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第022节 风雨欲来

第022节 风雨欲来


  “啊啾!”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后,夏华揉揉鼻子,把身上衣服给裹紧了一些,把头上那顶黄头巾也给扎紧了一些。夏华戴着的黄头巾是身份的标志,整个拜上帝会近两万人此时不超过二十人有资格戴黄头巾,绝大多数教徒戴的是红头巾,戴黄头巾的都是核心高层。“时间真快啊!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四个月了。冬天要来了吧?”夏华看看天色,秋风萧瑟、寒意侵人,已是月底,小冰河期的影响让冬天也提前了。打个冷战后,夏华走进屋子。


  夏华此时在山人村,这里是太平军的总指挥部所在,这段时间以来,他在山人村金田村两地跑,有时在山人村跟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等人商讨军事战策,有时在金田村“指导”操练士卒等事务,时间长了,所有人都知道“小夏先生乃是天父派来相助洪先生的圣灵使徒”,夏华经过时,人人拱手肃立行礼。可以说,在实权上,夏华不大,在拜上帝会的宗教地位上,夏华已经仅次于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三人(此三人在拜上帝会的教义中都是天父的儿子),跟“天妹”洪宣娇平分秋色、并列第四(洪宣娇在拜上帝会的教义中是天父的女儿),超过萧朝贵,萧朝贵毕竟只是天兄附身下凡的代言人,不是天父之子,更不是来自天国的“神人”,自然被夏华压下去了,但萧朝贵的实权大大地强于夏华,萧朝贵是第二旅旅长,夏华的武装力量就是他的卫队连,满打满算不到一百人而已。除了正事,夏华偶尔地还溜去女营那边“看望”赵萍,但让他沮丧的是,赵萍对他毫无兴趣,由此可见,人家心里装的还是那个杨玉国。


  “华胞!就等你了!”夏华走进充当总司令部的胡家大宅正堂里时,已经到了的洪秀全立刻满面春风地主动打招呼。


  “二哥、诸位,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但我接到通知就急忙赶来了。”夏华拱手致歉。


  “华弟,你真应该学学骑马了。”杨秀清笑道,“你不会骑马,又不肯坐轿子,有什么事总是姗姗来迟,这可不好。”


  “四哥说的是,小弟有空一定学。”夏华打着哈哈地入座。


  在座的都是拜上帝会和太平军的核心高层,团聚一堂自然是为商谈要事、做出重大决定,说白了,就是开高层会议。会议开始前,杨秀清先在墙壁上挂起一幅地图,涵盖整个紫荆山地区,这张地图还是夏华建议制作的。好在杨秀清等人本就是紫荆山当地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了如指掌,因此制定一幅详细而准确的地图是不难的。


  指点着地图,杨秀清有条不紊地说道:“目前,已抵达金田村的我教兄弟有一万八千余,还有近万人尚在路上,人马较多的共有三路,一是凌十八部,二是罗大纲部,三是陈亚贵部。三路人马里,最远的是凌十八部,凌十八部远在广东,今年七月初时,凌十八率众在信宜县起事反清,大败知县宫步霄率领的三千清妖,斩获丰硕,根据派去联络的兄弟带回来的信函,凌十八接下来打算攻占信宜县城,以获得大量钱粮财帛,再来金田村与我们会合;罗大纲部目前在永安县(后世蒙山县)一带,距离我们约三百里,当初三哥(冯云山)亲自前去对其晓以大义,罗大纲深受感化,答应归顺我天国,不日即将率部启程,前来金田村;陈亚贵部距离最近,两个月前,陈亚贵一日之内连续攻克了修仁、荔浦两座县城,但随即遭清妖大军全力剿杀,陈亚贵作战失利、不能抵挡,遂放弃县城,率部转战山林农村,正在退入紫荆山,十天内便可来此与我等会合。”


  冯云山开口道:“凌十八和陈亚贵的提前起事,对我们有利有弊,利处是,清妖注意力和重点都放在了他们的身上,从而忽略了我们,弊处是,凌十八、陈亚贵等人起事使得两广境内清妖兵力日益增多。陈亚贵目前向紫荆山而来,大批清妖在其后方穷追不舍,这等于是把清妖引到我们这里来,早晚会让我们暴露。”他望向洪秀全,“二哥,看来,我们该起事了,再不起事,清妖就会发现我们正在密谋起事,与其等清妖杀过来,不如我们主动出击,还能狠狠地杀清妖一个措手不及。”


  洪秀全微微点头:“不错!”


  萧朝贵望向杨秀清:“四哥,清妖目前有无针对我们的动静?”


  杨秀清自信一笑:“朝贵兄弟勿忧,诸位兄弟勿忧,根据我派出去四处进行打探的兄弟带回来的消息,清妖眼瞎耳聋,对我们根本就是一无所知。郑祖琛(此时的广西巡抚)那个老妖头成天忙着剿灭天地会,完全不知道我们,不过…”他话锋一转,“正如三哥刚才所言,天地会在两广闹得确实太凶了,已经引起了清廷妖头的注意,听说,清廷打算调林则徐接替徐广缙(此时的两广总督)担任两广总督。这个林则徐算是一个厉害人物,如果他真来两广,我们必须提高防备了。”


  夏华听得暗暗称赞,太平军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好,可以说是消息灵通、知己知彼。蓦然,夏华心头一动,他想起自己差点儿忘了:杨秀清不但是太平军副总司令,还是太平军的特务头子,难怪他手眼通天,到后来连洪秀全都不放在眼里了。


  “这个林则徐当年虎门销烟、力挫英夷,也算是一个英雄人物了,只可惜,却为妖做事,白白地玷污了清白之躯。”洪秀全点点头,转头望向夏华,“华胞,局势已如此,你有何看法?”


  迎着众人的目光,夏华开口道:“三哥和四哥刚才说得都很对,当前局势已是如箭在弦,不得不发,再不起事,清妖很快就会尾随陈亚贵进入紫荆山,纸里包不住火,我们确实必须起事了。”他心里想了想,历史上的太平军起义也就在这段时间爆发了,“另外,关于凌十八、罗大纲这两路人马,我有一点想法。四哥刚才说,凌十八打算攻打信宜县城,小弟认为此举大为不妥,陈亚贵就是最好的例子,陈亚贵攻城拔寨,拿下两座县城,结果树大招风,引来清妖的大军围剿,不但没保住县城,部队也被打得七零八落、东躲西藏,如此结果,岂不是得不偿失?二哥、三哥、四哥、诸位,天地会创建时间远早于我教,天地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人员之多,都是大大地超过我教,数十年来,天地会不断地起事反清,看似声势浩大,但有几次取得成功了?没有,一次都没有。为何?因为不团结和分散力量。天地会各部虽然在名义上同属于天地会,实际上各行其是、各干各的,一部起事,别部袖手旁观或鞭长莫及,继而被清妖逐个击破。凌十八部不能打县城,不打县城,清廷就不以为意,认为凌十八只是流寇蟊贼,继而不会派遣大军精兵对其进行围剿,打县城,闹得动静太大了,清廷高度重视,凌十八就会重蹈陈亚贵覆辙,我们也白白地损失了一支有生力量。”


  “华弟说得对!”韦昌辉立刻表示赞同,“我们要把能凝聚起来的力量都凝聚起来,不能各行其是、分散力量,各路人马必须齐聚这里,聚沙成塔、众志成城,才能发挥出最大力量。”


  杨秀清连连点头,然后望向洪秀全:“二哥,那我就按照华弟说的那样,立刻派人联系凌十八,让他放弃攻打信宜县城,不要节外生枝,只需率部日夜兼程地赶过来?”


  洪秀全颔首:“华胞所言甚是,就按华胞说的办吧!华胞,罗大纲呢?”


  夏华说道:“我军起事后,必然要游击转战,攻克城镇以获得人丁物资,永安县是一座繁华而坚固的州城,物产丰富、人口稠密、易守难攻,贸然强攻,恐怕会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我看,可让罗大纲部不来金田村与我们会合,而是就地化整为零,伪装百姓分批潜入永安城,届时,我军兵临城下,攻打永安城,罗大纲部在城内与我军里应外合,永安城必然唾手可得。”


  “好计!”洪秀全目光炯炯、连连喝彩。——夏华在心里吐槽:拜托,这明明就是一条在军事上被用烂了的雕虫小技而已,你至于喝彩么?


  石达开道:“华胞言之有理。二哥、诸位,我军无论翻山越岭还是与清妖展开野外交战,都是不在话下,但我军目前装备简陋,尤其缺乏铳炮(火炮)红粉(火药),攻城能力堪忧,然而,不攻打城镇,我们就难以获得人丁物资的补充,因此,目前我军想要攻克城镇,里应外合就是最有效的办法。”——因为天父名叫爷火华(耶和华),为了避讳“火”,太平军的火炮改叫铳炮,火药改叫红粉。另外,洪秀全等结义十人(包括那个子虚乌有的天阿哥耶稣),石达开排第七,夏华排第十,但石达开年龄比夏华小两岁,为避免辈分和年龄的冲突,所以石达开称呼夏华为“华胞”而不是“华弟”或“十弟”。


  “七哥说得对。”夏华说道,“我军起事后,人人蓄发扎巾,清妖都是剃光前额留辫子的,我看,我们可以让一批可靠的圣兵兄弟暂不蓄发扎巾,仍然剃发留辫,从而以便于日后混入需要攻打的城市作为内应。除了男圣兵,女圣兵也不能忽视,因为女人天然地会被男人轻视。”


  “好计!”洪秀全再度连连喝彩,然后望向杨秀清,“清胞,这事就交给你了。”


  “二哥放心!”杨秀清正色领命。


  “二哥、诸位!”夏华顿了顿,提到了一个重要正题,“我们在金田村起事,接下来呢?我们的计划是什么?”夏华记得,历史上洪秀全等人先于1850年秋冬时在金田村发动起义,然后于次年也就是1851年3月下旬攻克附近的武宣县,洪秀全在此正式称王,接着于9月攻克永安县(蒙山县),进行了永安建制,分封东西南北翼五王,再接着,在第二年也就是1852年4月初离开了永安县,攻打省城桂林但没有攻克,最后离开广西省,进入了湖南省。从1850年秋冬到1852年春夏,长达足足一年半的时间,太平军始终都在广西省境内打转转,并且大部分时间就是在金田村、紫荆山一带。如此怪异的行为让人不得不怀疑:太平军起事成功后,太平军高层似乎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没有计划大纲,没有目的,就是打游击。


  “起事后,我们会走出广西省一隅之地,挺向更广阔的地方。”冯云山说道,“广西乃是偏远贫瘠之地,难以长期立足,二哥本意前去河南省,在那里开拓天国疆土,河南乃是天下九州之中心,一旦我们在河南能够立稳根基,夺取全天下自当是水到渠成,不过,秀清等人觉得第一步应该是攻占和控制江浙皖地区,先在那里立足,进而再夺取全天下。”


  夏华望向杨秀清。


  杨秀清微微一笑:“拿下南京难道不是阿爷的暗示吗?”


  夏华一头雾水:“天阿爷什么时候给这个暗示了?”


  杨秀清胸有成竹地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展示给众人看,夏华看后,差点儿喷出一口老血,因为杨秀清拿着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夏华从后世带来的那盒香烟,香烟已经抽完了,只剩烟盒。夏华记得自己抽完最后一根香烟后就把烟盒扔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杨秀清的手里。


  “诸位请看!”杨秀清高举着香烟盒,“阿爷香烟盒上面写着什么?”


  夏华真的又想大哭又想大笑:夏华抽的是“红南京”香烟,红南京是后世常见香烟之一,十二块钱一盒。红南京香烟既然是红南京牌,香烟盒上自然印着“南京”二字(红是烟盒色)。


  “南京!阿爷香烟盒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南京’这两个字(“南京”二字的简体写法和繁体写法是一样的)!”杨秀清凛然正色、庄重无比,“阿爷给我们的暗示已经非常明显了!是的!我们第一步应该是拿下南京!在南京一带建立天国疆土!进而再跟清妖争夺整个天下!”


  夏华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时的内心想法,他估计自己此时的五官表情是扭曲的。


  “既然阿爷已经给出了明示,我们自然不能违抗。”萧朝贵跟杨秀清一唱一和。


  夏华望向洪秀全,只见洪秀全微微地点头,表示同意。夏华顿时浑身冷汗:有没有搞错?这么大的事情居然通过一个香烟盒进行决定?这也太他妈的恶搞了吧?夏华记得,太平天国明明崛起于广西,为何不在本地立足,非要一路辗转千里地杀到南京安家落户呢?就算广西贫穷、江浙皖富裕,两地之间的湖南湖北也是比较富足的地方,完全可以立足发展的,原因好像是洪秀全本打算前去河南立足,所以太平军出广西后一路北上,抵达武汉时又改变主意,没有继续北上去河南,而是向东顺江而下,攻克了南京,继而就在南京立足了。现在,则是因为夏华带来的一盒香烟而决定去南京,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了。夏华在心里苦笑不已。


  会议召开了很长时间,敲定了很多细节和整体大纲。由于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了,晚饭后,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连夜赶回金田村,洪秀全、冯云山、夏华等人还留在山人村,胡以晃虽然是主家,但他现在军职在身,也前去金田村了,留下蒙得恩照顾洪秀全等人的衣食住行。蒙得恩已经是洪秀全卫队营副营长,协助营长秦日纲一起保护洪秀全全家,秦蒙两人分工不同,秦日纲偏重于打打杀杀,蒙得恩偏重于生活起居,蒙得恩更像一个管家。


  杨秀清等人离开时,夏华叫住了一个人,冯云山的副手、二号文官陈承瑢。陈承瑢地位很高,仅次于“九人团”。“夏总参谋长有何吩咐?”被夏华叫住后,陈承瑢停住脚步微笑道。


  “听说你有一个侄子,是不是?”


  “是的。”


  “是不是叫陈玉成?”


  “不,不叫陈玉成。”


  “啊?”夏华惊讶了,“不叫陈玉成?对了,他两眼下方是不是有两个黑痣?”


  陈承瑢惊奇了:“总参谋长你是怎么知道小侄这个特点的?”


  “你侄子到底叫什么?”夏华好奇不已。


  “他叫陈丕成。不知夏总参谋长为何对小侄如此关心?”


  “哦,我上次去金田村时经过童兵团练兵场,听闻童兵团有一个少年圣兵表现尤为出色,能文能武、样样第一,据说是陈先生你的侄子,今日正好见到陈先生你本人,所以就问一问。”


  “夏总参谋长过奖了!小侄能得夏总参谋长如此盛赞,真是三生有幸。”


  “我看人很准的,你侄子乃至人中之虎,将来必成大器,有空把他带到这里来。”


  陈承瑢听得大喜过望:“承瑢在此代小侄多谢夏总参谋长了。”


  陈承瑢走后,夏华纳闷道:既然是陈承瑢的侄子并且两眼下方有两个黑痣,那就错不了,就是陈玉成,难道陈玉成一开始不叫陈玉成?叫什么陈丕成?


  夏华想要组建自己的嫡系势力,必然要招募人才,太平天国早期的核心骨干都是成年人,都有成年人的心思想法了,招募起来比较难,因此夏华把主意打到了太平天国后期才俊身上,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顶梁柱便是陈玉成、李秀成。夏华多次去童兵团那里转悠,既没有找到陈玉成也没有找到李秀成,这让他大惑不解。此时见到了陈承瑢,夏华才明白,陈玉成原名陈丕成,应该是后来改成了陈玉成。陈玉成智勇双全、军政俱通,堪称少年英才,并且长得英俊秀气,最大特点是两眼下方长着两颗黑痣,远远望去犹如四眼,后来被清军又恨又怕地取了“四眼狗”的绰号。陈玉成是跟叔叔陈承瑢一起加入拜上帝会并且来到金田村的,另外,陈玉成有两个叔叔,另一个是陈得才(陈德才),也在金田村,也是太平军的骨干将领之一。


  至于李秀成,夏华在金田村和山人村找了很多遍,一直没找到,只得暂时作罢。


  夏华万万没想到,在短短几天后,第一场真刀真枪的战斗就爆发了。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0960.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