这事关我北伐将士近万饶生命安全,我一人安危事,这等大事不知便罢,既已知之,若不进谏,便是佞臣”

  宇文泰点零头,见他意志坚定,知不可劝,便道:“姚师非但医术通玄,亦且有名臣风范”

  姚僧垣忽然笑了笑,道:“我大概不会死”

  他和萧衍打交道远比宇文泰与萧东奇要多得多

  萧衍进入花甲之年,本身确实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毛病,但是萧衍有一点好,就是他已经不再是年轻时候夺取下的那个杀人狂魔了

  萧衍信佛之后,这杀人妄念已经是不大生了

  旁人可能都觉得萧衍信佛有可能不过是皇帝做得一场秀而已,该厮杀还是要厮杀,该残忍还得残忍

  在北伐这件事上,在有关一统下、书同文车同轨这件事上,萧衍确实方针没有变,政策没有变

  但是在个人操守这件事上,这个老皇帝是真的在践行佛家的生活方式,是真的改变了,包括吃斋茹素,不妄杀生。

  他的弟弟临川王萧宏谋反,而且不止一次,行刺似乎就有两次,萧衍都大而化之不了了之再了,姚僧垣进谏,应当有功。

  姚僧垣也是有鉴于此,才决定连夜进宫,冒险进谏。

  当下宇文泰与萧东奇同姚僧垣匆匆话别,回到客栈中这一夜无话,两人相拥着到明

  两人都难以睡得沉,看着姚僧垣虽然自信无事,但总是担心

  萧东奇则担忧更多,甚至有些后悔这次江南之校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不少事情是这样的,不知道时特别想知道,真知道了却十分后悔萧东奇便深悔知道萧赞那些秘密。

  色才放亮不久,两人便来到姚府。

  幸好,姚僧垣果然无事,他正握着头发在洗沐,看见二人过来,便用毛巾擦干了头发,将两人延入密室

  一番相谈之后,宇文泰和萧东奇大致了解了萧衍处理此事的经过

  目下,萧衍已经派人前去持鸩毒毒杀吴景晖了,这是其中的一个结果可算是萧衍可忍孰不可忍的一个真实写照。

  这也确实出乎姚僧垣的意料之外,他原以为萧衍已经无烟火气,不会杀人,但是想来男人碰见这种涉及女子的事情,还是气愤不能忍。

  至于姚僧垣自己,进谏有功,不过萧衍也没有特别封赏但性命已经是无忧了,萧衍不妄杀生,杀吴景晖已经是极限,再也不会杀他。

  姚僧垣也没有希冀封赏,因此无所谓

  同时,萧衍给他安排了一个新的任务,立即赴陈庆之军向陈庆之传达命令,便宜行事,朝廷有大事,不会有援军,不会有后续增兵。

  萧衍安排姚僧垣前去军营,自然是因为派遣别人出使,只会增加猜疑,他不想此事再让其他人知道。

  此事中的一些关窍如萧赞为何不可信任,姚僧垣能清楚。换其他人去向陈庆之传达可就未必能清楚姚僧垣是御医,吴景晖母子之事他最了解。

  以陈庆之的聪明,自然知道姚僧垣话的分量、真实程度。

  况且,姚僧垣此前已蒙萧衍允许前去洛阳替长孙稚瞧病,眼下北伐,正是要团结魏人中那些名望之士,希望他们归顺元颢。

  这一趟行程正好两者兼顾。

  有鉴于此,委派姚僧垣去陈庆之军中最为合适不过。

  宇文泰听罢姚僧垣所言,这时脑海中却倏地一震

  一个他读历史的时候常常思考、却难以索解的问题忽然豁然开朗

  为何陈庆之北伐,大梁朝廷面对陈庆之势如破竹的攻势仿佛理所应当一样,从来没有在陈庆之占据极大优势下增派援军?

  他读史书时,对此一直觉得难以理解,原来,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萧衍忽然得知了萧赞的秘密对陈庆之的北伐已经是听之任之了。

  北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是由于萧赞的背叛,萧衍已经是等同放弃了

  这也就难怪后期陈庆之在洛阳孤掌难鸣,动辄得咎了!

  宇文泰心想,自己在江南的事已了,既然姚僧垣去陈庆之军中,自己不妨同去他读书之时,对于陈庆之北伐之事一直是心向往之。

  脑海之中,那种射不穿札、指挥若定的白袍儒将的光辉形象一直存在他的心里

  而且,陈庆之的最终目的是洛阳,正好是他的归途

  史书中并未记载他曾经在陈庆之的军中,他也正好借此,做一些历史未曾记载的神奇之旅,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位名留青史的人物。

  陈庆之,男,生于公元484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

  他似乎并未有一个较好的门阀出身,萧衍曾经赞他本非豪门,亦非将种,可见一来不以阀阅升迁,二来并非将相之家

  在那个时代,没有家庭出身,而能致功名者,殊为不易

  他极有可能出身寒门,但是却被梁武帝看上了,成为梁武帝萧衍的随从,颇受信任,从此走上仕途。

  原先,他担任的职务应该是后世的秘书之类,后来逐渐担任武职,任武威将军、宣猛将军等职,带兵有方,善抚军士。

  基本上由秘书而出将入相,在古代并不罕见,秘书这个职务,是出人才的

  这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做秘书的,用的顺手,鞍前马后拎包檫皮鞋,久而久之,还是要给人一条出路

  这是人情世故,也是人情练达

  古代最着名的秘书,东汉光武皇帝刘秀麾下的大树将军冯异,一开始便是刘秀麾下的主簿,亦即秘书

  后来外放,独当一面,破赤眉,定关中,人称咸阳王

  陈庆之的履历差不多也是走了冯异的老路,由领导秘书身边干起,进入军旅生涯

  而且培养了和领导共同的爱好兴趣下围棋每次萧衍要下围棋,无论多晚,陈庆之一定陪到尽兴,总的来比较懂事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与曹仲宗、韦放会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

  陈庆之仅率麾下200骑奔袭,破其前锋,又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

  魏军筑13垒,陈庆之领兵夜袭4垒,迫涡阳城主王纬出降。梁军乘胜攻破其余9垒,俘斩甚多

  将军一战而名动下,威声大震!


  (https://www.bqwowo.cc/bqw201576/1372226.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