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098节 攻武昌(2)

第098节 攻武昌(2)


  武昌城的高大坚固程度都超过长沙城,太平军攻城部队操控着吕公车、渡壕车、冲撞车、云梯、抛石机、投石机、攻城塔、大盾牌等攻城器械奋力攻城,虽然进展不小,但伤亡颇大。由于打头阵的是杨秀清的嫡系部队,杨秀清不愿让自己的嫡系部队受到太大伤亡,因此随即改变战术,佯攻城池,暗中挖掘地道。先前在长沙城战场上,太平军的坑道战术被清军用“盲人辩音”办法识破,此时,石达开想出了一个破解对策:太平军工兵部队挖掘地道时,地面部队大肆鼓噪、敲锣打鼓、高声呐喊,从而扰乱城内清军辨别太平军地道方向和位置,同时,石达开改进了坑道爆破法,采用了“一条地道多个洞穴、几个方向一起引爆”的办法,使得火药爆破效果被大大地提升了。


  尽管太平军竭力掩饰挖掘地道的行动,但城内还是有人察觉到了,盐法道林恩熙向双福请求“率领一千勇士出城出击,破坏太平军的地道”。双福给予拒绝,他听信了方谦侯的话,认为那是太平军的诱敌之策,一旦清军打开城门,太平军就会趁机杀进城内,武昌继而失守,太平军只是“假装挖地道”,实际上是引诱清军开城出战。因为双福的“大力帮忙”,太平军挖地道挖得近乎明目张胆,直接在清军眼皮底下开工,甚至还派出一队队士卒在清军注视下大摇大摆地跑到城墙边砍掉树木,扫清地道延伸的障碍。太平军越这么做,双福就越相信“那是贼军的诱敌之计”“坚决不能上当”。


  在太平军挖掘坑道的这几天内,向荣、鲍起豹、秦定三、福兴等人率领的清军追兵沿着长江南岸一路向东,抵达武昌城外十多里处。向荣派遣敢死使者潜入武昌城内,请双福打开城门,让援兵进入城内或城内清军城外清军联合反击太平军,双福不理不睬并且下令把使者斩首示众,他听信了方谦侯的话,认定城外援兵是太平军假扮的,目的是骗开城门,这个“使者”也是太平军的细作。


  得知自己的使者被双福斩首后,向荣气得暴跳如雷,对着远处的武昌城大骂道:“人头猪脑的东西!老子累死累活赶来救你,你却把老子的好心当成驴肝肺,还杀了老子的人,好,老子等着看你怎么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向荣等人的部队一直游荡于武昌城的外延地区,偶尔地与太平军打几场遭遇战,基本上没有全力救援武昌城。


  1月15日清晨,“轰”的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猛然间在武昌城文昌门下犹如火山爆发般拔地而起,震得整个武昌城犹如发生地震般地动山摇,城内几十万熟睡的官吏兵勇百姓齐齐被惊醒,跑出家门的人呆若木鸡地看到文昌门那里的一大段城垣已经不复存在了,化为遍地瓦砾废墟和漫天飞舞的残砖碎石,以及乌云黑雾般的烟尘。太平军通过地道,引爆了几千斤火药,一举炸毁了文昌门一带的长达近三十丈的城垣,高大坚固的城垣在大爆炸中轰然坍塌,无数被炸飞上天的残砖碎石犹如一场浩大冰雹般劈头盖脑地从天而落,卷起的烟尘沙土更是犹如龙卷风般遮天蔽日,犹如沙尘暴般排山倒海。天昏地暗的烟尘沙暴中响起了让清军听得亡魂丧胆的太平军的冲锋吼叫声:


  “杀清妖啊!”


  惊涛骇浪般的太平军冲锋人群踏着遍地的瓦砾通过被炸毁的城垣缺口,在震天喊杀声中势不可挡地涌入了武昌城内。城垣犹如决堤的大坝,太平军犹如决堤洪水般一泻千里地涌入。


  发动全面攻击的太平军采取了新式的车轮战术。第一梯队的士卒拼死冲杀,紧随其后的第二梯队的士卒人人吃饱喝足并且随身携带着饭菜清水,当第一梯队的士卒陷入饥渴疲惫中时,第二梯队的士卒立刻将其换下休息,同时把随身携带着的饭菜清水交给第一梯队的士卒,自身顶替而上,连续不断地发动一浪接着一浪的冲杀,并且太平军的后勤士卒在江中沙洲上不断烹煮饭菜,将烹煮好的饭菜白开水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士卒手中。太平军如此轮番一边吃饭一边冲杀,使得太平军攻势持续数小时却始终保持强劲,丝毫没有任何减弱的时刻间隙。


  突入武昌城内的太平军势如破竹,城内清军完全没能把太平军驱逐出城,一边倒地全线崩溃,水银泻地般的太平军在武昌城的大街小巷上一路冲杀,踩着清军的尸骸和血泊,分工明确地占领了一片又一片城区以及剿灭了一批又一批清军。全城杀声震天,血流漂杵,战至中午时,武昌城已经完全落入太平军的掌控中,战事尘埃落定,清军主力被太平军迅速歼灭。


  巡抚府正堂内,常大淳老泪横流地看着正在挨个挨个上吊自尽的家人,包括长子常集松、儿媳马氏、孙女常淑英。常妻刘氏颤颤巍巍地爬上凳子,把脑袋伸进已经悬挂好的白绫环套,低头看着下方的常大淳,泣不成声地道:“老爷,贱妾先走一步了。”说完,一脚踢翻了凳子。


  “好、好、好,死得好,免得落入贼子手中受尽凌辱…”常大淳泪流满面地看着挂腊肠似的集体上吊自尽的一家十几口,自己也爬上一个凳子,把脑袋伸进已经悬挂好的白绫环套,嘶声高喊道,“皇上!奴才常大淳带领全家为大清殉节、为您尽忠了!”言罢一脚踢翻了凳子。


  巡抚府外的大街上,一队队太平军呼啸穿梭着,到处都响着宪兵的高喊声:“东王有令!清妖不留,百姓不伤!东王有令!清妖不留,百姓不伤!…”


  武昌城被太平军攻破后,城内处处尸山血海,太平军不伤害百姓,但对清廷官吏、清军官兵则是斩尽杀绝。常大淳举家自杀,城内的武昌府知府明善、湖北省布政使梁星源、湖北省按察使瑞元、岳州府知府廉昌、岳州府同知郭邑、巴陵县知县胡方谷、道员王东槐、道员王寿同、候补道员张开霁、光禄寺卿冯培元、盐法道林恩熙、同知周祖衔、江夏县知县绣麟…尽皆死难,有的是举家自尽,有的是反抗到底直至战死,比如王寿同(王寿同是江苏高邮人,其父是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先后担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被道光皇帝赐予在紫禁城内可骑马的特权,其祖父王念孙也是著名学者和京官。王寿同到武昌城后,与其长子王恩晋一起组编团练乡勇,城破后,父子俩一起战死,其老家高邮的民众获悉后“无不流涕”,为其父子俩在高邮修建忠孝祠)、明善(明善战死后,其小妾叶氏试图刺杀杨秀清,未果,自杀为明善殉葬),有的被太平军活捉后继而被处决,被太平军杀死的清廷官吏分为两种,一是名声不好的,直接被满门抄斩,一是名声不差的,饶其家人不死,令其本人自杀,留个全尸。但不管是哪一种,家产都会被全部抄收。


  混乱至极的武昌城里,一条“大鱼”正在慌不择路地仓惶逃窜,这条“大鱼”不是别人,正是江南提督双福。得知太平军攻破武昌城后,正在一家妓院里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双福被吓得魂飞魄散,急忙提起裤子逃跑,他知道别的地方都不能去,只能去一个地方,便是“生死兄弟”方谦侯的住处。


  来到方谦侯住处后,方谦侯家丁接引着双福见到了正在书房里气定神闲地品着茶的方谦侯。双福急如星火:“方贤弟!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喝茶?发逆贼兵已经杀进城里了!”


  方谦侯呵呵一笑,给双福倒了一杯热茶:“兄长何必如此惊惶?天又没塌下来,怕什么?”他不慌不忙地安慰双福,“兄长,愚弟早就料到这一天,因此早就准备好了后路。不瞒兄长,愚弟卧室里有一密道,通往地下密室,愚弟的百万两金银家产都藏在那个地下密室里,并且,那个地下密室里还有一密道,直接通到城外。”


  双福听得又惊又喜:“贤弟此话当真?”他原本惊恐万状,此时得知方谦侯家里有密道,顿时欣喜若狂,意味着他可以通过密道逃出武昌城,逃出生天了。


  方谦侯笑呵呵地把热茶递给双福:“兄长,先喝口茶,压压惊。”


  双福一路狂奔,早就口干舌燥,他接过热茶后一饮而尽,然后迫不及待地道:“方贤弟,我们何时离开?”


  方谦侯看着双福:“快了,不过,走之前还得准备一样东西。”


  双福诧异地道:“什么东西?”突然,他猛地感到腹中剧痛如绞,让他忍不住惨叫一声,跌倒在地,身体扭曲得像一只龙虾。双福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吃力地转过头,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方谦侯,他从方谦侯的脸上看到了他从未见过的一种阴鸷、森然、得意的混合表情。


  方谦侯慢条斯理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缓缓地蹲在双福的跟前,带着一种成就感地欣赏着双福脸上痛苦而绝望的濒死表情:“什么东西?就是兄长你的尸体喽!兄长,没有你的尸体,我怎么能进行下一步行动呢?你刚才喝的热茶里被我下了剧毒,你马上就要见阎王爷了,哦,你肯定想知道,我为什么要怎么做?还有,我到底是谁?反正你就要死了,我不妨都告诉你,免得你当一个死不瞑目的糊涂鬼。我呢,不叫什么方谦侯,我真名叫侯谦芳,我是太平天国东王九千岁麾下秘密机构‘天机宗’的宗主。潜入武昌城,自然是为了配合天军夺取武昌城。兄长,说起来,愚弟要好好地感谢你呢,如果你没有言听计从地采纳我给你出的那些馊主意,天军又怎么能这么轻松地拿下武昌城呢!呵呵…哈哈哈…”他抑制不住心头得意,放声大笑。


  双福“噗嗤”一声喷出一大口鲜血,瘫倒在地一动不动,变成了一具尸体。


  侯谦芳/方谦侯看着双福的尸体,摇摇头,啧啧两声,然后唤道:“来人!”


  门外的那几名家丁立刻快步走进房间:“宗主!”


  “把尸体弄干净点,装进棺材,一起带去南京。”侯谦芳吩咐道,“事不宜迟,立刻动身,根据九千岁的指示,我们要去南京了。”


  “喏!”伪装成方谦侯家丁的天机宗成员们立刻手脚麻利地忙碌起来。


  侯谦芳看着忙碌中的部下,心里隐隐地有一抹疑云,他记得自己在武昌城内展开活动时,发现武昌府的官库似乎被人悄悄动过,少了很大一部分的金银,但却又不像是常大淳、双福、明善、梁星源、瑞元等人干的。“那批金银到底去哪里了?谁动的?”侯谦芳百思不得其解。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1036.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