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热血三国战神 > 第345章 诸葛门第

第345章 诸葛门第


  天色渐黑,在一个小村里,封沙三人找到了借宿之处,便去照顾那昏迷的男孩。

  那男孩年约十岁左右,相貌俊秀,面色苍白,被封沙抱在怀里,坐在马上,只觉甚是舒服,又已昏昏沉沉地睡去,此时被放在民家的床上,悠悠醒转,茫然看着面前三张充满关切的大小脸,张开嘴,喃喃地道:

  “大梦……”

  无良智脑站在他躺着的床上枕头边,正等着他说话,想不到他竟然说这一句,不由气得跳起来,用金属小手在他头上狠敲一记,急急地道:“**********?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他喘了口气,怒道:“这诗谁都会背,别老一开口就是大梦大梦的,快说,你是什么人?”

  男孩面现迷惑之色,呆呆地看着他,喃喃道:“我……我是……我是谁……”

  无良智脑又急又怒,跳起来还要再打,封沙拦住无良智脑,沉声道:“他受伤之人,你怎么可以如此对他!你看他头上受伤,说不定已震伤到脑部,你再打他头,岂不是想要加重他伤势么?”

  无良智脑醒觉,忙退后一边,瞪着男孩,喝道:“快好好想想,你到底是什么人,从哪里来,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事?”

  男孩迷惑地看着他,半晌才道:“我、我想不起来了!”

  无良智脑急道:“怎么这么容易就想不起来!快点想,不然我要打了!”

  他举起小手,面对着那男孩相对于他庞大得多的小脸,威胁地瞪着他。

  封沙伸手拦住,喝道:“不要这样!我看他真的是受了伤,失去了记忆,只有休养等待,时间长了,他还有希望恢复。”

  无良智脑悻悻地放下手,扭头看了看封沙手中捏着的小匕首,回头对男孩叫道:“快说,你是不是复姓诸葛?”

  一听此言,男孩眼睛陡然一亮,仰起头,大声叫道:“不错,我就是诸葛亮!”

  听到这个震古铄今的名字,封沙脸上勃然变色,无良智脑一头跌倒在枕头边,只有典韦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们,不知道诸葛亮又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个小小孩童罢了,难道诸葛家还有什么名气么?

  也难怪他不知,诸葛一族虽然在琅琊郡颇有声名,但离他的家乡陈留甚远,他自然也不知道诸葛之名。

  无良智脑费力地爬起来,看着诸葛亮那满含稚气的清秀小脸,气喘吁吁地道:“你真的是诸葛亮?”

  男孩点点头,昂然道:“如假包换!”

  无良智脑愕然,指着他大叫道:“你怎么会‘如假包换’这句话!这可是后世商家用语,你跟谁学的!”

  诸葛亮一怔,努力去想,脸上突然露出痛苦的神情,伸手按住小脑袋,呻吟道:“我不知道,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无良智脑抓住他盘问了许久,终于确定他已经失去了几乎所有的记忆,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的事都是一片模糊,连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记得,不由颓然坐倒,叹息道:“真是可惜,好不容易捡到一个诸葛亮,还是个残次品!”

  想了一会,他突然又高兴起来,笑道:“再残次也是诸葛亮!他什么都不记得,只要记得我就行了!”

  他跳起来,捏着诸葛亮的鼻子,叫道:“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老师!你要对我恭恭敬敬,不许有违我的命令!”

  诸葛亮推开他的小手,不服气地道:“我为什么要认你做老师?”

  无良智脑奸笑道:“因为你肚子饿了!”

  随着他的话,诸葛亮的小肚子果然咕咕地叫了起来,声音甚大。

  诸葛亮捂着肚子,红着脸道:“我饿了,又怎么样?”

  无良智脑仰天大笑道:“你现在浑身上下,一文钱都没有,又举目无亲,要是我不养活你,还有谁肯来养你!还不快点认我做老师,我好拿些吃的来喂你!”

  诸葛亮皱眉看着无良智脑,坚定地摇头道:“廉者不食嗟来之食!要我为吃的认你做老师,休想!”

  无良智脑摇摇头,满不在乎地说:“那好,你就饿着吧!”

  诸葛亮咬牙忍耐,只觉肚中越来越是饥饿,难以忍受。他抬头看看无良智脑,有心想要妥协,可是看到他那得意洋洋的模样,又生起气来,不肯向他轻易低头。

  就在饿得受不了的时候,一个碗递了过来,里面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稀粥,看得诸葛亮口水直流。

  抬起头来,他看到了一个高大的年轻男子,手中端着那碗稀粥,微微笑道:“饿了就吃吧!”

  无良智脑皱起眉毛,向一边走过去,一边走一边嘟囔道:“老大真没意思,又来拆我的台!”

  诸葛亮怔怔地接过碗,想着自己孤身一人,连父母都不记得什么模样,却有人对自己这么好,不由怔怔地落下泪来,一滴滴地洒在碗里。

  封沙又拿了几块干粮干肉给他,自己和典韦也随便吃了点食物,便上床歇息,也不去管无良智脑还在房间另一边的床上和诸葛亮嘀嘀咕咕,自己先沉沉睡去。

  三人早上起床,吃过饭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把诸葛亮送回家去,问清他的亲人到底遭到了什么劫难。

  阳都诸葛氏,在琅琊郡甚是有名。阳都县一带,无人不知诸葛氏之名。

  三人带着诸葛亮,一路南行,寻到诸葛氏所居乡间,向路人询问诸葛家在哪里,路人指着远处一处高宅大院,答道:“那里便是了。”

  三人顺着那方向走过去,走到近前,见那宅院甚是古朴堂皇,围墙甚高,大门乌黑发亮,又高又大,门上悬着一块大匾,上写“诸葛府”几个大字。

  整个府第,占地广阔,建筑得甚有气势,果然是官宦世家,当地大族。三人这一路南来,沿途都未曾见过如此雄伟的建筑物。

  在府门前,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门前地上,倚着府门,闭目养神。那老人身材甚瘦,在他身上穿的是仆人服饰,胡须雪白,飘洒胸前。

  典韦上前向打盹的老人做了个揖,粗声道:“老丈,请问这里是诸葛府吗?”

  那老人被他惊醒,迷迷糊糊地向上一指,随口道:“上面写着,你不认得吗?”

  典韦红了脸,赧颜道:“我确实不认识这几个字。”

  老人被他逗得笑起来,睁开眼睛,陡然看到典韦那一身豪猛气势,再看到后面封沙那高大伟岸的身材,长大锋利的方天画戟,和他身后一脸迷茫的诸葛亮,不由脸色微变,眼神如刀锋般,向三人射来。

  他手撑地面,缓缓站起,沉声道:“不错,这里便是诸葛府了。请问各位将军,到此有何贵干?”

  他一站起来,便现出他那高大削瘦的身材,虽是老迈瘦弱,却有一股沉稳气势,弥漫周身,淡然面对着两位当世一流的猛将,竟无丝毫惊惧之色。

  封沙看着他,也不由暗暗心惊。就在刚才,这老人还是一副不死不活的老朽模样,转眼间,便化为一位睿智威严的老者,目光沉稳凌厉,在他那凌厉的气势面前,丝毫不落下风。不过是一个守门老头,竟然有当朝重臣都未有的儒臣气势,这老者,难道便是诸葛家的一员么?

  封沙缓步走上前去,深深一揖,沉声道:“请问老丈高姓大名,可是复姓诸葛?”

  老者捋须微笑道:“将军误会了。我不过是诸葛家一个无名的守门老头,哪里敢冒充诸葛家的一员。我姓阎,因为活得太久,名字早就忘了,将军叫我‘老阎’便是!”

  无良智脑躲在马耳朵里,远远偷看老阎,心中暗惊。只是一个守门老头,就比黄琬、王允等人更有威势,这诸葛家,果然是藏龙卧虎!

  封沙拉过身边的诸葛亮,目视老阎,沉声道:“老丈可见过这个孩子吗?”

  老阎在封沙的逼视之下,面不改色,淡淡地看了诸葛亮一眼,淡然道:“好象有点眼熟,人老了,什么事情都忘得快,已经不记得了。”

  他回头看了看府门,又向封沙躬身道:“将军有什么不解之事,可以去问我家主人。他现在正在家里,说要是有什么人来找他,便可随便进入。请将军进去吧!”

  说罢,他打开大门,让开道路,在道旁躬身,恭请三人入内。

  封沙牵着诸葛亮的小手,昂然迈进大门。诸葛亮抬头看着这高大堂皇的府门,面现迷惑之色,好象想起了什么,却又什么都记不起来。

  典韦在后面,牵着几匹马,也跟了进来。一双浓眉下的明亮大眼中,充满警惕,对这一家也是深有戒心,随时准备拔戟出手,卫护主公。

  无良智脑躲在狂野天星的耳朵里,偷眼向四处观望,却见这个大宅院高大深广,里面花草树木,种植繁多。巨树穿空,遮天蔽日,挡住了大部分的阳光,让院中光线显得有些阴暗。

  一个身穿仆役服饰的胖子早在门中等候,谄笑着上前施礼,给他们带路。三人踏过青石铺成的路面,跟着胖仆人走了许久,才走到内宅,耳中忽然听到一声朗朗长吟:“**********?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封沙与典韦听了,还能保持面色不变,无良智脑却是大惊,心中暗道:“这是诸葛家的传统吗?每天都得念上几遍!”

  他举目向内堂偷眼瞧去,却见一个先生卧于堂中席上,翻身而起,悠然问道:“有俗客来否?”

  在他身边,侍立着一个童子,微笑道:“有。”

  那先生连忙起身,道:“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才整衣出来,下阶相迎。

  封沙举目观瞧,见那先生年约二十七八岁,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一柄雪白羽扇,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最奇怪的地方,是他的容貌,竟然与当朝丞相黄尚有几分相似之处,衣着打扮更是神似得好比同一套衣衫换穿一般。

  那先生下了台阶,持扇拱手道:“尊客来此,不知有何贵干?”

  封沙还礼,淡然道:“也无别事,只是路上遇到这个孩子,自称是诸葛家人,我便送他回来,不知先生可认识他么?”

  那先生听他说起,这才将目光落到那孩子身上,打量了几眼,忽然失声叫道:“亮儿!怎么是你?”

  诸葛亮看见他,却是一脸茫然,呆呆地看着他的脸,眼中微有畏惧之色。

  那先生走过来,拉起诸葛亮的小手,脸色激动,叫道:“亮儿,我早听说你父母要带你们兄弟几个来祖居探亲,因此一直在家中等候,每日里在门前翘首盼望,却一直不见你父母前来。今日我等得累了,这才在家里歇息,同时叫守门老阎见有客来,便放进来。谁知却不是你的父母,倒是这几位将军送你们来了。亮儿,你父母在哪里?”

  诸葛亮眼中惧色闪动,稍稍后缩,怯声道:“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那先生一呆,苦笑道:“亮儿,自从你父母带你们兄弟去东安县定居,我们已有几年未见,那时你还年幼,自然是认不得我。若非你长得和小时候一模一样,我只怕也认不出你了。只是我们终究还是叔侄,你真的不知道我吗?”

  诸葛亮摇头不语,满脸怯色,只向封沙身边躲去。

  封沙暗叹一声,拱手道:“诸葛先生,这位小兄弟头上受了伤,只怕已经失了记忆,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其他的都一概不知。至于他的父母,也不知哪里去了。”

  那先生一脸讶色,惊道:“将军之言,难道说他父母遭了不测?”

  他陡然醒觉,拱手道:“是我失礼了!请先生入堂饮茶,再细细讲来!”

  封沙带着典韦、诸葛亮走进堂中,分宾主而坐,由童子献上茶。封沙便将昨日在沂水边所见惨景细细讲述一遍,听得那先生面色发白,捶胸长叹道:“诞兄休矣!想我那族兄诸葛诞,才学深厚,强我数倍,想不到竟遭此惨祸,生死未知!可悲!可叹!”


  (https://www.bqwowo.cc/bqw178549/9270074.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