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从亮剑开始打卡 > 第374章 发展经济

第374章 发展经济


  击毙乔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消息传开,赵家峪的父老乡亲对独立团的态度立刻大为改观。


  对独立团提出的租房子的请求,赵家峪的父老也是鼎力支持,村子里的首户张老汉更是将整栋北屋都让出来,租给独立团。


  独立团终于不用再风餐露宿了。


  团部、警卫连、通讯排、炮兵排还有狼牙小队驻扎在赵家峪。


  四个步兵营和骑兵排则分别驻扎在赵家峪周边的五个村子里。


  转眼之间,半个月过去,时间已经来到了1942年的7月下旬。


  这半个月,独立团在晋西北基本上已经站稳脚跟,至少当地百姓已不再抵触八路军的存在。


  但是距离打开局面却差了很远。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报名参加八路军的青壮年数量非常少。


  无论地方上的同志再怎样宣传,就是提不起参加八路军的热情。


  所以这半个月,独立团仍旧还是原来的1500多人,根本没壮大。


  李云龙不着急,但是赵刚急了,再一次召集团党委成员商讨对策。


  “老李,老王,这样下去不行。”赵刚这半个月人都跑得瘦了一圈,都快瘦脱形了,嘴角也起泡了,又道,“新一团和新二团工作就做得可以,他们辖区内老百姓参加八路军的热情也还可以,听说新一团都已经发展到将近1500人了!”


  “新二团也不差,也已经从500人发展到800多人。”


  “就咱们独立团没有什么动静,到现在还是1500多人。”


  李云龙嘿嘿一笑,说道:“老赵,你别急,别看这半个多月咱们独立团什么都没做,但其实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赵刚道:“什么事?我咋不知道?”


  李云龙对王岩说道:“老王,你跟政委说。”


  “休整!”王岩说道,“我们是在养精蓄锐。”


  “没错,我们在休整,养精蓄锐!”李云龙道,“等战士们养足了精力,养足了体力,再放他们出去,那就是下了山的小老虎,一准嗷嗷叫!”


  “有道理。”赵刚说道,“战士们毕竟也是血肉之躯,也是需要休息的。”


  李云龙道:“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功,咱们独立团不跟新一团、新二团争一时之长短,他们急着搞发展,咱们不着急。”


  “等战士们养好了身体,咱们再打几个大胜仗。”


  “到时候,根本不用地方上做工作,老百姓参军的热情就会调动起来。”


  “五年前刚到晋东南时,我们129师就是这么做的,效果那是没得说,所以说老赵,你真的不用着急。”


  王岩说道:“团长,有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李云龙道:“老王,有什么话就直说,别这么见外。”


  “那我可就直说了。”王岩点点头又道,“团长,还有政委,现在已经不是五年前了,五年前鬼子刚刚打进山西,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老百姓吃够了鬼子的苦头,当然愿意参加八路军。”


  “因为咱们八路军实心抗日,不像晋绥军消极抗日。”


  “老百姓参加八路军就是在保护自家生命财产安全。”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鬼子在山西乃至于整个华北推行的政策极具欺骗性迷惑性,老百姓危机感没那么强烈,参加八路军的意愿也就变弱了。”


  “还真就是这样。”李云龙深以为然的道,“这两年,咱们八路军的发展速度明显比不上刚到山西时的那三年。”


  “尤其是头一年。”


  “不到一年时间,我们129师就发展到了3万人!”


  “部队规模整整扩大了3倍,3倍啊!你们能想象吗?”


  “但是最近两年,咱们八路军就基本上没有怎么发展了。”


  王岩说道:“这就是鬼子调整华北治安策略所带来的危害!”


  “所以这个时候,光是打胜仗已经不足以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咱们得带给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有可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再然后为了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百姓才会积极踊跃参军,打鬼子。”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晋西北贫瘠,山多地少,根本养活不了太多人,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山西人被迫走西口谋生。”


  “但如果我们能够让晋西北的老百姓吃饱穿暖,还有房子住。”


  “你们说,他们是拥护咱们八路军,还是拥护鬼子、伪军或者晋绥军?”


  “而如果鬼子伪军要来破坏这一切,你们说老百姓会不会主动站出来,加入到我们八路军一起打鬼子?”


  赵刚说道:“老王,你的意思是发展当地的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对,就是这个理。”王岩沉声说道,“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咱们也做不来这个啊。”李云龙直挠头道,“让咱们打仗这没有问题,可让咱们搞经济,这根本不是咱们的强项哪?”


  王岩笑道:“发展经济其实没那么难。”


  李云龙道:“那你说,怎么发展经济?”


  王岩说道:“经济活动主要分为三类,农业、工业还有服务业。”


  “服务业就不用说了,像晋西北这种穷乡僻壤不可能搞服务业。”


  “农业也没办法发展,晋西北太贫瘠,这里的山比秃子还干净,一年到头也下不了几场雨,根本没办法大搞农业。”


  “所以唯一能着手的,就是工业。”


  “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是轻工业。”


  “比如说纺织、烟酒、食品加工等等。”


  “晋西北贫瘠,山多,平地极少,这原本是劣势。”


  “但如果用来种棉花及烟草的话,反而成了优势,因为光照足!”


  “如果晋西北的经济真发展起来,老百姓靠着咱们的政策过上了好日子,那他们就一定会拼死维护八路军。”


  “纺织?烟酒?食品?”李云龙喃喃低语了几声,又说道,“可问题是,这个事情具体该怎么入手?”


  赵刚也点头道:“是啊,现在咱们可是什么都没有,既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相关的技术员,更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https://www.bqwowo.cc/bqw199749/1551018.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