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铁血山河之龙武天下 > 前言:珍爱和平

前言:珍爱和平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5500多年历史里,人类累计爆发了14500多次战争,累计约37亿人因战乱而丧命,其中,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战争高达次(包括中国人的内战以及中国人在中国境内与异国异族敌人的交战),约占人类战争次数总和的三分之一。在古今中外如此众多的战乱中,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十场分别是:


  第一、蒙古帝国的崛起和扩张(9年),死亡人数约2亿;


  第二、太平天国运动(4年),死亡人数.6亿;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945年8月),死亡人数约7000万;


  第四、清军入关(2年),死亡人数亿;


  第五、清朝同治年间的西北战乱(3年),死亡人数约2000万;


  第六、清朝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4年),死亡人数.1亿;


  第七、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月),死亡人数约1500万;


  第八、唐朝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年初),死亡人数0万;


  第九、苏俄内战(月月),死亡人数约1000万;


  第十、欧洲三十年战争(8年),死亡人数约800万。


  毋庸置疑,以上数字都是触目惊心甚至是骇人听闻的,不仅如此,让我们中国人不得不感到震惊和悲哀的是:在这十场死人最多的战乱浩劫里,我们中国居然一家“独占”五场(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第八),足足占了一半,而在另外那五场里又有两场(第一、第三)有我们中国被卷入其中,只有三场跟我们中国没关系(第九、第十)或基本上没关系(第七)。人的生命本是世上最宝贵的东西,但在战乱中,人的生命却像蝼蚁草芥一样不值一文,死人数量居然达到以百万、千万乃至亿为计算单位,真是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相信甚至难以想象。同时,关于以上十大战乱浩劫,必须说明几个重要的细节:第一,蒙古帝国在崛起和扩张中确实杀人如麻、屠城无数,比如,灭金国屠杀约三千万人,灭西夏国屠杀约三百万人(直接灭绝了西夏国主体民族党项人),西征阿拉伯屠杀约两千万人,攻伐欧洲屠杀超过七百万人,灭南宋屠杀约两千万人(这两千万是南方汉人的死亡数字,北方汉人的死亡数字远远不止)…不过,蒙古帝国杀人最多的“武器”并非屠刀,而是蒙古大军在无意中通过频繁的四处远征作战传播扩散到世界各地的鼠疫,鼠疫即欧洲人谈之变色的“黑死病”,肆虐欧洲和西亚的鼠疫正是蒙古大军带来的,它让欧洲在三年内死亡近三千万人,这三千万条人命自然而然地被归入蒙古帝国的“杀人成绩”里,虽然这三千万欧洲人并不是被蒙古大军直接杀死的——为什么蒙古大军可以携带、传播、扩散鼠疫但他们自身却没有被鼠疫毁灭呢?因为鼠疫杆菌主要是借助鼠蚤进行传播的,而鼠蚤天性非常厌恶马骚味,不愿意附在马匹身上,众所周知,蒙古大军正是以骑兵为主力,所以蒙古大军的精锐即骑兵基本上“免疫”鼠疫,同时却又能大肆地传播扩散鼠疫。这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明末时中国北方爆发了大规模鼠疫,明军因此而病死无数,但以骑兵为主力的清军则基本上不受鼠疫影响;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约7000万人(军人和平民),这7000万人包括约2700万苏联人、约1800万中国人、约800万德国人、约600万犹太人、约300万日本人、约170万南斯拉夫人等,死于二战的中国人的数量占死于二战的各国人口总数的约25.7%,作为鲜明对比的是,死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人口也达到了约7000万(直接和间接死于该运动的人口甚至达到1.6亿),但这7000万死难者却几乎100%是中国人;第四,清军入关后对明国人(不限于汉族,包括明国境内的所有民族)确实展开了血腥的、不计其数的大屠杀,但死于清军屠杀的明国人到底有多少?学术界对此却一直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结论,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资料的缺乏流失,二是明国人的死亡不能全部归咎于清军的屠杀。明末清初的中国是极度动乱的,杀人的不止清军,还有军纪败坏的明军、拥兵自重的明国各地军阀、李自成的大顺军、张献忠的大西军、其他形形色色的农民起义军以及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的土匪、流寇、盗贼等多如牛毛的势力,除了人祸还有天灾,包括小冰期带来的农业产量剧减和明国经济体系的畸形而造成的大面积饥荒、因为医学水平低下而几乎无法控制的瘟疫疾病等等——说句不好听的话,清军入关后对明国人大开杀戒是铁证如山的历史事实,但也不能把明国人死亡的“血债”一股脑地统统算到清军头上,杀明国人最多的可能正是明国人自己;第七,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只是一个“打酱油”角色,一战爆发后,为了趁势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借机收回一些丧失的国家主权,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政府累计派遣了14万余非武装工人前去欧洲战场进行“以工代兵”的“象征性参战”,这些吃苦耐劳、忠勇朴实的华工在欧洲战场上主要从事后方后勤工作,很少上前线参战,正因为只是“配角”,所以死于一战的中国人很少,约1万人(大部分是生病而死的,战死和受伤而死的确实不多,其中有500多人是在坐船从中国前往欧洲的途中遭到德国海军潜艇的攻击而船沉后淹死在大海上的),只占一战各国死亡人口总数的约0.07%。


  也许有读者朋友认为以上数据“太夸张了”,甚至怀疑“怎么可能会死这么多人”,在此,读者朋友们必须分清楚“战争”和“战乱”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战乱不等于战争,战乱不但包括战争本身,还包括战争带来的社会动乱,战乱的波及范围比战争更大,影响比战争更广、更深远,死于战乱的人远远地超过死于战争的人,实际上,直接死于战争的人只是死于战乱的人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以太平天国运动举例,那场运动造成中国几千万人乃至上亿人丧命,然而,交战双方的军人即太平军和清军(八旗军、绿营兵、湘军、淮军等)前前后后打了十四五年的仗,死亡总数只是百万人级别,死于那场战乱的平民远远地超过军人,平民死亡数量是军人死亡数量的近百倍乃至上百倍,可以说,死于战乱的人足足超过99%是平民,死于战乱的军人只占死人总数1%都不到,两者相差极度悬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交战双方的军队出动十几万人、几十万人乃至上百万人展开厮杀,造成的人员死亡数字固然很大,但跟战争带来的战乱相比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所谓的战乱,指的就是因为战争而导致的社会秩序的大面积崩溃,劳动生产遭到大幅度破坏,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随之沦丧,广大平民无法进行正常的劳动生产,再加上交战双方为维持战争和取得战争胜利而必然会对其控制区内平民进行敲骨吸髓的盘剥压榨,使得广大平民立刻陷入了饥寒交迫的水深火热中,劳动生产停顿造成粮食匮乏,大面积的大规模的饥荒随之产生,伴随着饥荒的还有大面积的大规模的瘟疫疾病以及因为无法无天而无恶不作的谋杀、强奸、抢劫等等各种犯罪行为和火灾等,特别是溃乱军队、野蛮军队对平民的作恶,破坏性更是巨大无比、令人发指。因此,死于战乱的人里,只有一小部分死难者是被杀死的(包括死于敌方军人攻击的军人和死于军人屠杀的平民),绝大部分死难者其实是饿死的、病死的、冻死的、累死的等等。


  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伟大国家,我们中国人是一个勤劳而智慧的伟大民族,但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和民族,光是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几千年来承受的战乱的次数和烈度就可见一斑了,除了以上十大世界级的战乱,历史上仅仅发生在我们国内的种种战乱的惨状就足以让我们不忍直视了:


  西周末东周初的战乱,蛮族犬戎军队攻入周国境内,死亡约100万人;


  战国时期,七国军人累计死亡约200万人(七国平民死亡数量远远地超过军人);


  秦末战乱以及楚汉争霸,死亡约1300万人;


  西汉末年战乱,死亡约3000万人;


  东汉末年战乱和三国前期,死亡约4900万人(黄巾起义前,中国人口约5000万,赤壁之战结束时,中国人口只有约140万,夷陵之战结束时,中国人口已经不足100万);


  五胡乱华,死亡约1200万人;


  隋末唐初战乱,死亡约3400万人;


  唐末战乱,死亡约3800万人;


  宋金战乱、宋元战乱,合计死亡约9000万人(宋国和辽国虽然也打过仗,但两国军队只是在边境地带断断续续地打了二十多年,战火没有波及两国内地,没有产生大面积的战乱,并且随着两国缔结和平协议,宋辽两国直到辽国被金国灭亡时基本上一直互不侵犯,维持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友好关系,所以,死于宋辽战争的宋辽军人虽然不少,但死于宋辽战争的宋辽平民并不多。后世人受到影视剧的误导,认为宋辽两国之间存在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这是违反历史事实的,宋辽两国长期关系友好,两国军民也关系和睦,并不互相仇恨,但是,宋金战争、宋元战争则完全不同,金军、元军都多次大规模地攻入了北宋、南宋境内,造成两宋境内出现大面积战乱,致使两宋死人无数。宋人真正仇恨的是金人、元人,不仇恨辽人);


  元末明初战乱,死亡约1000万人;


  明末清初战乱,死亡约1.4亿人。…


  本人之所以把这些沉甸甸的、血淋淋的史实资料列举出来,绝不是为了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或宣扬反文明的极端思想,而是想要大声地告诉读者朋友们:珍爱和平!珍惜和平!正如那句古话说的,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生在乱世的人,命如朝露、朝不保夕,真的还不如生在太平时期的一条狗。就在读者朋友您阅读这段文字的此时此刻,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地方正在战火纷飞、腥风血雨,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正生活在战争带来的随时都会丧命的战乱和痛苦中。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生在一个没有战乱的国家里,这是我们的大幸。千万千万不要因为我们此时享受着的和平存在着种种不足而幼稚无比地对战争这个魔鬼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平对于我们而言,就像空气,它宝贵无比,却又极其容易被忽视,但我们不能真的忽视它,因为我们离不开和平就像离不开随时都需要呼吸的空气。珍爱和平!和平万岁!


  有句话家喻户晓,物以稀为贵。此话堪称至理名言,君不见,熊猫和猪都是好吃懒做的动物,但就因为熊猫数量稀少、猪数量众多,所以两者命运天差地别。是的,往往数量少的东西就会值钱,数量多的东西就会不值钱,不过,有一样东西是不符合这个准则的,那就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无价的,哪怕再多,仍然是最为宝贵的、无价的。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人类种群,但是,数量多绝不代表我们中国人的生命就会“贬值”,就会变得不值钱,我们中国人不管再怎么多,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仍然永远都是最为宝贵的、无价的。我们后世人在翻阅史书名著、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时,总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雄才大略的领袖伟人的身上,总会津津乐道于他们在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尤其军事上的武功成就,提到秦始皇时,我们会说“他真厉害,扫灭六国、一统天下”,提到汉武帝时,我们会说“他真厉害,打败匈奴、开疆拓土”,提到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妇孺皆知的三国名人时,我们对他们的事迹更是如数家珍,曹操一统北方、奠定曹魏基业,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就蜀汉霸业,孙权经营江东、创建吴国,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三国时期的众多大战更是被我们熟悉得滚瓜烂熟,至于以后的唐太宗、明太祖等帝王将相们以及各个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战乱时期,在我们看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判断一个历史人物“牛不牛”,不看此人让老百姓过得好不好,而是看此人打了多少厉害的仗、开拓了多少疆域国土,所以,重用商鞅进行改革变法从而让秦国国力日益强盛的秦孝公远不如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更有知名度,诸葛亮屡屡展开北伐的战争被罗贯中大书特书、被我们看得津津有味,至于诸葛亮治理蜀汉、发展民生经济的文政事迹,则被罗贯中一笔带过,我们也对此毫无兴趣,等等,都是一样的。似乎,我们喜欢看金戈铁马、天下大乱的历史,不喜欢看和平安宁、天下大治的历史,为何?因为在我们看来,天下大乱的历史“才带劲、才热血”,天下大治的历史“太无聊、太沉闷”,军队杀伐征战让人热血沸腾,百姓安居乐业则让人索然无味。我想,有这种观点的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件事:那些“历史牛人”创建的丰功伟绩都是用无数死人白骨堆成的,那些“热血沸腾的历史时期”都是尸积成山、血流成河的人间地狱。我们如果身处那些“历史牛人”的麾下或者生在那些“热血沸腾的历史时期”,会怎么样?答案是网上的一个帖子:那个帖子共有两张图,第一张是电影《生化危机》某个画面,女主角爱丽丝威风凛凛地站在一个高处,密密麻麻、面目狰狞的丧尸团团包围爱丽丝,英姿飒爽的爱丽丝正准备大开杀戒,一个箭头指向爱丽丝,配的文字是“生化危机爆发时,你以为你在这里?”;第二张图跟第一张一样场景,唯一的不同是图中箭头指向丧尸群里某个丧尸“其实你在这里”。这个帖子啥意思呢?意思是:正在看帖子的众多普通网友,你以为生化危机爆发时,你会是大杀四方、所向无敌、奇遇不断、永远不死的主角?错了,你只会是无数丧尸里的一个而已。这个答案也是我们刚才那个问题的答案:假如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身在历史上某个乱世时,你我不会成为时代的“主角”,只会成为荒郊野岭间曝骨履肠的无数孤魂野鬼之一,只会成为那些“历史牛人”用来缔造丰功伟绩的无数死人白骨之一。正如《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对成吉思汗说的那句话:“大汗你是成就宏图霸业了,但世间不知道为此流了多少孤儿寡母泪。”


  本书的时代背景是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只是中国的内战,但却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乃至人类七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乃至人类七千年历史上死人最多的战乱,它造成了高达7000万至1.6亿中国人死于非命,等于甚至超过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员死亡总和。该运动的惨烈绝伦程度已是无法用笔墨语言形容,该运动的性质也一直是毁誉参半、争论不休,赞扬者称其“伟大的农民起义”“具有诸多的历史积极意义”,批评者称其“邪教祸国”“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比满清更甚”。抛开这些争论,史学界公认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共历时14年,达到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最终波及全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农民战争,太平军纵横十七个省,攻克600多座城镇,这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并且它是在新的时代爆发的,拥有很多新的特点和水平,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的不少先例,比如,它是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的(由于东西方宗教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西方国家从古至今爆发过很多次宗教战争,中国从古至今爆发的宗教战争很少,但还是有的,太平天国并不是第一个,宋朝的方腊起义就是利用来自波斯国的摩尼教即明教发动民众展开起义斗争的,元末朱元璋发动起义直至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也是利用摩尼教即明教起家,清朝中期的白莲教起义同样如此),太平天国既反对本国的封建主义(其实它本身也是封建主义),也反对西方列强的帝国主义,它是中国从古至今众多场农民起义战争中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的等等。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十周年时,在时间上,正处于中国新旧时代的全面交替时,古老而封闭的中国刚刚被西方列强用巨舰大炮轰开了国门,来自西方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的价值观大量地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理念、思想、价值观展开着激烈的碰撞,沉迷在“天朝上国”幻梦中的中国人被迫地打开视界,被迫地睁眼看世界;在科学和军事上,这段时期又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结束、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前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兴的热兵器正在战场上逐步地取代冷兵器,火器和刀枪同时出现在战场上,枪炮咆哮怒吼,骑兵纵横驰骋,弹雨与箭雨齐飞。当中国陷入这场长达十四年的空前内战时,曾经称雄一时、不可一世的第一代世界列强即西班牙帝国、葡萄牙帝国、荷兰帝国此三大日不落帝国都已经日薄西山,而新崛起的第二代世界列强即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俄罗斯帝国此三大日不落帝国正在争先恐后地瓜分着世界并且因为分赃不均而互相屡屡大打出手,非洲、美洲、澳洲、亚洲…辽阔的世界一块又一块地成为它们的殖民地;与中国这个“东亚病夫”同病相怜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即土耳其同样风光不再,无可奈何地成为西方列强砧板上的鱼肉;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中的德意志帝国大步地走在艰难但不可阻挡的统一征途上;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刚刚取得与墨西哥的战争的大获全胜,掠夺了墨西哥一半多的领土,其疆域再度大增,但这个年轻国家的内部早已经埋下了分裂的隐患,跟中国一样的大规模的南北内战已经如箭在弦;与中国一衣带水的东瀛三岛,正陷入跟中国一样的被西方列强用巨舰大炮轰开国门的艰难处境中,但在少年的明治天皇的心中,却已经为未来的大日本帝国规划好了崛起的蓝图。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金戈铁马、英雄辈出、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段充满腥风血雨、刀光剑影、死亡和苦难的时代。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后世有诗曰:


  已无遗老念洪王,志怪传奇俱渺茫,多少英雄叹兴废,最怜鹬蚌斗韦杨;


  帝皇幻梦终为空,中原逐鹿再无长,我来重读太平史,心中张弓射天狼。


  “比起所谓的宏图霸业,我更在乎的是挽救无数同胞的生命。”——夏华


  下面,开始我们的故事。


  (https://www.bqwowo.cc/bqw164165/8420938.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