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蛮族战皇 > 第29章 外患内忧

第29章 外患内忧


  此刻我和最上义光,在谈论这个上衫家族的发家史的事实,就是要让最上义光决定自己的最终政治立场。

  如果最上义光只是见识一般的领主,满足于眼下的一个屁股大的领地,他势必就能看到不久的将来,自己会被豪强上衫给兼并,自己

  最上义光的一份家业就会被它人所独享。

  作为最上义光自然不会这样去等待。

  之后,越后刈羽郡北条城主,北条高广在信玄的煽动下自立,但三个月后就失败投降。北条高广是镰仓幕府的名臣大江广元的后人,越后国人中的实力人物,平日自负武略不逊于谦信,常怀异志。

  上衫谦信对待高广的态度却显得明显的宽大,后来还让他去上野厩桥城,管理关东区。十三年后的永禄十年(1567),高广受北条氏康支持再度谋反。

  其实有军事头脑的人很多,小孩子都能说会道,但是论道法则有三千,就看一个人能领悟多少道理?

  自然,懂得一条道理也能说懂得军事历史,懂得三千军事韬略的也称懂得军事学说,这两种人对战,......可见事实。

  最终空有其说,虚有其表的北条高广又被上衫谦信打败......

  然而越后和越相同盟时,谦信又一次饶恕了高广,不饶恕,杀了这些人,地方的民众不服气还得内战。

  于是上衫谦信依旧像从前那样重用他。就看这人会不会做人,有没有良心了。这也是我们历史上诸葛亮七擒七纵降服孟获的真意。

  日本人也在学,一直在学是不是?

  越后当时管理松散的主从关系,由此亦可见一斑。民风粗俗,不堪教诲。所以贯穿人类历史,还得用文明,用知识来作为引导。

  高广受北条氏康支持才能再度谋反,这就说明此人没有真本事,系纸老虎。

  武田信玄几乎没有给谦信喘息的机会。紧接着在弘治元年(1555)七月,因为缔结了三国同盟,而无后顾之忧的信玄大举进兵川中岛,谦信亦驻军于善光寺与之对抗。

  武田是一只打老虎,在和身边的仇敌刚一立定和平同盟关系,接着这关系就打来了。

  我之前不是说到过,挑起战争的三要素是:不要脸,不要命,不讲道理。

  至于用什么形式,什么队伍,什么人来领导都无关大局,主要是战争的本质就是掠夺别人就行。

  至于你要有好的结果,就用军事人才,上好的装备,动员后勤不断输出军备和金钱,这一仗准保能赢。

  于是两雄对峙了一百五十多天,各自滴水不漏,互无建树。

  最后由今川义元出面调停,议和罢兵。

  第二次川中岛会战以戏剧化的结果结束。

  收兵回国后,谦信面临的是一场内乱,有力家臣间的领土纷争不绝。

  谦信被各种家老间的诉讼,天天纠缠得心灰意冷,于弘治二年(1556)三月,在给自己的老师天室光育的信中留下了“功成名就,急流勇退”的话,宣告隐退,欲独自一人前往高野山出家。

  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晴天霹雳般地令家臣们大吃一惊,宇佐美定满和长尾政景二人,慌忙召集重臣商议,以“景虎乃越后统合之中心,舍此无人可内服众将,外御强敌”。

  因此说服了中条藤资,驱逐了欲乘乱谋反的大熊长秀,极力恳请谦信复出。

  谦信趁机要求诸将提交联合署名的起誓文书,并向春日山城送出人质。

  对此,当然无人再敢表示异议。

  我们看出来,进不能征服属下作乱之心,但是谦信的隐退系一个重磅炸弹。

  毕竟第二次川中岛会战刚刚结束。武田信玄立马可以回头再来......那样相互争夺战争利益的上衫家臣必定一败涂地。

  谦信的隐退可能只是一种计谋,但在内忧外患前,这出苦肉计式的隐退戏,的确带来了强化家臣团统治的好结果。

  这一年谦信刚好27岁。也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军事家进入成熟政治生涯的开始。

  从越后逃亡的大熊长秀,到甲斐投靠了武田信玄,上杉、武田间的和约至此破裂。就因为跑过去一个叛徒。

  弘治三年(1557),武田军进逼栎尾城,谦信亲率大军迎战。素来以战法稳健著称的信玄极力避免打硬仗,只是以先锋部队作了试探性的攻击。

  信玄曾趁夜埋伏下骑兵五十和步兵三百,次日清晨故意放出三匹惊马,意在诱使上杉军夺马而骚乱。谦信任由三马在阵前狂奔了许久,视若无睹。

  关于第三次川中岛会战的细节记载,体现于日本战国历史中的并不系很明确,大体上是没有决战就不了了之。

  同年,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再度逃到越后,将关东管领职、系图、重宝等一起转让给了谦信。

  为此谦信在永禄二年(1559)第二次进京,由朝廷和将军正式认许了这一继承。

  时值正亲町天皇新立,同样赐予谦信天杯和御剑。

  永禄四年(1561)3月,谦信以关东管领的名义,集合了关东诸侯共计十一万五千兵马,讨伐“逆臣“北条。

  北条氏康的居城小田原被大军围困了逾一个半月,但丝毫没有要陷落的迹象。

  这也是我要让最上以光扩建主城,翻修护城河和围墙的深意。

  大军来围困,得有坚固的主城可守。

  修建主城不是扩建桑拿馆,夜总会,把洗脚城多弄几个......

  -

  同时,谦信在阵中对战时,收到了北条的盟友武田趁虚进兵信浓的探报,无奈之下只得放弃攻取小田原的打算。

  谦信先顺路去了镰仓,在鹤冈八幡宫举行了关东管领的正式就职仪式,接受上杉宪政的“上杉“姓和“政“字改名为上杉政虎(同年十二月又受将军足利义辉赐予一字而称“辉虎“)。

  关东诸侯从镰仓往越后的归途中,趁机还攻取了北条方的武藏松山城。

  此刻的上衫谦信,自称是战神毗沙门天的化身,战前常在毗沙门堂独自冥想作战方案,战时打“毗“字军旗。

  我和最上义光谈到这里时,就是在讲谦信的一种战术理念。

  上衫谦信不像大多数武将那样,人前使用团扇或采配,而只是随便拿一根三尺长的竹竿指挥作战。

  他与老谋深算,从来都坐在阵后指挥的信玄不同,谦信会亲自率领战队冲锋。

  也因为两者的战斗形式不同,日本战国时代的军书评价二人,常说信玄以正兵作战,谦信则以奇兵当正兵。

  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说法未必全面,但可以说明谦信不拘泥于一般的战法。这样也是常胜将军的一种优势——善变。

  信玄用兵,一般都避免正面硬碰,而力图使敌人露出破绽后再给予毁灭性的打击。

  在面对谦信这样的强敌,自然倍加谨慎,在川中岛几次交锋都虎头蛇尾地告终。

  然而这种劳师动众却没有事实和结果的战争,正是谦信所反对的。决战的机会,终于在永禄四年夏的第四次川中岛会战中被谦信抓到了。


  (https://www.bqwowo.cc/bqw110128/5679011.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