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皇宋无敌 > 113、递交大宋国书之人选

113、递交大宋国书之人选


  哗然声中,应彦羡绝世而独立,倘若是仙境,他便是那仙人。

  哈哈哈……

  赵曙狂笑,他从未有过如此畅意。

  今日,他实在是忍不住,他想要欲与公试比高。

  一通狂笑过后,赵曙指着应彦羡,道:“好,应彦羡,你得好。”

  赵曙实在是找不出任何词汇来夸赞应彦羡回答的这句话。

  韩琦站了出来,对着官家赵曙道:“禀奏官家,此语,可作为下读书人警戒之语。”

  这话,一下子击中了赵曙的软肋。

  若是人人皆为大宋,何愁大宋不兴、不昌。

  赵曙当即道:“好,韩卿家此议甚好,准。”

  既然是有利于大宋朝的提议,他赵曙焉有不准之意。

  “另外,将这句话刻在大宋朝每座书院的碑文上,朕要让这下的读书人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为大宋崛起而读书。”

  赵曙要的不仅仅是警戒之语,他要的更多,他要这下读书人都保这巍巍大宋。

  轰。

  这是盛举,当贺。

  同时,赵曙此举亦是表露出了他的雄心壮志。

  不过,真若是这般,得利的不仅仅是赵曙,还有着应彦羡。

  自此,下人将知晓应彦羡此三字。

  群臣:“恭贺官家。”

  其后,文彦博站了出来,道:“官家,左文成此事影响恶劣,不可放过,可是,关于回鹘与阻卜两国贡辽之事,尚需商议一番。”

  本来今日他们朝臣就是为了商议此事而来,谁知,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来,把一切规程都破坏了个干干净净。

  而罪魁祸首,便是挑起这事赌左文成那厮。

  他挑谁来不好,偏偏挑来了应彦羡,挑了应彦羡也罢了,可是,应彦羡一通连环拳,直接将左文成这位礼部侍郎干翻下台。

  此间种种,难免不让众人唏嘘。

  左文成,你到底是作了何等孽,才遭受如此谴。

  自然,左文成事端落幕,文彦博要尽快掀过去这一事端就必要提起回鹘与阻卜两国贡于辽。

  而今重新提起,自然是要接上议事。

  恰巧,召来应彦羡等三人也是为了此事。

  赵曙经过文彦博的提醒,他道:“真是,朕差点忘记此事,文卿家,你有何主意?”

  文彦博道:“官家,如今最好的办法便是递送我大宋国书,斥责此两国。”

  无论如何,这等事大宋不能够当做不晓得。

  赵曙又问:“众卿家皆是此意吗?”

  无人反对。

  既然如此,赵曙对着应彦羡问道:“应彦羡,你可听明白了所谓何事?”

  应彦羡点头。

  “奥?”赵曙有些惊喜,道:“不如,你来一。”

  应彦羡道:“早在一月前,我便见到过西夏国大将李忠良率领一万大军经过定州地界,那时,臣疑惑其目的,而今看来,便是与这回鹘和阻卜两国贡于辽有着极大关系。”

  如此一来,便不难猜测。

  当时,李忠良率领的那一万大军就是震慑、巡边。

  或者,西夏国与辽国达成了某种协议。

  不然,回鹘与阻卜怎会如此轻易作为,而西夏国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樱

  难免让人生疑。

  经过应彦羡这般一,众朝臣恍然,原来,月前西夏国与辽国都已经有了勾结之事。

  赵曙心下大喜,这等心思,非常人所能及。

  “那么,应彦羡,你可知今日朕宣你等进殿缘由?”赵曙喜欢和聪明人讲话,一点都不费劲。

  应彦羡想了想,道:“递交国书。”

  应彦羡他们身为大宋军人,自当护卫大宋安宁。

  而今,边关动荡,自然要震慑一番,恰巧,回鹘与阻卜两国伸出了头来,自然是要斩下的。

  赵曙不得已的摇头,好生聪明的一人,朕喜欢。

  “那,如果朕派你去递交我大宋国书,你,可惧?”赵曙问。

  因为,此去路途遥远,危险重重,甚至还有着性命之危,谁人不怕?谁人不惧?

  应彦羡哐哐拍了两下身上盔甲,中气十足道:“臣为宋人,当有何惧?”

  这个反问,问的赵曙竟然不知作何解答。

  是呀,他们宋人有何惧之?宋缺无惧下。

  这话让赵曙心生一种油豪之感,倘若我大宋军人皆是这般,朕,有何忧心之处?

  “好,好。”

  赵曙击掌称赞。

  “这才是我大宋将领,这才是我大宋好男儿,浑身尽带豪爽之气,不畏惧之气。”

  一个人,他的精气神是能够看得到的。

  应彦羡有这种精气神。

  同时,应彦羡他也想将大宋也赋上这种精气神。

  大宋不是弱宋,而是强宋,而是无敌大宋。

  欧阳修此刻站了出来,道:“启奏官家,倘若派遣应彦羡等人前往两国,势必就要予其相应身份地位。”

  身为大宋国使,不可只有着微乎其微的官职,那是不可能的。

  起码要封一个荣誉头衔。

  不得不,欧阳修提及此事正合乎时宜。

  韩琦也道:“确实如此。”

  应彦羡等人此行代表的是大宋朝,而非个人,这脸面,自然要装扮一番的。

  赵曙沉吟。

  “要不,就封应彦羡一个中书舍人,另外兼翰林学士,如何?”

  中书舍人是子近臣,掌管诏旨制敕等事宜,可谓荣誉至极。

  不过当即有人反对,一步升的太高,不可。

  有官员建议道,既然应彦羡是治平二年进士,不如,就按照年限给予一定官职。

  欧阳修呵斥道:“区区一个七品官如何撑起我大宋朝门面。”

  这话之人简直就是不过脑袋,饭桶一个,最后丢的也是我大宋朝脸面。

  接着,欧阳修呈上一封奏折,道:“启奏官家,这是河清县知县汤河明呈上来的折子,是得了高人相助,造福了一方百姓,请官家过目。”

  赵曙着人拿上来,翻阅之后不禁一乐。

  “杀盗贼,救附近百姓于水火之中,智捞铁牛,造福两岸百姓,这可是大功。”赵曙道。

  百官听罢也纷纷点头。

  赵曙道:“吧,应彦羡,你想要何等官职?”

  哗。

  百官惊然,做出慈好事的竟然是应彦羡这人。

  唉,中招了。

  有官员摇头叹息。

  欧阳修观此场景摇头,做事藏三分方为智者,表情当不可外漏。


  (https://www.bqwowo.cc/bqw200055/1021901.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