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战火游龙 > 第六章 第九区

第六章 第九区


  先遣支队顺利到达预定目的地,进入初夏的冀南农村,麦苗刚刚秀穗,到处鸟语花香,蓝天白云从天边飘过,一片美好的田园风光。


  这让一直从城里长大的孙吴感到非常的新鲜和兴奋。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忽然通讯兵急匆匆赶来,说支队长找他。孙吴也不敢怠慢,起身直奔指挥部。


  支队指挥部里,支队长和地方上的同志正在聊些什么,“报告!”一进门,孙吴就是一个标准的敬礼,支队长看了一眼,直接喊了一句“进来,”孙吴也没可以,进来就坐了下来,“支队长找我有什么事儿,”


  支队长把喝水的杯子移了一移,把地图斜了一斜,摆在了孙吴面前,“你看这里,石头村!一个不算很大的小村子,可是这里却是一个很大的火药库,详细的情况让地方上的同志给你说。”


  “孙吴同志你好,我是孟俞县的县长,我叫孟金宝,这石头村呢,是个不大的村子,原来住着几十户人家,可是小鬼子一来,村子里的人都跑光了,由于这里靠近大山,所以小鬼子把这里围了起来,建成了一个很大的军火库。这石头村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房屋全都是用石头做的,非常坚固,小鬼子把外围的房子用石头连了起来然后在每隔二百米的墙头建了一个岗哨碉堡,防守非常严密,唯一一条通向外面的路,就在东边,敌人明堡暗堡的还建了不少,据进去送菜的老农说,鬼子在村子中间把几处民房打通连了起来建起了一个不小的军火库。里面住着两个中队约五六百鬼子。可不要小看这五六百鬼子,他们用机枪建立了严密的火力网,村内还养了几十条大狼狗。我们组织了几次行动都失败了,为此还搭上几十个战士的性命。”


  “那村子其它三个方向的外围都是什么情况,”孙吴认真的听着,突然问道。


  “奥!村子的南北方向是斜坡,原来还种了许多的树,现在小鬼子把附近一百米的树都砍光了,前几天邻村的二傻到这里放羊,有一只羊跑的有点近了,就被小鬼子的机枪给突突了,二傻也不敢往前走,后来那只羊被鬼子拎走了,西面就是乱石岗子了,平时没人去。”


  “孙吴你看,此村子位于太行山北麓东侧,对我太行根据地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小鬼子几次对太行山根据地进行扫荡,其北路军大部分的武器弹药都是从这里运出去的,因此总部要求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掉它。”支队长严肃的说着。


  孙吴挠着头开口到:“支队长!这个好像有点难,别说我们没有炮,就算有炮也白搭啊!根本炸不开,房顶也是石头的吧?”孙吴歪着脑袋问县长,“是!没办法,靠山吃山,这山上除了石头就是石头,所以房顶也是木梁加稻草上面就是石头了。”县长无奈的说。


  “你看?这个仗没法打,”孙吴两手一摊,摇了摇头。


  支队长低着头看着地图,沉默了好久,突然笑了:“这世界上,也有你孙吴办不到的事儿?真是够难得的啊!既然你孙吴都办不到,别人就更难办到了,算了!既然这个任务无法完成,那就给总部回电,让他们另请高明吧!”说完支队长看着孙吴。


  孙吴一下子坐不住了,“别!别!别!我的老首长,您这帽子扣的太大了我可受不起。你也别激我了,这事呢?我想想,我尽量去办,办成了你也不用奖励我,办不成你也不许埋怨我。”


  支队长:“哎!这就对了,这才是我认识的孙吴吗?哈!哈!哈!我相信你,只要你孙吴接了这活,我就放心了。”


  孙吴真想抽自己两个嘴巴子,感觉好像还是上了贼船似得。


  领了任务回来,可把孙吴给腻歪坏了,反过来复过去,睡觉想,吃饭想,就连做梦做的都是炸火药库的事儿,可是好几天过去了就是没有好的办法。指导员也围着地图左一圈又一圈的看着也没有好办法。这两天孙吴的腮帮子都肿了,牙疼得厉害,看来真的是上火了,一向随性的孙吴,这次真的后悔接这个差事了。


  这天孙吴实在闷得慌,就跑到了地里,坐在地头上看着一片片半黄的的麦子发呆,远处传来了几个孩子欢快的笑声,原来几个孩子在麦场里放风筝,其实当地人也不叫风筝,而是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八卦,”


  八卦就是用比较细的竹子,最好是烂扫帚上的竹子,做成的两个四方框合起来,就有八个角了,这就是八卦的骨架,然后用浆糊把牛皮纸粘在骨架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八卦了,这个八卦要是飞上天还需要一个长长的布尾巴。而“麦场”在农村生长的孩子都知道,那就是在麦子快要熟的时候,农民要在一些空白的土地上或者不长庄家的盐碱地里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做的可以晒麦子,压麦子,的地方。这种地方一般平正光滑,也适合孩子们嬉戏。


  孙吴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爬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转身走了。


  从此以后孙吴像是着了魔一样,白天拿着竹竿做起了八卦,晚上也不睡觉,一宿一宿的围着石头村转,整个的石头村外围被他跑了个边,每天的早晨天亮了他才回来,睡上一上午的觉,下午接着做风筝,晚上后半夜又出去了,谁也不知道孙吴在干什么鬼。


  营部里,孙吴一本正经的开着会,“根据这些天我的观察,鬼子每天拉军火的车都进进出出的,按照以往的经验,麦子又快熟了,鬼子的夏季扫荡估计也快开始了,这是我这几天的成果。


  ”说着孙吴从身后拿出了一个直径两米的大黑风筝(八卦),“这几天我跟华峰试了好多次,终于可以大概的可以实行了,为了更加保险,我让邻居王大伯又做了一个,两个一起飞,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具体任务看天气,散会!”这一通话说的大家稀里糊涂的,除了华峰没一个人听明白了。


  某一天晚上凌晨三点,天空一片黑暗,四五级的南风带着淡淡的麦香味呼呼的吹着,孙吴叫上了二十几个人把大风筝放了起来,每个风筝的肚子里都装着十几个拔了弦的日本香瓜手雷。这个大风筝和别的不一样,直径足足有两米半,线也有三根,孙吴在南边,派了四个战士东边一个,西边一个,都把线放到了固定的长度上,两个大风筝就像两个黑色的幽灵,飘荡在军火库的上方。


  凌晨四点鬼子拉军火的车又准时的停在了军火库门前的院子里,小鬼子加紧的搬着军火装车,一个鬼子由于还没睡醒,迷迷瞪瞪的绊了一跤,一箱手雷就掉到了地上滚的到处都是,鬼子长官走上去“啪!啪!”就是两个大耳光。


  华峰站在东边的山坡上看的真真切切,等到四点四十左右,东方开始慢慢变亮,这时鬼子的车也装的差不多了,华峰拿着手电筒,对着南边孙吴方向闪了两下,如果不注意谁也察觉不到手电筒闪的那两下。


  孙吴和另一个拎着风筝线的战士麻利的从风筝线上又分出了一根比较细的线一拉,“哗啦”一下藏在风筝肚子里的二十几颗手雷就像下雨一样,落在了院子里。顿时火光四射,接着满载军火的军火车就发生了巨大的爆炸了,紧跟着开着门的军火库在受到巨大的冲击力下也爆炸了。


  站在两公里以外的孙吴他们也被巨大的爆炸震得头皮发麻,附近几十里村子里的狗都叫成了一团。紧跟着有村民以为是地震了,还放起了鞭炮,鞭炮声又把别的村民吵醒,附近几十里一片鞭炮声,是在通报地震的消息,也像是在庆祝敌人军火库的爆炸。


  当巨大的爆炸声,传到支队指挥部时,支队长也一轱辘爬了起来,发生了什么事儿?穿上鞋子就往外跑,可刚推开门他就站住了,他好像反应过来了一点。忍不住的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先遣支队指挥部里,支队长对孙吴又是一顿大加赞赏,还宣读了总部发来的嘉奖令。孙吴立一等功,特务营全体立三等功一次。


  为了报复这次炸军火库,恼怒的日本鬼子提前发动了夏季扫荡,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奉行的杀光、烧光、强光的政策。对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根据地更是下了死手。很多区域都受到了重创。最重的就数第九区。第九区司令阵亡,各个连排被打的七零八落,四散奔逃,本来好好的根据地,一时变成了真空地带。


  支队长经过了反复的考虑,最终还是决定派孙吴收拾起这个烂摊子,临行前特意嘱咐说,让孙吴尽快回复第九区的秩序,让第九区尽快回复战斗能力,等找到合适的人选,就把孙吴调回来。


  孙吴满口答应着,心里却乐出了花,心里想“首长啊!你可别急着把我调回来,最好你把我忘了才好呢。”


  孙吴带领着一个排的兵力和他的得力部将直奔第九区,第九区地处河北南部,山东北部,是黄河冲击出来的一大片平原。等来到第九区原来的驻地时,到处一片荒凉,桌子椅子七倒八歪,一看就是好久都没人来过了。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战士也回来了,根据消息称,现在第九区所有的部队都被打散了,大部分都回家了,有一个排长就在附近的村子里,我们的战士去请他,他死活都不来。


  原来这个排长带着一百多号人,被鬼子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分队追着打了两天,最后排长吓得把枪扔到了井里,回家种田去了。


  孙吴听了心里直笑,这时听到了远处的芦苇荡里传来了枪声,孙吴快速的带着部队敢了过去,等走近一看,原来一伙鬼子正在杀人。一个个中国人被五花大绑,一个一个的跪在芦苇荡里等待处决。等孙吴到了的时候已经被处决了大半。


  孙吴一个手势,战士们立即包抄了过去,几分钟就解决了这伙鬼子。当孙吴走到一个壮汉身边时,便问道:“大哥!鬼子为什么抓你啊?”


  大汉回答:“俺家住在白庄,就俺和老娘相依为命,前几天俺去地里干活,小鬼子就来村里抢粮了,小鬼子要牵俺家的牛,俺娘不让,上去去拉,结果被小鬼子给捅死了,俺一气之下,拿着铡刀片子去找小鬼子拼命,结果刚放到四五个小鬼子,就被后边的小鬼子军官放了冷枪打在了大腿上,就这样被抓了。”


  孙吴感慨到:“都说燕赵之地自古出豪杰啊!果然名不虚传,大哥,你叫什么名字?愿意跟我打鬼子吗?”


  “俺叫孙二牛,俺现在家也没了,老娘也没了,反正这条命也是捡回来的,俺跟你干了,这狗日的小鬼子,老子和他没玩。”孙二牛咬牙切齿的说到。


  孙吴转身对着其他人说:“你们愿意回家的都回家,愿意跟我打鬼子的留下,我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以后我就是第九区的司令了。有事儿找我好使。”


  “谢谢司令,我们也都没家了,我们也跟小鬼子有血海深仇,我们都跟你干了。”


  “好!好!好!”孙吴乐的合不拢嘴。“走!我们去看看那个排长。”


  等到了门外,一个战士敲了敲门,一个满脸尘土的汉子开开了门,战士问到:“这时郭排长家吗?”


  开门的人一听赶忙回答,“不是!你走错门了!”说着就要关门,


  孙吴眼疾手快,一把把门顶住,笑着说:“郭排长,我是新来的第九区司令,你是不是请我进去坐一坐呢?”


  郭金槐一愣,“俺不认识什么郭排长?你找错人了。”


  “唉!唉!郭金槐排长,冀鲁边区第九区,三连二排排长,我找的人就是你,没错!”孙吴笑着就挤了进来。


  “俺不敢了,干不了了,你看俺上有老下有小,俺不怕死,可是俺要是死了,他们就连个依靠就没有了,”说着满脸无奈的转身进去了。


  孙吴也跟着进去了,原来郭金槐正跟她的媳妇在铡草。他媳妇一看有人来了就回屋提出了一个茶壶和几个碗,给孙吴他们几个人一人倒了一碗水就又回屋了。


  郭金槐卷了一根土烟,低着头吧嗒!吧嗒!的抽着,一声不吱。


  还是孙吴先开口了:“郭排长,现在第九区处于危难之处,弟兄们死的死逃的逃,我能理解,可是不把小鬼子打跑,我们有好日子过吗?你看这是我刚从刑场上救下来的乡亲们,小鬼子哪天不杀人,哪天不进村抢粮,你觉得只要你不打他,他就不会来嚯嚯你吗?”


  这时有一个年迈的老头拄着拐出来了,“小槐子,这位长官说的对,男人要有血性,小鬼子都打到了家门口了,我们还不还手,我们还是不是中国人了,”


  “爷爷,您怎么出来了,你的病还没好利索呢?”郭金槐赶忙站了起来去扶老爷子,结果被老爷子一把给甩开了。


  孙吴一看赶紧扶着老爷子坐了下来,老爷子刚一坐下接着又说:“俗话说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咱这燕赵大地,也出过张飞,荆轲这样的豪杰。这男人啊!要有血性,要有骨气,不能窝窝囊囊的活一辈子,你说是不是?”


  孙吴赶紧点头:“老人家说的是,要是全国的老百姓都像你老人家这样,那小鬼子早就不敢来侵略中国了,”孙吴对老爷子也是肃然起敬。


  “小槐子啊!你不用挂记我们,你只要好好的杀鬼子,灭倭寇,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敬,我们全家人都以你为荣,要是爷爷我再年轻三十岁,我也要上战场和小鬼子较量较量。”


  老人家转身看向孙吴:“年轻人,不要让小鬼子小瞧了我们,让他们也知道中国的男人也不是好欺负的,我就把我孙子交给你了,”老人拍了拍孙吴的肩膀,起身慢慢的走了。


  “司令我跟你走,我去把兄弟们都找来。”郭金槐拿了一件衣服,跟着孙吴离开了。


  (https://www.bqwowo.cc/bqw163782/9530049.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