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从良医到良相 > 二百七十四 外放 五

二百七十四 外放 五


  果然尹旻遭到弹劾,说他在挑选武昌知府时收受贿赂,这段时间他家门口门庭若市就是明证!

  受到弹劾这种事,对尹旻来说属于家常便饭。

  吏部就是专门官挑选官员,调派官员的,这其中自然有人会满意,也有人会不满意,尹旻对此毫不在意,皇帝也对此毫不在乎。

  “这怎么办?”万通傻眼了。

  他已经给远在武昌的手下钱猛去了信,要他在向青山任武昌知府时专门给他作对,必须要把他给逼疯了才行。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闹!”金房还给万通出了个馊主意。

  万通觉得这个小孩子似的主意有点不靠谱,还用疑惑的眼神盯着金房。不过金房倒是很有信心的说:“只有这条路,必须要逼的皇帝出手!”

  “行!”

  万通开始派人暗暗盯着向青山,同时还要盯着武昌知府这个位置,不能让其他人给夺取了。

  快到四月时,机会来了。

  万通的手下,在与汇通钱庄争夺一家小钱铺时发生了纠纷,两下里还吵了起来。锦衣卫还派人将汇通的几个伙计给暴打一顿,仍在大街上任人观赏。

  这嚣张了!

  满城百姓都在痛骂万通,同时官员们也在积极上书弹劾。

  而事主向青山一点声音手没法,而是让人把被打的几个伙计给抬回铺子,上书建议让于谦的女婿李骥升任锦衣卫副都指挥。

  理由就是李骥此人做事稳妥,自调回京城人竟以为千户以来,一直秉公办事,做事公正。而锦衣卫都指挥使万通做事迅猛刚烈,这两人配合能起到阴阳互补的作用。

  言外之意就是用李骥来牵制下万通的无法无天,给皇家留点颜面。

  这简直要了万通的老命。本来他在锦衣卫一手遮天,说啥就是啥,谁也不敢反对,现在多了个对手,说话做事就要过过脑子了,不然会被人抓住把柄弹劾的。

  没想到这份奏折还得到好多人的赞同,附议这个建议的大有人在,人人都说向青山这一招是妙笔生花,神来之笔。

  而皇帝竟然真的同意了,很快就下旨让吏部调李骥到上任。

  本来万通和向青山置气,那是在做戏,是想把向青山给骗到武昌府去。而现在万通是真的怒了,在家里跳着脚的痛骂向青山,恨不能把他给生吞活剥。

  “来人,给我派几个人,把汇通钱庄的大门给砸了!”

  管家吓坏了。汇通钱庄可不是一般的小商号,那可是京城乃至整个华北的银钱转运枢纽,在户部也是能排的上号的。

  “请国舅爷三四!”管家跪下苦苦哀求,说这样会引起很大麻烦。

  正在气头上的万通那里还听得进啥金玉良言,厉声质问:“我的话都不听,你反了不成?”

  “我去;我去!”管家心想还是听国舅爷的最要紧。

  只片刻,管家都带着一拨人气势汹汹的赶到南城的汇通钱庄总好,进门后二话不说,抡起大锤就把汇通钱庄的枣木大门给砸烂了。

  这还了得,简直就是赤果果的打脸,而且还是冲到家里来打脸,汇通的伙计也怒了。

  一个要砸,一个要保护,两下里就开始扭打在一起。最后在路人的劝解下互相散开,结果是互有受伤。

  早就得到向青山警告的程玄通,让伙计们扛着被砸烂的大门,一路吆喝着去顺天府告状。一路走一路喊,很快看热闹的就成了一条长长的巨龙。

  顺天府尹丁三省接到消息后,脑袋嗡嗡的,一个头变成两个大,他都快哭了。

  万通乃国舅爷;他不敢处理,向青山身边也有一群小兄弟,各个胆气十足,他也不敢惹。但事情已经发生,他必须要处理。

  这可怎么办?

  丁府尹在后宅急的团团转,对不知道该怎么好了。

  最后还是他的师爷给出了主意,那就是两位事主都是大神,咱们惹不起,把案子接下来后上缴朝廷,让内阁去伤脑筋吧。

  “对,就这么办!”

  丁府尹在开堂问案,消息已经上报到五城兵马司和巡城御史,那边也派了人过来查看。

  等御史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听到事情的原委后也怒了,还到大堂上去详细听取受害者程玄通的汇报,并把情况上报给两家的上级。

  这下事情算是搞大了,都察院翰林院的青袍小官们早就对万通的横行心有不满,这次算是逮到机会,可以实打实的参他一本。

  还有热血官员说:“打到万通在此一举,各位都上本弹劾吧,还大明朗朗乾坤!”

  顷刻间雪片般的奏折送到通政司,又很快送到皇帝的案头。

  “简直是无法无天!”成化帝对自己这位小舅子的脾气性格也是很了解的,知道这次砸门一定错在万通。

  遂下旨严厉申斥,并让万通闭门思过,罚俸三月。同时还要好言安慰受害者向青山,还给他提升为正五品的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

  对向青山的补偿,大家都很满意,但对万彤的处罚大家就觉得太轻了。闭门思过,罚三个月的薪水,这几十两银子的薪水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第二波弹劾万通奏章再次堆满皇帝的案头。

  “这可怎么办?”皇帝头大,便把首辅万安找来商议。

  万安既然和万贵妃是干姐弟,他自然是向着万通的。他说向青山的确是这次的受害者,既然现在官员们心里还有点怒气,主要就是向青山还在眼前晃悠。

  只要把向青山调走,事主都不在了,大家的怒气也就渐渐消了。

  “善!不过向爱卿也是个极有才能的,调到南京养老很不合适,爱卿以为那里合适?”

  “武昌知府!”

  万安又把陈钺所过的一番话给皇帝重复一遍,又说向青山又宰相之才,但他还是要下到地方上去得到锻炼。

  “陛下,前宋时期还有过规定,未在地方上当过亲民官的不可为相,臣举荐向青山也是为了大明的将来计。”

  成化帝深觉万安说的有道理,他这次非常赞同。

  不过消息刚刚放出来,又有以英国公张懋,诚意伯周鼎文;崇信伯费淮等勋贵们上书反对。他们反对的不是皇帝把向青山调到外地去,而是说与大明万万年江山计,辅导太子更重要。至于武昌知府,能胜任的人多了去了。

  搞到最后成化帝只能把张懋周鼎文请到皇宫来谈话,说只要向青山能在武昌府作出点功劳,他马上就把向升为三品官员。

  这下才堪堪让勋贵门闭嘴。

  同日吏部也下达了给向青山的调令,要他十天后上路,去武昌府任知府。

  万通大喜:“总算是把这个祸害给赶走了。到了武昌府,有你向青山的好看!”


  (https://www.bqwowo.cc/bqw190409/10243619.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