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窝 > 大帅真要命 > 第135章 精兵

第135章 精兵


  紧赶慢赶,可算到了复州。此时已是十一月初旬。一打听才知道,王仙芝根本就没来这里,而是直接攻打郢州去了。据说郢州百姓遭了秧,难民哭天喊地,骂王仙芝八辈祖宗。

  反观皮日休这边,倒是一片叫好之声。路上虽也打过几仗,但都是一些防御较弱的州县,一看起义军果然勇猛,抵抗不了多久就投降了。进城之后,一边补充军粮,一边广布恩德。把衙门口的资源清扫一空,然后把地主的钱粮也抢走大半,最后再把土地分给农民。老百姓得到土地,高兴得泪流满面,都说赵大票帅是杀鬼的罗汉,救人的菩萨。

  皮日休很少下令杀人,即使是那些敢于武装反抗的地主,他也不轻易迫害其家人。虽然剥夺了他们的土地,但只要他们肯归顺起义军,皮日休就保证他们全家老小安然无恙,而且还给他们留下了维持生活的一部分土地。

  赵大票帅威名远播,仁义之名更胜威名。

  距离复州城五十里的时候,他的好名声已经提前一步传进复州城里。好多百姓夹道欢迎,场面十分热烈。见状诗兰都夸赞皮日休是仁德将军,不负玄德在世之美名。

  复州城富有,人口多,城墙也坚固,驻兵八千铁甲,凭借这个实力,完全可以和皮日休的部队顽抗,可复州刺史却是一个胆小之人,一听说赵大票帅的起义军距离复州还有五十里,立刻派人前来迎接。他说,他已把复州城大印准备好,一干文武都恭候在城门口,就等着赵大票帅去接收了。

  闻言皮日休大喜。他让使者回信,就说起义军一定会善待百姓,善待复州各级官员。

  接收复州城的工作很繁琐,却没什么大事。皮日休把投降的士兵稳定住之后,交给朱温、陈豹、庞师古管理;文职事物交给李冼去办。而他却带着诗兰、黄雏菊、唐虎、鲁长春等人,来到了皮家原来的住所。

  一打听,皮家已经都搬走了。

  再次看了看皮家的大门,心中感慨万千。

  忽而门开了,一个绿衣小丫鬟低着头走了出来。走了两步一抬头,见到一群军官站在门口,立刻吓得倒吸一口冷气,然后撒腿就往回跑,跑的时候鞋都吓掉了。看来小丫鬟的鞋,是捡着主人的旧鞋,并不合脚。

  “小翠?”

  恍然间,把那小丫鬟看成了小翠。不过很快他就反省过来。自嘲一笑,便要离开。

  他无意识地喊了一声,自己倒没当回事。可身边人却上心了。

  “小翠是谁?”黄雏菊冷着脸问道。

  “一个丫鬟而已。”

  “丫鬟?”黄雏菊一愣,“怎么?你以前有过很多丫鬟?赵璋,你到底有没有妻室,别不是老婆孩子一大堆了吧?”

  黄雏菊叽里咕噜问了一大堆,皮日休苦笑一声就走了。身后再次传来黄雏菊的挖苦之声,可那些挖苦的话里,句句透着酸意,连诗兰有些都听不下去了。女人们互相打趣一番,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皮日休回到大堂,召集众人开个会。他已经在为下一年做准备。乾符四年会有许多事发生,同时也是起义军与朝廷军队硬碰硬的一年。这一年绝不能大意。

  “朱温,现在咱们队伍有多少人?”皮日休问。

  “回大帅,两万三千七百人。”朱温道。

  “唔,两万多人了?”皮日休略有感慨。

  朱温迟疑一下,不无提醒地道:“据说,黄巢大将军手下,已经十三万人了。其中孟楷一部人数最多,已经接近五万。”

  “五万?”

  “是的。”

  “很好。既然他们已经有那么多人了,我也就放心了。以后咱们要提高招兵门槛,体重少于八十斤的兵就不必要了。身高不足五尺的,也不必要。另外,咱们还要精简一部分老弱病残,和身高体重不达标的。尽量把队伍压缩在两万左右。兵,不在多,在精!”皮日休的话让大家感到意外,但他后来也给了解释,他说,要精简掉一部分老弱残兵,可以节省很多粮食。而且这并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唐朝一斤大约是680克,八十斤也就是斤,这样的体重标准在当时足以砍掉最起码五分之一的人。另外唐朝人的身高真的很矮。唐朝一尺大约是30.7厘米,五尺也不过153.5厘米。可这个标准,足以再精简掉五分之一的人。一米四几的人,大有人在。皮日休168厘米的身高,忽而走在军营里,甚至还能找到我是大个的感觉。只是回头看看陈豹唐虎,才能让他回到现实。而这两个结拜兄弟的体格,在唐代简直是怪兽一般的存在。

  这也难怪黄雏菊总想上阵打仗。凭借她一米七的身高,和八十多斤的体重,足以压制一半的男人。

  “兰兰,你和唐敏是怎么回事?”皮日休端详着诗兰,越看越喜欢,“看咱媳妇这大个儿。真好。”

  诗兰几乎与皮日休同高,体重却不到六十斤,难怪皮日休都能把她轻松抱起。见皮日休嬉皮笑脸,诗兰咬了咬嘴唇,伸出修长手指,用指尖掐他皮肉。还说,黄雏菊个子更高,将来你再这般不注意形象,由她来整治你。

  转眼十二月,王仙芝攻打随州。所过之处大肆烧杀抢掠,路上几乎没有活人。

  而此时,黄巢东进淮南,进入申州、光州,又攻打隋州,抓获了刺史,以安州为据点,分奇兵包围舒州,攻打庐、寿、光等州。转向东南挺进安州、黄州、逼近扬州,声震淮南。

  半年时间里,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广大地区流动作战,打得官军顾此失彼,迅速发展到30万人。

  这时朝廷下令,撤销宋威诸道行营招讨使之职。

  而撤下的理由,听起来耐人寻味。有人传言,曾元裕曾拜访老帅宋威。问宋威,当初在沂州时,为何不乘胜追击,彻底消灭起义军?

  宋威反问:“当初庞勋被灭,康承训就获罪。我们如果成功剿灭草贼,能免祸吗?”

  曾元裕双眉紧蹙,低头不语。

  宋威继续道:“不如留下草贼,让天子担忧,这样我们也会成为功臣。”

  闻言,曾元裕苦着脸道:“因此,等贼兵一走,老师就立即撤军了?”

  “对。”宋老将军沉沉一声。

  不知怎的,后来皇帝知道了这件事,就以忠武军节度使崔安潜为行营都统,以前任鸿胪卿李琢代替宋威,以右威卫上将军张自勉代替曾元裕。重新组织军力,再战起义军。

  沂州会战后,平卢淄青节度使宋老将军就躲在了家里。这时朝廷用宰相王铎暂代宋威担任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王铎本是文官,夸夸其谈之辈,如何统领调度一干虎将?

  一帅无能,导致战略层面失败,纵然李福、雷殷符勇不可当,也无济于事。


  (https://www.bqwowo.cc/bqw103749/6259459.html)


1秒记住笔趣窝:www.bqwowo.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owo.cc